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互联网代表着一种新的利益格局,其定义、范畴尚未标准化,投资建设要素尚不完备,而相关的融资也有待进一步观察,能源互联网,离实现还有多遥远?
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提出了能源互联网的构想,称“能源互联网”将会出现,并将标志着第三次工业革命到来。这应该是能源互联网概念正式诞生。而国家电网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在《全球能源互联网》中也提出了全球能源互联网计划,即“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以疏松清洁能源为主导,全球泛在的坚强智能电网。”书中还提出了明确的实施时间表,2020年前形成共识,2030年前启动大型清洁能源基地建设,基本形式是洲内联网,2040年前各大洲主要国家的电网实现互通互联,预计在2050年基本可实现全球能源互联网。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全球能源互联网》更受到国内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能源互联网犹如一阵旋风一样,誉满神州,其构想为人类描绘了一个宏伟蓝图:未来越来越多的人就像今天我们在互联网上分享信息一样分享绿色清洁能源。实际上阐述了一个全新的能源体制和模式,互联网技术和可再生能源将结合起来,有可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干,能源互联网,离实现到底还有多少距离?
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畴尚未标准化
有消息称年内中国将出台国家能源互联网行动计划,这阵风到底挂多久,没有讨论的必要,时下关于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畴,业界也尚未标准化,政府也不可能给出确切的答案。能源互联网没有明确的标准化也未必是件坏事,业界经过一段时间对于能源互联网概念的发酵,对于定义、范畴的把握应当会接近能源互联网的本质,但无论怎么发酵,肯定的是能源互联网不是互联网,而能源互联网一定摆脱不了两个内涵,其一就是能源信息与其他对象的交互,其二就是能源本身的互联互通。内涵之一就是更像是互联网的形式,但需要更加的可靠、安全,与互联网不同的是更接近商品的属性,内涵之二暗含着意思就是能源以怎样的形式、怎样的传播介质实现能源本身的互联互通,比如以电能的形式、热能的形式、光能的形式等。
能源互联网一定会从用户的角度出发,以消费驱动生产者的新的能源消费流通模式,也一定需要具备互联网那种去中心化的特质,用户又寄希望于能源互联网能够打破现有的能源垄断体制,值得注意的是消费驱动不同于消费革命。就目前中国能源体制现状而言,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畴也一定是由政府主导的,但是也不会十分明确的规范能源互联网的定义、范畴,从政府积极倡导的全球能源互联来看,话语权依旧是国际能源互联网争夺的高地之一。
不宜盲目追随所谓的能源互联网时间实施安排
“互联网+”行动计划铺天盖地的对民智碾压,已经代表政府表露出了政府欲通过互联网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打造新经济常态的心迹,但是对于处于严重政府主导、垄断下的能源行业,只表露心迹显然是不够的。能源互联网,不是单一行业的自导自演,需要互联网行业、通信行业、能源行业等多种类型的相互关联的行业进行一次大融合过程,当然这里面也离不开金融行业的融合。从现象上看,金融行业对于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炒作表现的最为积极,从目前的A股情况来看,能源互联网概念还在不停的被炒作,从技术、产品、市场的角度而言,能源互联网的概念落地实现短期内难以实现。
能源互联网集成了传统能源、新能源、互联网等所拥有的属性特点,从目前的情形下,传统能源格局在短期内难以有所撼动。即便能源民主化不是能源互联网实现的前提,那能源民主化也是能源互联网时代的一个特点,政府目前有没有能力以乾坤独断的霸道推动能源互联网骨干建设还是未知数,或者说,政府目前主导投资建设的骨干电网是不是充分体现了民主化原则呢?大电网是否真正比小电网更加的稳定、安全、可靠?从理论上而言,大电网系统可以被认为是一个无穷大电力系统,然而在电网的发展历史上,是一个分分合合的过程,有业内人士将这归结于当时科技水平的限制,这是不完全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