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2017年已过半。过去的半年中,各大车企不断推陈出新。有的遵循品牌向上,有的选择渠道下沉;既有新品牌的诞生,也有旧品牌的回归;既有国产品牌的崛起,更有韩系车的低迷和法系车的无奈。
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国内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352.6万辆和1335.4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4.6%和3.8%。汽车产销同比增速比同期有所减缓。其中乘用车产销增速同比下降明显,商用车增速明显高于同期。在新常态下,国内车市呈现出销量增速逐渐趋缓、市场竞争愈加激烈的现状,调整、变革、合作成了上半年车市的关键词。
4月14日,商务部发布《汽车销售管理办法》(下称新《办法》),并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沿用了12年之久的《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同时废止。随着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已经逐渐不适应现实需求,并产生了各种弊端。
与《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相比,新《办法》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去掉了“品牌”二字。这看似简单的两个字,却彻底打破了汽车行业原有的单一“品牌授权”的规则。新《办法》允许多种汽车销售存在,意味着消费者的购车渠道更加多样化。
此外,《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并行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于6月13日发布。该办法提出将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进行“并行”管理的机制,即所谓双积分制度。
当全球汽车市场的联系愈加紧密,车企间的并购重组也逐渐成为常态。
3月6日,法国标致雪铁龙集团与通用汽车发布声明,将通用旗下的欧宝及沃克斯豪尔转让给标致雪铁龙集团,交易价值为13亿欧元。一同转让的还有通用金融欧洲业务,交易价值为9亿欧元,由标致雪铁龙集团与法国巴黎银行共同成立的合资公司收购。
6月23日,吉利与宝腾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正式签署约束性协议,实现对马来西亚宝腾汽车以及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的正式收购。收购完成后,吉利将持有宝腾汽车49.9%的股份以及路特斯51%的股份。至此,继并购沃尔沃后,吉利汽车版图上又增添了两个国际化的汽车品牌。
近日,深陷“气囊门”已数年之久的日本高田公司,正式在美国和日本同时申请破产保护。与此同时,国内均胜电子发布公告称,公司旗下子公司KSS已与高田公司签署谅解备忘录,拟以最高15.88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后者除硝酸铵气体发生器以外的业务。
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中国市场的重要性已毋庸置疑,而在华合资国产汽车也被不少跨国车企看作是推进在华发展的重要举措。上半年,中外汽车合资大戏接连上演,既有风波不断,也有硕果累累。
自去年11月开始,奥迪确认与上汽集团在华成立合资公司的消息曝出后,奥迪与中国经销商之间的博弈便从未停止,上汽奥迪合资计划也一波三折,不断上演反转戏码。6月1日,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于德国柏林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合作双方共同成立一家股比各占50%的合资企业,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并提供相关移动出行服务。这也是我国中外合资新能源汽车的首个项目。
近日,又有雷诺集团宣布与华晨中国汽车公司签署在中国成立合资企业的绑定框架合作协议。雷诺集团表示,该项目将促进雷诺集团与华晨中国汽车公司轻型商用车业务在中国市场上共同发展。
经过今年上半年前几个月的低迷和颓废,国内车市终于在6月迎来了转机,乘用车市场批发和零售销量同比实现了转正,细分市场的销量下滑表现程度也出现明显减弱的迹象。相比于传统汽车的乏善可陈,新能源汽车成绩亮眼。中汽协数据显示,6月,新能源汽车销量5.9万辆,同比增长33.0%。其中纯电动汽车销量4.8万辆,同比增长41.4%;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完成1.1万辆,同比增长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