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和规范现有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同时充分吸纳高科技的成果,挖掘国家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
张兴赢委员
本报记者王琳琳3月6日北京报道 全国政协委员张兴赢建议,应尽快建立客观和科学的第三方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价体系,并将其纳入国家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当中。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取得很大进展,但仍有改善空间。缺乏合理、科学、规范统一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不仅增加了国家的重复投资,而且还会由于不同部门不同的监测结果带来一些问题。
张兴赢建议,一是体系建设应监测要素明确、监测方法科学、监测标准统一、效果评价规范,才能更好地推进生态环境有序、稳步地恢复和改善。
二是统筹规范各部门现有的生态监测网络,建立客观、科学、量化的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评价大数据体系。整合和规范现有各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同时充分吸纳高科技的成果,挖掘国家现有卫星遥感资料在生态环境监测领域的应用潜力,利用卫星遥感的长时间、宽覆盖、科学性,使得国家级生态环境监测评价结果“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
三是积极引导和促进绿色发展,让青山绿水真正变成百姓的金山银山,从源头切断生态环境破坏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