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大数据是呈现于电信运营商面前的一座金矿。然而,如何让数据变现才是真正的考验所在。日前,华为运营商BG ICT首席技术官王纪奎在接受《人民邮电》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无论是中国的运营商还是国外的运营商,都面临着同时拥有多个子网、多个业务系统的挑战,而只有把不同子网和不同系统的数据集中起来,提供一致性数据,才能变现价值,“更多的数据才会更有价值”。
数据变现,有赖于规模效应的实现。王纪奎认为,位置信息、用户行为信息等价值信息,对于一家地方性的运营商而言其价值也许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汇聚全国性的数据,就能够实现规模效应,例如与征信体系合作,以非常低的收费(例如5元钱)来提供征信服务。这样的规模应用,既能够体现数据的价值,又能够培养用户对于价值数据的消费习惯。而伴随着对大数据价值的挖掘,运营商从现在的CSP,未来就会转变成DSP,具备提供数字化服务的能力。2B的业务现在不是很明显,但是增长趋势是非常好的,这两个是双引擎的思路,但从短期来看对个人用户还是占大比例的收入,长期来看2B那一块儿也有很好的发展潜力!
“服务,是运营商特别大的优势所在”,王纪奎强调。他从自己的体验出发举了一个很有趣的例子:作为中国移动的老客户,遇到了什么问题,只要拨打10086就能解决;作为滴滴打车的黑金卡用户,在需要解决问题时,拨打客服电话却长达5分钟都没有人接听。他认为,这体现了互联网公司传统的在线服务模式与运营商的直接服务模式之间的区别,运营商的直接服务能力更强。事实上,运营商遍布全国各地的营业厅,正是其直接面向客户的服务团队,这是差异化优势所在。此外,相对于互联网企业,运营商还能够提供更好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值得注意的是,大数据的价值变现,需要以保护好用户的隐私为前提。对此,王纪奎表示可以从多个层面来实现。其一,运营商对外提供的某些数据,需要事先得到用户的同意;其二,用户与运营商之间约定好回馈模式,例如用户共享位置等相关信息,运营商赠送一定量的通话时长等;其三,对于一些并不针对单个用户的信息,例如特定区域一定时间内的人流量,则遵从相关的信息安全条例来保护用户隐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