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在最近一些年里,汽车圈里玩的热点之一那就是“跨界!”不论是造火箭的SpaceX,还是搞搜索引擎Google或者是卖手机的苹果,都卷入了轰轰烈烈的造车运动。而他们参于造车的意愿,并不是在目前激烈的竞争市场中分一杯羹,而是想“颠覆”传统汽车设计和生产的模式,从而开辟一个新的局面!
为啥这些科技巨头们都是选择了相似的时间点杀入汽车领域呢?这缘于各种新技术对汽车产生日益重要的影响,如果我们仔细回顾一下,会发现近一个十年,也正是一个新技术蓬勃发展的新时代。
新能源、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方向逐步走向商用,并开始改变一些传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当然,还有最近2,3年才开始爆发的“区块链”,也在加紧在汽车领域孵化。借此机会,笔者希望为大家浅显地疏理这些科技在汽车行业内产生的变化和影响:
关键词:万物互联、5G、远程管理
物联网:
物联网的概念很多年前就有了,其目的是建立一个人与物、物与物相联系的巨大网络,方便管理、识别、分析。汽车作为一个典型的“物”,当然是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车联网”也成为“物联网”的先锋和目前最具有意义和投资价值的一个分支。
当汽车联上网,可以实现远程控制及诊断、UBI保险、信息娱乐服务、实时交通信息获取及众包上传、FOTA升级等诸多好处。当然,我们当前还处于“车联网”的初级阶段,及实现了车与后台相联,随着DSRC/LTE-V和5G等通讯技术和标准发展,实现车车(V2V)或车与万物(V2X) 也是指日可待。到那时,每个车都具备精准的感知系统并会实时上传与共享数据,这会对整个生态产生极大的意义。
试想,几乎遍布地球的每一个角落的汽车不论是在行驶过程中,还是停止过状态中,都有能力感知和分析周围有多少人、多少辆车、天气是什么样的,雨下得有多大,空气质量如何,附近有没有交通事故、拥堵或者自然灾害,这些数据全部变成实时、动态的,并可以共享,那将有多大的意义?
关键词:非结构化数据、分布处理、海量数据
大数据:
提到物联网,就不能不提大数据。在十年前,人们获得到数据是有限的,因为被“数字化”的领域还不够多。越来越多行业被互联网渗透(比如电商、支付、金融等)再之物联网革命,就引起了数据领域的“寒武纪大爆发”。
数万亿的设备被装上了感知设备,并将各种结构化或非结构化的数据上传到后台,达到PB甚至EB、ZB的数据量级,再利用分布式的存储和分析方法来消化它们。在汽车没有联网之前,汽车领域是鲜有数据量能达到“大数据”级别的,甚至车联网时代初期,往往一个月只需要5M左右的数据通讯量就够了,后来由于车厂对数据的“贪婪”,越来越多的数据被上传到后台,这包括:车辆的位置数据,车辆行驶状态数据,车辆使用数据,车辆零部件诊断数据,驾驶行为数据等,所以现在的车联网月消耗数量已达数百兆。
越来越流行的自动驾驶,由于要实时处理海量地“图像”数据,据估计汽车实现L4级自动化后,每天将产生接近TB级别的数据量。这些数据量在目前的通讯技术下,显然还是不能被实时上传和处理的,只能先在本地处理掉。
大数据在汽车领域是有很大的增值空间的,诊断数据已经带给售后部门不少价值,但由于汽车公司并不掌握用户的:搜索、电商、消费及社交的入口。所以目前变现能力还是比较弱,这里面的原因主要还是数据量不够全,数据维度不够丰富,还有数据质量不够准确等原因造成的。
关键词:机器学习、自动驾驶、生物识别
人工智能:
日益产生的巨量数据,如果用人眼去看,必然乏味,但对于机器学习来说却是极佳的养料。自动驾驶或已经成为人工智能领域最受关注和投入最大的一个分支。各家车厂,TIER ONE以及科技公司对于这项技术的竞争的激烈程度,不亚于上世纪的美苏太空争霸。谁能生产出真正的经济型L3量产车,谁就将在未来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另一个应用就是语音识别,越来越多的汽车控制和信息娱乐需求未来将会通过语音控制来实现,但如何让机器更加准确地理解指令和要求就是人工智能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的科技巨头在开发智能音箱,以便获得人们对语音需求和智能家居的控制入口,车载语音助手如:蔚来的NOMI必将大有作为,通过不段“学习”车主的脾气、用车习惯、家庭环境以及对信息娱乐的偏好, 这让能冷冰冰的汽车变成知书达理,细致体贴的好助手和秘书。
最后,基于人工智能的生物识别技术(人脸开锁、指纹开锁等)也将大大提升用车体验与安全。总体来说,人工智能将赋予汽车智力与灵性,它就代表了未来汽车发展的灵魂。
关键词:分布式、弹性、低成本
云计算:
云计算,基本是一个纯IT领域的专业技术名词,它提供了一种系统部署方式,可以实现弹性、快速以及低成本的要求。云计算流行后,很多汽车公司都把自己的系统迁到“云端”,最典型的就是“车联网”系统。
因为车联网系统数据量和服务请求都是逐步增长的,云计算可以很好地适应用户的线性增长或者某些节假日的暴发性访问,资源可以随时调配,满足动态需要。亚马逊是云平台的最大玩家(AWS),除了做水平的平台外,亚马逊显然也想加强某一些垂直领域的渗入,两年前AWS也推出了标准的 Connected Car接口,帮助广大汽车OEM快速实现联网功能。
除了车联网以外,汽车公司也正在越来越多地使用云服务 ,比如:基于云的 Sales forceCRM系统。云计算,核心就是提供按需配置的算力,阿里的CTO王坚博士在《在线》一书曾阐述:公有云未来就像电力供应和自来水一样,是整个社会基础设施不可缺少的一环。
关键词:去中心、以技术保障的信任、智能合约
区块链:
区块链,不论说它是一个超级泡沫,亦或者一种超级技术,都不能否认它是最近一、两年中全球最炙手可热的话题。毋庸置疑,“币圈”确实造成了不少泡沫和骗局,但区块链应用的潜力,从BATJ以及各国政府都拿出真金白银、招兵买马跑步进场可以窥见一斑。
区块链技术解决了信任问题,数据安全问题,有着去第三方提升效率和智能合约等优势,将大大改变和优化传统生产关系。比如:以“以太坊”为代表的第二代区块链公链平台诞生的“智能合约”和物联网技术结合,可以完美地解决汽车金融各环节的诸多痛点。区块链的认证和加密技术,可以提高车联网指令执行效率,同时带来更高的安全性。
区块链的数据一致性和准确性,将可以很好地让汽车公司和保险公司对接,实现UBI动态保费定价和出险快速理陪。同时,区块链的“塑源性”特征可以实时显示显示和追踪供应链管理和4S店的零部件认证管理。目前各国政府对ICO的管理是更加严谨了,但对“区块链”的应用支持却是越来越友好了,资产的数字化和价值互联网的形成将是大势所趋。
比起可能针对金融、会计和监管、公证等行业的颠覆性影响,区块链对汽车行业更多的可能是流程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但这也十分值得关注的。
关键词:所有权和使用权、高资源利用率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严格地来说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商业模式。房屋和汽车作为人们消费的大头和刚需求,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共享经济的投资风口。AirBnB和Uber/DiDi快速地成为世界级的“独角兽”,无不是占尽了共享经济的先机。
物联网+自动驾驶+共享经济完美结合和高度发展后,关于生产汽车所占用的各种资源(钢材、油漆、塑料、电池等)和汽车在使用中要耗用的资源(停车场、电力)等将被极大的降低,绝大多数居民将不再需要“拥有”汽车,而是乘坐出行服务运营商的自动驾驶电动汽车,并为每次服务付费。
普华永道曾预测,未来全球道路上只需要目前 1%数量的汽车,可以想象市值万亿的汽车销售,千亿的汽车保险、汽车金融、停车场以及汽车后市场的规模将被彻底洗牌!怪不得互联网思想家Jeremy Rafkin在他的著作《零边际成本社会》一书中多次谈到,物联网和共享经济等新科技将极大地降低商品的边际成本,并改变资本主义的经济形态。
面对未来这种可能的巨变,汽车公司其实早几年已经在开始积极响应了,现在哪个OEM还在声称自己是一个汽车生产商,而不是宣传自己是一个服务商或科技公司呢?
小结:以新能源、物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共享等为代表的新技术,将极大的提高汽车行业的生产力,提升资源利用率,优化生产关系,并减少环境负担。这也是为什么国家层面能将“智能网联”汽车作为重要的发展战略的原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当前的21世纪不但没有被弱化,反而更显其意义了。未来的汽车将越来越趋于“标准化”--- 标准化的车身材料、标准化的“三电”(电机、电控、电池)但汽车的感官系统(及各种传感器)和车载大脑(车载电子和感知、分析、决策系统)以及云端大脑,(以及后台“云端”信息内容服务、众包高精度地图更新、车辆调度、大数据分析及变现等)将会成为整车的核心竞争力。
不远的将来,大部分OEM都会向苹果一样,将大部分生产任务代工出去,而加大自己对“科技与软件”方面的投入,来获得竞争优势。如:戴姆勒已在全球建立了多个Tech Hub,以加快对各种新技术的商业化,在全球科技中心的硅谷,除了老牌IT巨头外,越来越多的汽车公司都想在这里拿到一个门牌号。这也是近年来,“软件定义汽车”(Software Defined Vehicle)的概念越来越流行。数字革命让Kodak和Nokia手机轰然倒下一幕的硝烟似乎还未完全散去,如今的汽车巨头们似乎对这新一轮技浪潮的来临看上去还是比较积极和敬畏的。
“未来已来,只是尚未流行”,过去10年,新科技在汽车圈内开始萌芽和生长,再过10年,这些科技必将对汽车行业乃至全社会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我们正处于人类社会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作为科技最密集的产业之一,在汽车圈里面广大朋友想想是不是有一些兴奋呢?
来源:车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