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赋予我们一个期待已久、瞬息万变的新时代;然而,当人们真的生活在这种永远在线、现场直播的现实中时,却往往显得手足无措,迷茫而焦虑。
美国著名社会理论家道格拉斯·洛西科夫在其新作《当下的冲击》中解释道,这种给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带来重大影响的挫败感,正是来自于“当下的冲击”。
何谓“当下的冲击”?我们应当如何面对?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姜奇平见解独到:人们之所以会在“当下的冲击”中迷失自我,是因为没答好“我是谁”这道题。
“当下的冲击”,击中了什么
记者:您在《当下的冲击》一书序言开篇指出:“网络时代让我们每个人都坐上了过山车。我们被当下冲击得七零八落,在天旋地转中不得要领。”究竟什么是“当下的冲击”?
姜奇平: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在1970年发表了他的名作《未来的冲击》,不难看出,《当下的冲击》是作者洛西科夫对这本名作的呼应。作者说,如果在20世纪末期,时代的标记是“未来主义”;那么,定义21世纪的就是“当下主义”。所谓当下主义,即过去与未来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紧跟现在发生的事情。
记者:是否可以这样直白地描述:人们不断更新微博、微信,不断点击新闻标题,不断收到邮件,变化每时每刻发生,好像一切都在同时改变,都发生在当下?为什么会这样?
姜奇平:思想家董仲舒说,“天不变则道不变”,意思是,如果世界的潮流不发生变化,我们的行为规律也不会发生变化。这个话也可以反过来理解,如果“天”发生了变化,“道”也会变化。要理解我们今天正在面对的这种“当下主义”生活方式的核心,得先弄明白,“天”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时间不仅有长度的差别,还有浓度的差异
记者:您所说的“天”的变化,指的是什么?
姜奇平:实际上是追问时间的尺度。在农业社会,历法主导的文明主宰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时间是自然存在的尺度;到了工业社会,日常生活的节奏被机器主宰,时间以做工的速度为尺度,是钟表化的、被等分的;信息社会则不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使得多元化、差异化成为人们的追求,每一刻的时间浓度不再是机械化的等分,而是由其经过的意义,或者说人的体验来衡量。
记者:我们通常只在意时间的长度差别,很少注意到时间还有“浓度”的差异。
姜奇平:我记得托夫勒说过这样的话:知识使时间的价值密度加大了。他说的是知识的价值,我想说的是体验的意义。举个直白的例子,你在等恋人时,觉得时间过得飞快;而听有的领导做报告时,就觉得时间过得很慢。
记者:这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现在有一种情形是,人们不断忙碌,时间过得飞快;但忙完之后反而觉得更空虚。这是为什么?
姜奇平:“忙”在哲学中对应的是价值状态,而“闲”则是意义状态。一个人原本应该拿出一定的精力来寻找“忙”的意义是什么,当你把这部分忽略掉之后,就成了空忙。
前段时间,某企业的老总去世,他年轻有为,身后留下了19亿元个人资产,他的夫人带着这些财产嫁给了他的司机。这位司机后来感慨:我一直觉得我在给我的老板打工,没想到其实是他在给我打工。
当人的手段和目的分离时,我们称之为异化。人为了手段而失去了目的,忘记了自己做事的本意是什么。挣钱是为了快乐,快乐是目的系统,挣钱是手段系统,空忙的人就是手段系统背离目的系统了。
电脑不会受到“当下的冲击”,只有人类会
记者:人们曾经渴望的“瞬息万变”到来了,但在每一个瞬息的冲击下,很多时候人们却忘记了做事本身的意义。
姜奇平:这就是为什么大部分人质疑“当下的冲击”的根本原因;但我并不认为“当下的冲击”是什么坏东西。
记者:它是中性的?
姜奇平:按照作者的分析,当下的冲击使人变得不正常,严重的甚至会患上“数字化精神病”、“分形偏执综合征”等。这么看来,这种冲击似乎是“不好的”;但实际上,当下的冲击是中性的。就像菜刀,很难说它是好的还是不好的。用来切菜自然是好的,可如果用来当凶器,那肯定是不好的。这主要取决于主体,而不完全取决于客体。
记者:就像作者说的,电脑并不会受到“当下的冲击”,只有我们人类才会,因为我们才是生活在时间里的。
姜奇平:问题在于,人们能不能适应这种变化。最重要的是,当面对任何一种“当下的冲击”时,我们都要接受当下的责任和支配权。再往深一层讲,“当下的冲击”本质上是意义的供给和需求的问题。烦恼、焦虑,这些都是意义的丧失。
记者:您所指的“意义”具体指什么?
姜奇平:当人的生存需求得到满足之后,会自然转向意义需求,追求自我的实现,如同解答人类的“斯芬克斯之谜”,也就是回答“我是谁”这个终极问题。
记者:人们之所以会在“当下的冲击”中迷失自我、丧失意义,是因为这个问题没答好?
姜奇平:有些人在应该得高分的部分,没有得分,他的生活方式不符合人性的基本规律。比如,人性的基本规律是人必须有创造性,他在信息时代突然发现自己没有创造性,就会特别烦恼。另外,人应当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意义,如果一个人不能在生活的每日每时中发现美好,他的生活必然缺乏意义,必然走向空虚,无论他在当下显得多么忙碌紧张。
重要的并不是紧跟现在发生的事情,而是回答好“我是谁”这个问题。大数据时代的优势是,越来越多的数据整合可以帮助我们来解答这个难以言说的“谜”。
(《当下的冲击》,[美]道格拉斯·洛西科夫著,孙浩、赵晖译,中信出版社出版)
姜奇平 在中国互联网发展的初期,作为“网络文化丛书”作者,他是推动互联网在中国起步的最早的启蒙者之一,也是中国互联网经济理论的重要奠基人之一。他被《硅谷时代》评为“带领我们走向数字时代的20位中国人”之一。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秘书长、《互联网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