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信息化可以实现数据的全局共享,前提是必须在规范化的数据基础上运行。对此有些企业提出了建设数据中心的思路,高度集中管理企业数据资源。从而使企业在实施信息化建设时,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基础数据,然而大部分企业对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还存在不足,缺乏科学的数据标准化体系。基础数据的缺乏、不准确、不合要求也使得企业失去了实施信息化应用的前提条件。
企业信息化应用系统只有在对合乎要求的数据进行处理的基础上,才能提供企业所需的管理数据供决策参考。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企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起步早的企业已经实现了CAD、CAPP、CAE、PDM、ERP、PLM等信息化系统的建设,建立了大量的数据库,由于早期信息化建设都是从局部应用开始的,缺乏系统的整体规划。随着信息化应用的不断深入,相互独立的应用系统增多,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
中航工业金航数码公司企业信息化项目实施顾问刘西平(原陕西柴油机重工有限责任公司计算中心主任)表示,这些系统独立应用能够满足基层的应用,但从企业整体应用方面来说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系统的集成、数据的统一、数据标准的制定等成为数据有效利用的关键。目前很多企业看到了数据的重要性,因此,针对企业信息化建设目标的需要而搭建了统一的信息系统平台并且整合和优化各系统的数据,规范数据结构。“但是也存在着不足,比如企业信息化建设注重提高管理水平、提高工作效率效果的同时而对数据深层次的利用方面做得还不够。”刘西平说,如何通过大量数据的分析为决策提供依据;如何通过数据分析为企业长期发展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如何通过数据分析指导企业进行组织机构优化、产品创新、流程改造等这都是企业信息化应用到一定层次需要企业领导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分技术,七分管理,十二分数据’强调的就是数据的重要性。”刘西平表示,制约数据深度挖掘的因素主要有:人、数据、管理、技术。其中最重要是人的因素:高层领导重视不够;员工信息化素质低、参与度不高,抵制变革;对企业信息化的内涵认识不足。数据因素:大部分企业对于信息的收集和整理还存在不足,很多企业缺乏科学标准化的数据体系,基础数据的缺乏、不准确、不符合要求使企业失去了实施信息化应用的前提条件。缺乏科学标准化的数据体系的及基础数据的缺乏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系统数据深度挖掘的重要因素。
管理因素:我国企业信息化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管理薄弱带来的影响,缺乏战略观念和系统观念。而信息化系统以规范化、标准化业务流程为前提。流程再造思想的引入,是企业信息化管理区别于以往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的重要特征。流程再造是实施企业信息化管理的基础和前提,它从管理上理顺业务过程,从技术上提高流程的效率,在合理的业务流程基础上实现对企业整体资源的优化配置。长期缺乏先进管理理念是制约企业信息化系统数据的深度挖掘的主要因素。
技术因素:实现数据深度挖掘还要有软件和硬件技术的支持,要有较好的数据平台支持,科学的进行业务流程重组及企业资源的整合,保证企业数据资源得到很好的挖掘和利用。然而,实施企业信息化绝不仅仅是信息技术问题,更多的是管理问题。只有真正把企业信息化系统看作是一个大系统,根据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好流程重组、基础数据准备等前提工作,从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等多方面来实施,通过企业"一把手"的高度重视、全面支持、调动全员参与,才能产生最大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