| 储能

请登录

注册

让智能电网成为又一“中国名片”

2017-07-27 15:11:22 大云网
A A
到2017年,郑玉平投身电力事业已有31个年头。现在的他,已经是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智能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这30多年来,郑玉平紧密围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到2017年,郑玉平投身电力事业已有31个年头。现在的他,已经是南瑞集团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副总经理、总工程师,智能电网保护与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这30多年来,郑玉平紧密围绕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等领域,带领团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研制出一系列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系统和装置,改变了超(特)高压电力系统保护控制设备长期依靠进口的状况,更为电力系统铸造了千万个“安全防卫钢铁卫士”。
 
1970年至1990年期间,我国年均发生电网稳定性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14次。“我们所有人的目标,就是赶快打破这个现状。”回忆起1986年刚刚从原水电部南京自动化研究所(南瑞集团前身)研究生毕业并留所工作时的情形,郑玉平感慨良多,“当时我国自主研发的继电保护设备质量较差,电力系统保护领域的高端设备几乎完全依赖于国外市场的进口。”
 
作为南京自动化研究所继电保护研究所的总工程师,郑玉平决心研制出具备更高性能、更高稳定性的微机保护设备,填补国内微机保护先进设备领域的空白。经历3年的反复研究、生产、调试与检验,由郑玉平担纲设计的LFP-900系列微机型系列保护装置问世了。该系列设备将保护动作时间由原来的几十毫秒缩短至最快几毫秒。
 
国产的新产品诞生了,但是推广却遭遇了瓶颈。郑玉平说,他们一次次耐心地向厂家和用户做细致解释,并找来国外的同类设备一起实验。
 
“我还记得1997年在四川推广时,那里的50万伏电网(500KV)刚刚建设,配了两套我们国产的保护,还有第三套是进口的。”郑玉平说,结果运行了一段时间后,对方就把进口的给去掉了,全套设计全用我们制造的,“就这样,我们的产品逐渐替代进口成为我国电网保护的‘标配’,现在南瑞集团的继电保护产品已经占据了国内市场超过一半的份额,我国也再未发生过类似欧美的全国性大停电事故。”
 
2000年,郑玉平开始了对特高压输电保护技术的研究。为攻克技术难关,郑玉平主动请缨,主持国家电网“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保护原理的研究”“特高压电网保护适应性和对策研究”等重点研究项目,取得一系列原创理论技术成果。
 
几十个小问题一点一点去解决。一个细节问题可能要反复试验几千次,去试验、验证和分析。2008年12月,晋东南—南阳—荆门1000千伏试验示范工程全面竣工。这是中国第一条特高压线路,也是世界上第一条投入商业化运行的1000千伏输电线路。“特高压系列保护设备是首个特高压工程的重要环节,其运行稳定可靠,才能实现零事故目标。”郑玉平说,此后,我国绝大多数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工程应用了这套设备,这标志着我国应用于世界最高电压等级的保护设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如何将全球的能源调动起来,是我们关注的问题。”郑玉平说,全球能源互联网,被定义为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输送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互联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简单地说,它的实质在“新能源接入”上。而全球能源互联网的最终目标是跨国、跨洲互联。“新能源的可控性远远低于传统发电能源,想将它成功地并入电网,利用它发电并满足实时的供需平衡,需要经过极为复杂的消纳。”郑玉平说。
 
“我们要在接入新能源的时候想一个办法,使电源可以预测。这样使得电力系统的控制能力和常规一样,可以适应负荷和新能源随机波动的变化。”下一步,郑玉平带领下的“智能电网保护和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技术,提高电网信息化自动化水平,以加快全球能源互联网相关技术和产业的发展,“现在我们的不少产品都远销海外,智能电网也将成为中国在国际上一张有影响力的名片”。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