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大数据成为各界人士谈论的时髦话题。何谓大数据?大数据能给产业界带来什么价值?投资者如何从中获取投资收益?《证券日报》一直密切关注大数据领域的最新动态,近日就投资者关心的几个问题采访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的邓昌智博士。
《证券日报》:有人认为,大数据就是将人的意志和行为全部数据化,请您用最简单的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大数据?
邓昌智:业界对大数据至今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都是从其4V(数量Volume、多样性Variety、速度Velocity、和真实性Veracity)特征来理解其内容。但是如果只是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话,我个人认为大数据是一种人类信息化的结果和现象,它不只是大规模的数据,还包括其相关的技术、领域应用、社会学和道德法律等。
《证券日报》:各种各样的大数据应用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形成一股令人敬畏的力量。而透过这些纷繁的现象,您认为大数据整个产业链发展到什么程度了?未来将沿着什么样的方向继续深化?
邓昌智:大数据是一个高技术密集型的产业链。大数据的量已成呈现爆炸式发展,但是从产业角度来说,目前还是属于探索和整合重组阶段。目前,在我国电商领域的大数据发展比较快,他们不仅有着大量的数据来源和完善的计算基础设施,而且吸引了很多大数据方面的人才,随着大数据被很多企业逐渐重视,电商大数据应用的商业模式、技术也开始向其他行业进行扩散。
大数据的发展从两个方面继续发展。第一方面,技术的提升和整合,大数据的分析处理技术需要进一步进行突破,譬如实时分析、历史海量数据的整合和分析、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处理等等,同时也需要不同软件企业的技术整合,以达到大数据对技术的更高需求和突破;另一方面,大数据行业的细分,就是垂直行业的大数据,如何从业务角度,从大数据视角上,能够挖掘出更利于企业发展的价值,而不是单纯的从技术层面上说数据挖掘、数据分析,而是挖掘“我”需要的有用的信息,利于“我”企业发展的信息。
《证券日报》:日前,中央政治局常委踏访中关村了解大数据的情况,您认为,在国家层面应该如何发掘大数据的价值?
邓昌智:从国家层面来说,大数据确实是需要从国家战略高度来考虑。目前美国、日本、欧洲都将大数据列为本国或者本地区的重要的战略需求。
大数据将会影响国家的方方面面。一方面,国家层面的一些政策需要参考我们整个国家的准确而实时的经济数据,而不是再依靠于逐层书面统计的数据,那么大数据技术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当然一些政府部门也在收集自己职责范围之内的数据,进行数据价值分析。另一方面,国家的安全也需要大数据的支持,譬如疾病的预防、自然灾害的预警、反恐、金融安全等等。
首先将有些核心数据作为一种国有的无形资产,有专门的部门去管理、协调,打破目前部门间的数据隔阂,能做到数据可以交换共享,共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这样一方面可以避免很多IT设施的重建,另一方面不会造成数据之间的矛盾;然后由专门的政府机构对数据进行应用。国家对于一些非核心的数据由市场为导向,由企业去利用发挥其价值,国家只需制定相应法律规范进行正确引导。一些政府部门正进行大数据园区的建设,确实对大数据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但是要有正确的整体目标和规划,真正服务于地区的发展。
《证券日报》:以我粗浅的理解来看,要大数据发挥价值,要迈过这么几道坎儿。一是打破各个数据孤岛,使有数据可用。二是,积极培养相关人才。三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而仅仅开放大数据这一关,就特别难,没有政府的主导恐怕难以实现。您个人怎么看待数据开放的现实以及未来的可能性,大数据产业发展还要再迈过几道坎。
邓昌智:你说的没错,大数据的潜在价值到底如何去发挥,打破数据孤岛、培养人才和制定相关法律这几个方面确实很重要。但是数据完全开放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很多企业本来就是依赖于这些大数据进行盈利,数据属于企业的核心资产,企业间属于竞争性的关系,所以去完全开放比较难。但在企业内部、行业内部进行信息的整合,打通信息孤岛之间的连接,从中去发掘数据的潜在价值,可以做到的。如果国家层面需求,很有必要有一个总体协调部门去解决国家数据的需求。我国大数据方面的高端人才确实比较少,不过随着我国发展,会得到有所改善;关于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更多的应该从信息安全保护方面多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