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6年2月《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颁布以来,“互联网+”智慧能源引发了市场持续关注。该文件为产业未来10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谓是“互联网+”智慧能源的第一个十年计划。
按照规划,近中期将分为两个阶段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建设工作:2016~2018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试点示范工作。2019~2025年,着力推进能源互联网多元化、规模化发展。
“互联网+”智慧能源已被明确写入“十三五”规划纲要中,在经历未来几年间的探索期后,将从“十三五”后半期开始迎来爆发的春天。那么在此之前,“互联网+”智慧能源又应该如何落地呢?11月7-9号,第三届“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将在沪上召开,其中一个议题是“智慧能源如何实现招商引资和项目对接”。届时国内智慧能源特色小镇城市30+市长、全国300多个经济开发区领导将莅临大会现场,和广大能源科技公司共同探讨相关话题。
“智慧能源”是什么
2009年,包括IBM专家队伍在内的国际学术界提出,互联互通的科技将改变整个人类世界的运行方式,涉及数十亿人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学术界开始提出要“构建一个更有智慧的地球(Smarter Planet)”,随后提出智慧机场、智慧银行、智慧铁路、智慧城市、智慧电网、智慧能源等一系列“智慧辈”的名词也应运而生。
如果要下一个定义的话,智慧能源应是指拥有自组织、自检查、自平衡、自优化等人类大脑功能,满足系统、安全、清洁和经济要求的能源形式。它覆盖了从能源生产、传输、储存到终端消费的整个产业价值链上的全部智能技术,具体表现为:智能电网、智能电表和智能家居等。
“智慧能源”时代的迅速来临,是能源革命的必然结果。另外,互联网行业对原本属于传统的能源行业不断造成冲击,同时也激发了互联网与能源的相融合,催生了能源互联网的出现,而能源互联网正是“智慧能源”建设的突破口。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秘诀就是能将互联网技术与商业模式匹配,而正是商业模式决定了企业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在能源互联网体系下,能源用户同时也是能源生产者,所以能源互联网商业模式的进化必须与能源系统运行方式匹配,才能促进商业模式与技术发展之间发生化学反应。
概括来说,“互联网+”智慧能源是一种互联网与能源生产、传输、存储、消费以及能源市场深度融合的能源产业发展新形态,具有设备智能、多能协同、信息对称、供需分散、系统扁平、交易开放等主要特征,目前相关技术、模式及业态均处于探索发展阶段。“智慧能源”的思维是倡导和推进多能协同互补:从煤、油、气管网智能化到冷、热、电多能融合,均在“智慧能源”产业发展规划中,而不仅仅局限于电力。在大规模集中开发地区,发展风电、清洁煤电协同的高耗能产业综合利用;在能源电力受端地区,发展清洁能源热电冷联产系统,分布式光伏、风电及天然气的电、冷、热综合利用。
国内外“智慧能源”发展现状
2015年3月2日,国际标准化组织正式通过了IEEE1888标准。据悉,这也是能源互联网领域的TCP/IP标准,这一标准基于互联网协议的思路,将电、水、气等能源数据化,将能源控制总线转化为互联网节点,将能源转化为互联网流量,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新技术,达到提高能效、节能减排等作用。
在这个过程中,国际标准化组织颁布的这一新标准,不仅满足数以百亿计的设备与网络之间的互联互通,同时,还将规范这些设备产生的海量数据的格式,并最终保证数据安全,实现能源互联网产业的全球部署。
国外
在大多数欧美国家,智慧能源(Smart Energy)被认为是实现可再生能源全面覆盖的最终途径。欧洲定义的智慧能源系统必须:
- 100%可再生能源组成的系统
- 消耗可持续的生物能源
- 通过多能互补来最大限度提高效率并降低成本
(智慧能源系统架构图)
当然,这样的系统目前无法得到广泛应用,但许多国家均已立项实践,如丹麦的CEESA智慧能源项目、德国E-Energy能源互联网项目等,以生态文明为最终目标,朝着“智慧能源”的方向迈步。
国内
在我国,“智慧能源”产业的发展正走在起步阶段。
政策带来保障与动力
2016年2月24日,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工信部印发《关于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指导意见》,这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总纲。开启了政策上对“智慧能源”的支持。围绕能源互联网的发展,《意见》提出包括推动建设智能化能源生产消费基础设施(简称“任务一”)、加强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建设(简称“任务二”)、推动能源与信息通信基础设施深度融合(简称“任务三”)、营造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生态体系等十大重点任务。具体如下:
1.建设能源生产消费智能化基础设施
2.建设多能协同综合能源网络设施
3.建设与能源深度融合的信息通讯基础设施
4.营造开放共享能源互联网生态环境
5.发展储能和电动汽车应用新模式
6.发展智慧用能和增值服务新模式
7.培育绿色能源灵活交易市场模式
8.发展能源大数据服务应用新模式
9.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关键技术攻关
10.建设国际领先的能源互联网标准体系
这十项任务从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构件、市场和应用模式创新以及标准体系建设方面指出了“智慧能源”中能源互联网发展的方向。
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是能源互联网发展的物理支撑,是首先要解决的基础问题。因此前三项任务是围绕基础建设展开的,其中“任务一”是推动能源互联网络中各个节点上能源供需元件的智能化,“任务二”是建设能源网络,“任务三”是能源网络与信息网络的融合。
项目落地,时代开启
3月,国家能源局公布了首批56个“互联网+”智慧能源(能源互联网)示范项目名单,正式开启我国智慧能源新时代。其中,贵州贵安新区首座“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于今年年初正式开工建设。项目采用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水源热泵+太阳能光热+空气动力储能+智慧管理等技术形成能源综合利用系统。
(贵安新区“互联网+”智慧能源项目城市综合体效果图)
新技术、新讨论!整个产业链来抱团
在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产业化发展时,仅仅依靠少数几个大型的能源企业或者互联网巨头来推动是不够的,应坚持平等原则,打破垄断,降低门槛,允许不同所有制、不同规模的企业进入,以达到“百花齐放”的效果。事实上也正是如此。行业对于国家政策的响应十分迅速,许多企业早就默默等待“智慧能源”发展的萌芽。
早在2015年,在国务院第一次发布“互联网+”行动计划后,我国第一个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随即召开第一届,成为了“智慧能源”产业的起步。能源产业全产业链数百家展商的参与,新技术、新产品和解决方案的展示,都代表了传统能源行业对新兴领域发展的积极态度。这不单单是一场新鲜热闹的聚会,许多实际的问题也得到深入的讨论:局部区域电网遭遇上网、消纳的难题,弃风、弃光、弃水严重,以及我国长期存在的各类能源计划单列、条块分割等系统性缺陷,传统能源与新能源的政策尚未磨合等问题。“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的推出,带来了很多新业态,实现了很多新技术。而针对节能,可再生能源,多能互补,能效评估,电力零售,储能和微网等热点议题,也将会讨论在工业园区和增量配网中的最新技术和应用。
在连续两年成功举办的经验基础上,今年11月7-9号,中国能源互联网大会暨智慧能源产业博览会 将在上海举办第三届。
有人说“智慧能源”将引发能源革命“,也有人说智慧能源”是能源革命的结果。不管怎样,能源行业正在发生变革,不要做被落下的那一个。智慧未来,我们一起来拥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