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电动汽车充电桩数量超过16.7万根,其中国家电网自营的充电桩超过4.5根,社会自营充电桩超过12万根。本月,全国电动汽车充电桩的充电总量已经超过1800万kWh,充电金额超过860万元,充电次数超过67万次……”这是8月18日,记者在国家电网公司北京总部智慧车联网平台实时监控大屏幕上看到的信息。据了解,这个智慧车联网平台,对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实现了“全国-省-地市-站-桩”的五级全方位监控,平台对每一根充电桩的使用信息、运营情况都了如指掌。
“中国市场-中国标准”打造充电平台急先锋
自2015年11月30日上线以来,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已经安全运营500多天。该平台为电动汽车用户和充电运营商提供信息服务、运维服务和金融服务,实现了全国统一接入、统一支付、统一服务。在搭建的智能充电网络下,使车与路、车与人、车与车、车与城市实现智慧互联。
“国家电网参与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平台的建设,核心目的不是与民营企业争抢资源,而是搭建平台和网络,并制定统一的标准。真正担起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大动脉的角色和责任。”在参观过程中,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彭建国对记者说。
国家电网电动汽车公司平台建设运维中心、运营监控中心主任助理史双龙向记者介绍,作为目前国内乃至国际接入充电桩数量最多、覆盖范围最广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平台,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在实现了对城市核心区、高速公路及公交系统等多种形式的电动汽车充电服务设施的覆盖,借助国家电网的优势正织出一张统一的、智慧的、绿色的电动汽车充电网;同时,国家电网也正在筹备成立各主要充电运营商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充电设施运营服务平台公司,实现充电跨运营商漫游。
据了解,目前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完成国家标准22项、行业标准27项、企业标准61项,创新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技术领先的中国充换电设施标准体系,与美、日、欧标准并列成为国际四大充换电标准体系,引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从无到有,到初步形成体系,可以说国家电网在其中发挥的作用功不可没。标准是技术支撑,也是衡量整个产业实力强弱的关键。事实证明,由于我们在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标准方面具备较强的实力,坚持‘中国市场-中国标准’,与国内外车企开展以中国标准为依据的车辆互操作测试,推动国外车企采用中国标准,对中国标准的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提升了中国在国际电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和话语权。”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副主任、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助理刘永东说。
在推动中国标准“走出去”的过程中,国家电网提出了“充电丝绸之路”的建设理念,目前成功立项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标准4项,已发布3项,实现了电动汽车领域由我国主导完成国际标准零的突破,为跨国充电设施互联互通提供技术遵循。
“电网恢恢智能高效”二氧化碳终端减排13.71万吨
在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平台监控中心参观结束后,记者来到了国家电网位于北京前门大栅栏北京坊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这是国家电网智慧车联网在城市核心区建设的首批示范运营点。充电站位于北京坊B3停车场,该站目前共配置100根60kW快速充电桩,15~20分钟即可完成普通电动乘用车的电量补给,日均最大可以提供5000余次充电服务。
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处长陈海洋在现场为记者分别演示了用国家电网充电卡、手机e充电APP扫码和e充电账号三种充电方式。他将一辆停放在充电车位的纯电动汽车熄火后,打开充电口,将充电枪连接到该车上,连接指示灯即刻亮起,点击充电桩上的屏幕即可自由选择三种充电方式,按照屏幕上的操作提示步骤,三种充电方式均可在短时间内简单操作完成,此外在每一个正常工作的充电桩上,屏幕还显示设备、充电价格等信息。目前国家电网在北京坊的电动汽车充电站全部执行大工业峰谷分时电价,并每度电收取0.8元的服务费。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共建成各类充换电站点825处、充电桩1万余根。其中,在公共领域充电设施建设方面,共建设充电站点747处,充电桩7494根,服务私人电动汽车车主。北京五环路以内的核心城区充电站达到300余座,基本形成服务半径5公里的充电网络。在三环内,由国家电网北京电力负责建设的公共充电桩已经实现1公里服务半径。”陈海洋说,“截至目前,国家电网北京电力建设的充电网络累计为13.54万辆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约644.04万次,服务的车辆行驶里程约4.3亿公里,实现二氧化碳终端减排13.71万吨。”
结束了北京坊充电站的参观,记者驾驶着一辆纯电动汽车从北京坊出发,来到国家电网京沪高速马驹桥服务区公共充电站。目前该站在出京和进京方向均建有充电桩,分别有120kW直流充电机4台,可同时为4辆电动汽车充电,是京沪线上海方向的第一个高速公路充电站,多次对北汽、比亚迪、腾势、日产等多个品牌的多款车型进行实时充电情况调试。
国家电网北京市电力公司营销部智能用电处工程师潘鸣宇向记者展示了这样一组数据:投入运营以来,该站两个方向月度充电量和充电次数呈现出增长趋势,去年7月,出京和入京方向分别为1255度、181次和1023度、149次;今年7月,出、进京方向的充电量已分别达到5472度、4632度;出、进京双方向的充电次数均突破500次,分别为579和512次。“这组数据说明,越来越多的电动汽车用户依托高速快速充电站跨省出游和返乡。节假日和暑期月均充电量是平时充电量的近2倍。”潘鸣宇说,“在高速公路充电站充电的流程也很简便,车主通过e充电APP,就能查找到这条高速路上的所有充电站点,并且能够知道每个站点距离自己有多远,充电桩的数量和空闲状态等信息也都能了解到,让车主出行没有里程忧虑。”
光伏能源是亮点推崇多模式互联互通
记者一行还来到了京津塘高速徐官屯服务区光储充电站。该站集光、储、充功能于一体,光伏装机容量292.1kW,储能电池组228kWh,380伏低压接入服务区配电系统,利用绿色能源发电,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通过智能监控对整个光储充系统进行调配,实现高速公路服务区及交通出行的绿色用电。记者看到,徐官屯服务区的屋顶、地面及充电桩顶棚等空间均安装有光伏,据了解屋顶的光伏电池板约2000平方米,安装容量为203.58kW;在服务区后侧和侧边绿地共安装光伏电池板约900平方米,安装容量为83.52kW;充电桩顶棚安装有约50平方米柔性薄膜组件,安装容量为5kW。在电动汽车充电区域,共有3根充电桩,其中两边是60kW直流充电桩,中间是一根7kW交流充电桩。
据了解,国家电网京津塘高速徐官屯服务区充电站实现了智能路网、智能电网、智能信息网的“三网融合”,既是对解决“电动汽车远距离出行难”、城际交通“里程焦虑”问题的积极探索,也是光伏绿色能源和储能系统的创新应用。
在体验当天,北京的新能源汽车车主肖勇也来到活动现场,他和记者分享了私人共享充电桩的使用经验和感受。“从去年12月把自己的电动汽车充电桩分时共享给其他人使用到现在,累计收入了6700多元(含成本),用电1万多度,其中,18%的电量是自用,82%是租桩人使用的,整体算下来有大约2000多元的盈余。”肖勇说。
对于未来的规划,彭建国告诉记者,今年国家电网要集中落实几项任务:第一,联合国有、民营等几家充电桩企业,进一步推进平台互联互通,目前进行了数轮谈判和协商,不久将会有结果;第二,推广私人充电桩共享模式,从技术上提供支撑和保障;第三,进一步落实充电接口在实施新国家标准后的更新改造;第四,发挥国家电网的优势,为更多个体和参与者提供新能源汽车充电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