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5月,为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家批准建设了12条输电通道,其中包括国家电网公司4条特高压交流工程和4条特高压直流工程。2014年11月4日,国家电网公司“两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开工,这是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中首批核准的特高压工程,由此拉开了“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全面加快建设的序幕,标志着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和加快发展的新阶段。
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催生了特高压输电技术。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我国能源资源相对匮乏,且分布不均衡。多条特高压工程的陆续投运,在实现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水火互济、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以及促进我国西部、北部地区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缓解东中部地区用电紧张和环境容量短缺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雾霾频发,“去煤化”呼声不断高涨,通过加快建设特高压输电通道缓解雾霾等大气污染问题已逐步成为社会广泛共识。2014年4月18日,在新一届国家能源委员会首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明确提出,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要按规划开工建设一批采用特高压和常规技术的“西电东送”输电通道,优化资源配置,促进降耗增效。
国家战略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强有力地推动了特高压发展。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被放在突出地位,一系列支持清洁能源发展的政策陆续出台,为发展特高压注入了强劲动力。截至2017年9月,国家电网公司累计建成“八交七直”特高压工程,在建“一交四直”特高压工程,20条特高压工程线路累计长度超过3万公里,形成输送能力达数千万千瓦的“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能源大通道。今年底,列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和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特高压工程将全部完工。
自2004年底国家电网公司明确提出建设特高压电网的重大战略构想以来,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围绕特高压科研、试验、论证、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等方面,国家电网公司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已全面掌握特高压核心技术。十多年来,通过发展特高压交直流电网,我国电网已经成为世界上清洁能源装机规模最大、资源配置能力最强、尖端技术装备应用最多的现代化电网。电网规模、并网发电装机、新能源开发规模、全社会用电量等均居世界第一位。
作为电网发展的重中之重,特高压对于保障能源安全、推动绿色发展、促进雾霾治理意义重大。
构建坚强的特高压电网,能够进行跨区域的水火互济、风光互补,保障清洁能源高效利用,扩大“西电东送、北电南送”规模,有效解决东部地区环境污染和雾霾问题。加快完善特高压主网架,同步推进送、受端电网建设,构建华北“三纵两横”特高压交流网架和华东、华中特高压环网,形成交直流协调发展的“三华”同步电网,对调整电力供应结构、支撑能源清洁化发展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如今,特高压已经不仅仅是中国的特高压,而是世界的特高压。2014年,特高压走出国门,走进巴西美丽山。未来,特高压将迈向更加广阔的空间,用一张网连起各大洲、赤道与两极,构建一张全球能源互联网。
原标题:特高压再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