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力市场化,渐成“类电力库”
虽然激活需求并非易事,但也已经取得了看得见的成效:据国家能源局数据,2017年,全国弃风电量419亿千瓦时、同比减少78亿千瓦时,弃风率12%、同比下降5.2个百分点,是三年来首次弃风电量和弃风率“双降”;弃光电量73亿千瓦时,弃光率6%、同比下降4.3个百分点。 四川、云南弃水电量也分别比上年有所减少。
许多业内人士总结,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增长、输电通道的进一步建设以及风电光伏装机逐渐从西部、东北地区向东、中部地区转移是“三弃”现象改善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电力市场化改革被普遍认为是让清洁能源供给与需求产生有效互动的良方
在市场化改革开始不到一年时,北京电力交易中心曾发布2016年度银东直流跨区电力用户直接交易试点公告,购电方为山东省政府确认的电力用户;售电方为西北部省区的3个配套电源企业。此次交易是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以来首个实现“点对点”跨省区交易的试点。到了2017年锡盟线也开展了点对点直接交易。
2018年,《国家电网报》报道,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会同有关省电力交易中心积极采用市场化交易机制,实施10个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相关市场化交易品种。其中,7个交易品种已经做到常态开展,包括清洁能源外送交易、清洁能源与火电打捆外送交易、清洁能源省间电力直接交易、新能源与电采暖/电能替代用户直接交易、清洁能源替代常规火电的发电权交易、清洁能源替代省内燃煤自备电厂的交易、清洁能源置换交易等。
除了常态开展的交易品种外,北京电力交易中心会同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探索试点开展其他3个市场化交易品种,包括抽蓄电站抽水电量与低谷新能源的交易、清洁能源应急消纳交易和跨区域可再生能源现货交易。
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官方微信号消息,2018年6月11日,《2018年南方区域跨区跨省市场化交易工作方案》印发。根据方案,2018年在足额落实西电东送协议计划基础上,将利用西电东送通道富余能力组织云南、广东进行年度发 电合同转让交易;积极推进广西市场主体进入跨省区市场,灵活开展广西送广东电力交易,推进云电送桂市场化交易;积极推进云贵水火置换交易,完善云贵水火置换交易机制,汛期组织开展水火置换交易。
然而,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让售电省区电厂与购电省区用户“直接接头”的跨区跨省交易落地并不多,由各地电网公司“搭桥”,促成电源之间的“替代”交易才是重头戏。
和上一轮改革区域市场发展受阻的原因类似,在“省为实体”的制度环境下,如果形成跨省竞争性市场,购电省区的发电企业将因为外来电增加而份额减少,收入随之受到影响,而电力输出省份的用户也会因为潜在的电价抬升而利益受损。
《发展报告》指出,电力改革与市场化建设已进入深水区。其中跨省区交易存在壁垒障碍。市场交易体系不健全、品种不完善、信息不对称,制约清洁能源跨区交易与消纳规模,难以体现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优势。
在部分市场主体看来,市场化程度远远不够,但不得不说,电源间的发电权置换交易是目前促进清洁能源消纳实施难度最小、见效最快的手段。
2018年4月2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发电权交易有关工作的通知》,鼓励通过进一步促进跨省跨区发电权交易等方式,加大清洁能源消纳力度。
同时指出,任何部门(机构)不得随意干预发电权交易,原则上由大容量、高参数、环保机组替代低效、高污染火电机组及关停发电机组发电,由水电、风电、光伏发电、核电等清洁能源发电机组替代低效、高污染火电机组发电,不应逆向替代。
2018年5月9日,江苏能监办发布消息,江苏与甘肃、新疆等西部省份开展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权替代交易开始执行。根据协议,2018年5至10月间,江苏将通过减少省内燃煤机组发电的方式消纳西部省份可再生能源,全年交易规模预计4.6亿千瓦时(甘肃3.4亿、新疆1.2亿)。经安全校核,5月成交电量1.74亿千瓦时(甘肃1.29亿、新疆0.45亿),这是江苏在全国范围内首例成交的跨省跨区可再生能源发电权替代交易。
有业内人士对这种市场化手段透出失望,电网依然在买卖电力,只是买入了更多清洁电,促进跨省区消纳,思路与英国电力市场初期采用的“电力库”模式似曾相识,但这和发电与用户双方直接交易的模式相比,是一种倒退。同时,这种方式又和以往计划模式下力求“保量又保价”的思路不同,重点在于保障电量消纳,并不能完全保证清洁能源稳稳收获上网电价。在降低电价的总体要求下,“替代”交易的边界在哪里更是值得思考。
也有诸多支持者认为,电力市场并非是为了建设而建设,当务之急是让电力用户用上清洁、低廉的电,没有说哪种市场模式更优秀,先把清洁能源给用起来,总不能朝着一条抵抗力最大的路径走入死胡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