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部分全国人大代表呼吁,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他们建议,将相关特高压项目调整纳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完善特高压网架,实现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
全国人大代表 孟庆强:尽快启动特高压“华中环网”交流工程建设
近年来,随着湖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省用电负荷出现快速增长。2018年年初,湖南电网最大用电负荷达2844万千瓦,较2017年冬季增长达545万千瓦,增幅23.8%。目前,湖南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仅为2900万千瓦,无法满足持续增长的全省用电需求。根据预测,2019~2022年,湖南省将分别出现410万千瓦、560万千瓦、800万千瓦、105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
湖南缺电原因主要有:能源禀赋不足,缺煤无油少气,电煤严重缺乏,超过80%靠外省输入;水电已开发95%以上,不具备继续开发潜力;风电、光伏发电属于间歇式能源,不能提供连续可靠的电力保障。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湖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孟庆强认为,为解决湖南省电力供应问题,必须加快跨省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大幅加强外省电力入湘力度。以2018年1月26日为例,当日湖南省最大负荷2844万千瓦,省内火电提供出力1649万千瓦、水电675万千瓦、风电37万千瓦,还存在483万千瓦的电力缺额,全部依靠外送电力补足,外来电占比达17.16%。
目前,湖南电网仅通过3回500千伏交流及1回祁韶直流与省外联络,其中500千伏交流联络线路最大送电能力270万千瓦。受此影响,祁韶直流最大允许送电能力仅能达到400万千瓦,为设计输送能力800万千瓦的50%。因为,若祁韶直流按照800万千瓦实行满功率送电,一旦发生故障,800万千瓦电力将迅速转移到省间的3回500千伏交流联络线上,但省间500千伏交流联络线送电能力不足,将紧急切除湖南电网300万千瓦以上的用电负荷,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因此,只有加快建设长沙与周边省份的特高压交流联络线路,形成“荆门—武汉—南昌—长沙—荆门”特高压“华中环网”,大幅加强湖南省与外省的交流输电通道联络,才能满足祁韶直流发生双极闭锁等故障情况下的电力转移需求,实现祁韶直流满功率运行,充分发挥其设计输电能力。
近年来,省内风电等新能源装机保持高速增长,丰水期水电、风电等清洁能源的消纳问题日益突出。预计2018年湖南省的弃水、弃风电量将超过13亿千瓦时。2020年,湖南省的风电装机将达600万千瓦、太阳能发电装机300万千瓦,省内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将超过55%(为国内清洁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之一),省内消纳能力不足。加快特高压“华中环网”交流工程建设,打造清洁能源富余电力跨省跨区消纳的坚强电力平台,可有效拓展消纳空间,提升清洁能源消纳水平。
孟庆强建议,尽快研究决策,尽早启动特高压“华中环网”工程建设,大幅增强湖南电网与华中电网的省间联络能力,解决湖南电网的电力缺口,促进清洁能源的交换和高效利用,满足湖南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不断增长的用电需求。(谢家威于洋)
全国人大代表 王金行:发挥特高压电网优势消纳吉林省清洁能源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国能源安全发展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战略思想,标志着我国进入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新时代,指明了构建能源互联网、实现绿色低碳发展,是电网的未来发展方向。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加强电网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金行说,根据国家能源战略发展目标要求,未来我国非石化能源消费比重将持续上升,到2030年单位GDP碳排量较2005年须减少60%到65%,碳排放总量将开始由峰值转降。预计2035年之前,清洁能源发电量比重将超过煤电,成为主导供电能源。我国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必将不断扩大,而基于我国风能和太阳能的资源禀赋限制,对其开发必须采取集中式和分布式并举的方式进行。
吉林省是全国重要的绿色能源产业基地,风能和太阳能等清洁能源资源储量丰富。但受自身消纳和外送能力不足影响,风电、光伏装机仅占技术可开发容量的9.35%和4.68%,严重欠开发。目前,吉林省电力装机过剩。2017年,发电装机2864万千瓦,网供最大负荷1008万千瓦,电源负荷比例接近3倍。火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仅为3404小时。
吉林省热电联产机组装机比例大,约占全省火电装机的71.4%,进入冬季,为保居民供热,在被迫放弃所有风电、全部机组按最小方式运行情况下,电源仍富余240万千瓦。电网调峰压力极大,严重威胁电网安全稳定和供热质量。
目前,东北地区整体呈现电力装机过剩状态。2017年,东北地区发电装机13909万千瓦,网供最大负荷6203万千瓦,电源负荷比例超过两倍。这就迫切需要提升东北电能的远距离跨区输送能力,发挥特高压电网优势,让吉林省的风电能够参与到全国电力能源大市场、大流通、大交易中去,参与到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去,彻底解决东北地区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和消纳难题。
王金行认为,由于“强直(流)弱交(流)”电网对混联电网的稳定性构成巨大威胁,导致电网运行中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在东北地区加快发展交流特高压,才是提升跨区输电能力、推动能源转型的必由之路。
根据目前发展趋势,到2030年,我国西电东送规模达到4.7亿千瓦,其中输送清洁能源比重达到66.7%,建设全国特高压交流同步电网已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特高压的安全运行,验证了发展特高压电网的可行性。就东北特高压交流电网建设而言,国家已先后下发支持东北振兴若干意见和“国14条”提出建设交流特高压。东北交流特高压主网架关系到东北电网发展全局和全国同步电网格局。加快东北特高压交流电网建设,对切实解决窝电弃风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而紧迫。
王金行建议,应将吉林乃至东北特高压交流项目调整纳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并尽快启动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吉林省清洁能源消纳等问题,通过特高压电网将东北电网融入全国统一同步交流大电网,与东中部电网相连互通,赶上国家电力能源大市场、大交易、大流通平台建设步伐,使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清洁能源和富余电力能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交易和消纳。(金思纲)
全国人大代表 李永莱:建设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加快促进东北振兴
黑龙江省是国家确定的“北电南送”煤电基地和九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之一,建设黑龙江及东北地区交流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在全国范围优化配置黑龙江及东北地区清洁能源,促进黑龙江及东北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对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战略思想、关于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抓好“煤头电尾”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促进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都具有重大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永莱认为,加快黑龙江及东北地区特高压建设,具有三个方面的重要推动作用。
一是有利于推动落实国家振兴东北战略。目前,黑龙江省及东北地区电源装机与统调负荷比均超过2.6倍,窝电、弃风问题使“北电南送”战略难以有效落地。化解东北地区电力供需矛盾、促进电力消纳和清洁能源发展,成为振兴东北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到黑龙江考察调研时要求抓好“煤头电尾”工作。国务院提出加快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切实解决东北地区窝电问题。黑龙江省委省政府多次向国家有关部委建议推进以黑龙江为起点的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建设。国家电网公司认真研究、统筹规划建设东北特高压主网架,积极推动东北振兴战略落地。
二是有利于推动清洁能源发展。黑龙江风能、水能资源丰富,与黑龙江接壤的俄罗斯远东地区清洁能源资源储量巨大,目前黑龙江省清洁能源装机比重已达25.9%,在推动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电力需求方面前景广阔。但黑龙江供热与大风期重合时间长,供热机组与清洁能源相互挤占有限的发电空间,冬季供热期只能被迫采取弃风措施。要从根本上解决黑龙江清洁能源消纳问题,迫切需要加快建设黑龙江及东北交流特高压电力外送通道。
三是有利于促进全国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我国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70%以上的电力消费分布在东中部地区。建设发展特高压,把西部、北部地区清洁能源大规模输送到东中部负荷中心,以清洁和绿色方式满足全国能源电力需求,是转变能源发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优化能源配置、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由之路。从电力需求看,预计到2020年,东中部地区要实现电力供需平衡,在目前跨区跨省输电能力基础上还有超过1亿千瓦的缺口。从供应能力看,目前黑龙江省已列入国家规划、获国家“路条”和正在做前期工作的电源储备项目就超过5000万千瓦。“十三五”期间,预计在满足本省需求基础上,黑龙江省每年有800亿千瓦时电力可供送出。
李永莱建议,将哈尔滨东至天津南1000千伏特高压输变电工程纳入国家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把黑龙江及东北电网融入全国统一大电网,在全国范围消纳黑龙江及东北清洁能源和富余电力,促进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推动黑龙江及东北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