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能源变革与发展中,集能源输送、市场交易、优化配置等功能于一体的电网处于中心环节,正日益发挥着高效输能平台、安全配置平台、经济运行平台、友好互动平台的重要作用,并向能源互联网渐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大数据的创新应用。同时,电网平台涉及面广,其大数据具有量大、分布广、类型多等特点,逐步衍生出多个新生态圈、产业链,不仅影响、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国网光伏云网2.0上线、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运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发电数据中心投入使用、智慧车联网平台不断完善、储能云上线……近年来,大数据在电网平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深入,并驱动构建新的能源生态圈。同时,电网大数据与水、气、热企业以及部分政府部门信息实现共享,优化了营商环境,实现客户“常用业务一次都不跑、复杂业务最多跑一次”。
光伏、电动汽车等大数据深化应用
5月16日,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县班彦村光伏扶贫电站接入国网光伏云网2.0平台,成为青海省首个接入该云网平台的光伏电站。对此,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光伏云事业部工作人员李积存介绍:“‘云接入’的实现开启了青海省内以大数据为基础的光伏扶贫电站资产运营管理的新模式。”村民和电站运维方均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的电量监控、光伏账单等功能,实时查看电站的发电情况和收益情况。同时,还可根据电站的运行情况,在线发起运维申请,在线接单派单,助推扶贫电站实现及时、高效的运维管理。
截至目前,国网光伏云网已上线一年多。2017年4月,国网光伏云网1.0上线运行,构建了开放共享的新生态,开创了阳光扶贫新模式,为光伏企业和广大用户提供“科技+服务+金融”一站式全业务、全流程综合服务。统计数据显示,一年来,该平台累计接入分布式光伏用户100.17万户、装机容量3998.94万千瓦。今年4月26日,国网光伏云网2.0上线,与云网1.0平台相比,从技术和功能上实现了全面升级。下一步,国网将不断完善该平台的各项功能应用,更好地服务光伏产业扶贫项目建设。
其实,光伏云网只是国网推动大数据创新应用的一个方面,在电动汽车领域,该公司正加快完善智慧车联网平台以及由该平台衍生的生态圈。截至目前,智慧车联网平台实现集充电服务云、汽车服务云、能源服务云、大数据+增值服务云于一体,基本形成电动汽车租售、车辆金融保险、充电桩建设运维、充电信息共享一条龙增值服务。同时,创新建立行业领先的智慧服务体系,累计接入充电桩23万个、电动汽车1.7万辆,注册客户超过100万户。
此外,今年3月30日,国网智慧车联网·储能云也顺利上线,既能够以电网系统优势,探索研究建立储能控制策略、商业模式,推动储能政策机制落地,又能集合分布式储能资源,实现集合效益,响应需求调度、绿电交易,辅助支撑电网稳定、安全、可靠运行,促进电网系统有序发展。
各地纷纷抢抓大数据先机
除光伏、电动汽车、储能等行业外,各地也在积极创新开展大数据的相关应用,电网平台同样扮演了重要角色。
在青海,今年1月8日,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正式运营。该平台以数据为基础,聚焦新能源产业链,打造平台服务、应用服务和业务服务能力,为政府、发电企业、电网企业、新能源设备制造商及建设运维企业等全产业链,在新能源规划、建设、运营、检修、设备评估等全寿命周期管理中,提供数据挖掘分析、应用支撑、金融保理等大数据服务。
截至目前,该平台提供超过90个计算节点的集群支撑,平台预置超过50种以上当前主流的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算法。平均每个光伏电站数据采集量点数达3-4万点,每个风电厂数据采集量点数达7000-8000点,每天新增数据总量超过60GB。同时,该平台开发集中监控、功率预测、设备健康管理等15类应用服务,提供共享储能、备件联储等6类业务服务。聚集全国各地10家以上开发团队,引入竞争模式,仅功率预测服务商就高达5家。初步形成聚集新能源发电企业、设备制造商、应用服务商、科研团队、金融企业、储能提供商、负荷用户等在内的全产业链生态圈。
1月31日,在该大数据平台的有力支撑下,青海新能源大数据线下创新园区亮相,大唐、鲁能、绿电等8家省内外知名新能源企业落户园区,并试点接入首家省外、国外风电场,总计接入新能源电站35座,装机容量达1174.69兆瓦。依托平台核心服务,鲁能、大唐、绿电3家新能源企业6座电站试点实现“无人值班、少人值守”的运行模式。
据了解,为进一步规范数据及管理标准,该平台协同新能源企业制定了17项标准和相关规定。以点带面推动新能源产业向集团化监控、集约化管理、集中式管控、专业化运维转变,有力提升了电站运营效率和效益。同时,平台积极向电网下游延伸,试点开展光伏组件制造企业、水泥厂、电锅炉设备能耗监测以及设备健康预警等业务。
“通过源网荷三方的数据共享、资源共享,我们更容易判断明天的风可以转换成多少电量、一周后的光照可以满足多少人的用电。这样一来,就能及时在电网运行中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也可对下一个用电高峰有更精确的预期和更充足的准备。”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和创新园区实施主体——青海新能源大数据科技公司筹备组组长王国强介绍。
无独有偶,5月14日,国网江苏省电力有限公司新能源发电数据中心投入使用,实现对全省1500万千瓦新能源运行状态的全面监测。江苏省调水新处处长雷震介绍:“以往对新能源场站,我们只能对线路进行集中监视,缺乏对单个发电单元运行情况的有效掌握。现在有了数据中心,不仅可以监测每台风机,还可以对不同厂家、不同发电集团的机组进行运行评估。”同步采集的单机气象数据可以开展理论功率的实时计算,并结合测风塔、辐照监测仪数据对功率预测结果进行修正。
新生态圈衍生增值服务
“之所以发展大数据,是因为过去传统产业的数据系统主要服务企业内部,但现在包括发展、市场、生存等内外部环境的改变,要求企业必须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放眼整个生态圈,这势必对企业传统的信息系统提出新挑战。”国网信通部相关人士此前介绍。为此,国网部署将信息化作为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管理创新、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积极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云计算和大数据战略,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
如根据《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生态发展研究报告》,到2020年,国网将初步建成电动汽车服务市场,以智慧车联网平台为基础,依托城市核心区服务半径不超过1公里的公共快充网,最大限度满足用户充电需求;到2025年,初步构建充电服务市场,实现V2G电网互动等辅助服务,基于云平台开创智慧车联网生态圈;到2030年,推动建成成熟的充电服务市场,与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应用相匹配,让未来绿色出行生活更美好。
同时,国网光伏云网也在逐渐构建新的生态圈。“基于光伏云网构建的全国光伏扶贫信息管理系统,对光伏扶贫项目计划申报、施工建设、运行维护、补贴发放、收益分配等环节实施全过程管理,对电站进行远程实时在线监控,将有力保障光伏扶贫的精准性和时效性。”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洪天云此前表示。李积存也介绍:“保障扶贫电站持续稳定运行,就能够保障村民一份长期稳定的收益。从这一点上来说,光伏云网平台的开发建设切实为精准扶贫贡献了力量。”
此外,其他大数据创新应用平台,如储能云等,也将深度融合行业和电网发展需要,应用“云大物移智”等技术手段,在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的同时,衍生丰富的增值服务。
大数据助能源服务共享化提速
4月底以来,江苏常州市民在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办理过户手续时,可以同步完成水、电、气的过户手续办理,不用再分别跑水、电、气营业厅,重复提交各类资料。据了解,这得益于常州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不动产智慧云平台增设的易家服务模块。
原来,2017年底,常州供电公司在与政府对接多表采集工作时,提出了“数据共享、过户业务联办”。随后,政府要求不动产登记交易中心以“互联网+”理念为指引,完善不动产智慧云平台,增设易家服务模块,即实现用户办理房产过户时所有资料的共享,并分别向水、电、气单位推送过户信息,各单位通过各自权限进入平台后便能受理过户业务,以“不见面”的方式完成过户手续,极大方便了居民用户。
“打破部门信息壁垒,通过数据‘跑腿’,让业务办理模式由串联变为并联,让客户少跑腿,这就是‘业务联办’的意义。”常州供电公司营销部主任刘凌燕介绍。为了“让数据跑腿”还有更多更大的可为空间,下一步,常州供电公司将致力于推动与发改委、工商、规划等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联办”,争取在业扩报装接电等方面实现“政电联办”和“一网通办”。
由此可见,大数据共享将成为趋势,并将打破行业壁垒,推动融合发展。如按照相关规划,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创新建设光储充一体化电站,未来将在全国高速公路和城市公共服务区推广,有力促进交通网、能源网和信息网等多网融合,助力绿色交通发展。当然,并非所有的大数据都有互联互通的必要性,青海电力相关人士介绍:“未来青海新能源大数据创新平台和光伏云网连接是趋势,毕竟都是新能源方面的大数据,而车联网、储能云则相对独立,近期不会共享。”
国网2018年工作会确定了该公司新时代的战略目标,即到2035年,全面建成具有卓越竞争力的世界一流能源互联网企业,由此可见,大数据驱动构建新生态圈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