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2018年,如何寻找更合理、使用率更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将成为摆在地方面前的一道难题。而柔性充电堆模式,直接对治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充电功率不同的“充电焦虑”,将是地方政府和充电桩企业的新选择。
各地充电桩建设正在“大干快上”,但一些建设中的布局不合理、模式不符合市场要求等隐患也逐步显露出来。
特来电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于德翔在不久前提出,未来70%的充电桩将面临淘汰。其中一个理由是,未来的汽车充电面临技术的升级、产品的改造,单桩产品必须拆掉、召回、改造,难度不亚于“拆楼重建”。
并不仅仅在深圳,2018年1月7日,成都001号智能柔性充电弓亮相,这套智动柔性充电弓单车最大充电功率充电弓方式可达450kW,8分钟就能将公交车的电池充满。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副主任刘永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原来的充电设备是一个车位建一个桩,叫做分散充电。随着电动汽车行业规模的扩张,市场会寻找更集约的解决方案,集中式的、大功率充电、功率分配等,很多充电运营服务商都在逐渐往这个方向布局。
2018年,如何寻找更合理、使用率更高的新能源汽车充电模式,将成为摆在地方面前的一道难题。而柔性充电堆模式,直接对治新能源汽车充电时间长、充电功率不同的“充电焦虑”,将是地方政府和充电桩企业的新选择。
按需分配的深圳样本
2017年12月,深圳正式开始实施《电动汽车柔性充电堆技术要求》。
按照该技术要求的定义,柔性充电堆是指将电动汽车充电站全部或部分充电模块集中在一起,通过功率分配单元,按电动汽车实际需要充电功率对充电模块进行动态分配,并可集成站级监控系统,对充电设备、配电设备及辅助设备进行集中控制,可为多辆电动汽车同时充电的系统。
深圳上市公司奥特迅的总工程师李志刚,是该技术要求的主要起草者。
他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指出,柔性充电堆在技术上并非有很高的“天花板”,更多的是一种理念。
奥特迅的技术核心是“充电堆”。简单理解,充电堆可以根据不同的车辆需求,分配所需的充电功率。同样一台设备,既能满足40KW的电池充电,又能满足100KW的电池充电,从而保证每辆车都能以最大功率充电。
在深圳奥特迅电力大厦的地下停车场,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见到了充电堆的真身。一个标准充电堆大约需占20个停车位的面积,一个车位放置配电设备,一个车位放置充电堆本体,剩下的则是充电终端,800KW的矩阵式柔性充电堆,按照大约40KW以上的平均充电功率,可同时为16辆不同功率的电动汽车提供匹配其功率的充电需求。
接近中午时分,陆续有电动汽车驶入充电。李志刚向记者介绍,每一辆车需要多大的功率,系统会进行自动分配。
他进一步解释,在现阶段,不同的车型有不同的功率,充电堆相当于把所有的功率放在一个池子里,需要多少就取多少,这能够大幅提升设备的利用率。而固定功率充电桩的问题在于,要么高投资低利用率,造成浪费,要么就会导致满足不了一部分车型的需求。
“假如一辆电动车需要120KW的功率,我们就可以给到120KW。否则,它可能需要去寻找符合特定参数的充电站,或者忍受充电时间变长。”
目前,奥特迅的充电堆单个充电枪的最大功率可以达到187.5KW,基本上可以满足市面上乘用车型的充电需求。
李志刚说,“未来随着充电功率的增加,充电堆的本体不用动,仅仅只需要更换终端,整体的改动较小。”
2016年12月,奥特迅的首个充电堆建成并投入使用,到现在,已经建成的充电堆达到70多个。其中,运行得最好的是位于深圳宝安沙井片区的一个充电堆,月充电量达到17万度,折算下来,大约可以为900辆车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