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全国人大代表褚艳芳时,褚代表开门见山的说: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能源第一消费大国,而目前探明的能源资源储量却十分有限,同时全国各地城镇化及工业化进程加快,能源需求缺口将进一步扩大, 加之全国能源资源分布不均现象凸显,我国80%以上的煤炭、水能、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分布在西部和北部地区,70%以上的电力消费集中在东中部地区,能源富集区域与负荷中心的逆向分布,导致能源供给与需求无法高效匹配,可持续发展局面堪忧。另一方面,“雾霾”问题已成为近年来我国大气污染危害升级的突出标志,部分省份因严重雾霾而导致高速公路关闭、机场航班延误、居民被建议留在室内,给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特别是随着我国能源环境问题日益加剧,雾霾已成为影响大众身心健康和社会高度关注的问题。为此,国家从2013年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重点开展全国大气防污治理,参与全球《巴黎协议》大力推进全国绿色低碳发展。因此,努力提高全国各地能源基础设施的承载能力和运行效率,加快推进城市用能习惯转变,实现清洁能源替代和能源综合优化配置,建设城市能源互联网势在必行。
褚艳芳指出: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是以智能电网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手段,以电能为主体载体的绿色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生态系统。通过三个阶段建设(第一阶段: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第二阶段:全面实现清洁能源应用;第三阶段:全面建成城市能源互联网),推进“两个替代”(以电代煤、以电代油),可促进能源效率的全方位提升,最终实现城市能源消费的基本无碳化,为全国各地提供安全可靠、经济高效、优质清洁的可持续清洁能源保障。
褚艳芳代表谈了她的依据:
1.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是全国各地落实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及《巴黎协定》重要举措。我国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到2020年全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控制在50亿吨标准煤左右,加大大气污染防治。在全球《巴黎协议》正式生效后,我国提出有雄心、有力度加快目标,到203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60%到65%,非化石能源在总的能源当中的比例要提升到20%左右,中国二氧化碳的排放要达到峰值,并且争取尽早达到峰值。电能尤其是水电,属于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高,分别是石油和煤炭的3.2倍和17.3倍,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每提高1%,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因此,在全国各地推广清洁能源使用,将电能替代作为促进能源消费革命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和全球《巴黎协定》的重要举措。
2.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是响应国家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的具体体现。国家发改委2016年明确提出推进建设能源互联网(发改能源[2016]392号文)。城市能源互联网是全球、全国能源互联网在城市能源发展的具体实践与重要单元。积极推动城市能源互联网建设是响应国家要求的体现,就是要在全国各城市积极推广应用城市能源互联网新技术、新设备,支持城市新能源、电动汽车、环保节能、绿色建筑等产业发展,推进电能替代技术、主动配电网技术、能源生产消费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加大城市电力通信网、信息化、自动化建设投入力度,为城市能源多元大数据信息融合奠定基础。进一步提高全国各地可再生能源比重,促进非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提升能源综合效率,推动能源市场开放和产业升级,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3.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是保障全国各地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以成都为例,“十三五”期间成都工业经济发展将迈上新的台阶,工业全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到2.6万亿,工业规模进一步壮大,将对电力产生较大需求。初步预计,到“十三五”末全市工业用电量将达到300亿千瓦时以上。新型城镇化加快推进,城镇人口、人均用电量持续增长,居民用电量将保持较快增长态势。预计到“十三五”末,成都市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658亿千瓦时,年均增长6.20%。由于资源禀赋所限,成都市自身拥有资源有限,因此必须以城市能源互联网为根基,带动能源大规模送入,实现成都市各区(市)县能源优化配置,保障成都市电力需求供应,保障成都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及西部经济中心。
因此,褚艳芳代表提出如下建议:
建议国家发改委、能源局牵头,统筹协调发挥财政、税务、环保、规划等手段作用,加快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中国落地,逐步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具体如下:
1.形成共识,实现互利共赢。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加快促进清洁能源的高效率利用,实现对能源的综合、高效利用,促进城市经济快速发展。各级政府、行业组织、社会团体、能源企业和新闻媒体应加强沟通宣传,将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纳入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制定具体行动计划,自顶向下形成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建设。
积极倡导能源跨行业、跨领域合作,共同解决城市能源互联网涉及的政策、市场、技术、资金等问题。从城市能源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带动全国经济变革与能源转型,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使经济布局更加均衡协调,全面实现互利共赢。
2.统筹规划,推进综合能源网络建设。在全国各地建设以坚强智能电网为基础,与热力管网、天然气管网、交通网络等多种类型网络互联互通,多种能源形态协同转化、集中式与分布式能源协调运行的综合能源网络。因此,加强统筹规划,在新城区、新园区以及大气污染严重的重点区域率先布局,构建电网“一张网”格局,全面建成坚强智能电网,确保综合能源网络结构合理、运行高效。
3.大力推广,加快实施“两个替代”。应用新技术、新设备,率先在热泵用电市场以及电动交通产业发展方面全面推广电能替代,全面做好电能替代示范工程,同时在金属加工、铸造、陶瓷、微晶玻璃及农业生产方面积极探索电能替代,全面拓展电能替代新领域。
4.突破创新,加快用能终端改造推进能源消费智能化。探索构建多能互联信息系统,加快推进水、电、气“多表合一”远程集采集抄工作,推广多表信息集成平台,实现“一户一表”全覆盖。推动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能小区和智能工厂等建设,改善终端用户用能模式。加强各类充换电设施配套电网建设改造,推动“互联网+”模式下电动汽车充换电智能互动综合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电动汽车与智能电网间能量和信息的双向互动。
5.示范引领,在部分国家中心城市或特大型城市试点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国家中心城市或特大型城市重要性强、经济发展快、能源需求高,在其率先试点构建城市能源互联网,转变用户的用能模式和用能习惯,积极推进绿色消费,促进城市低碳绿色发展。同时刺激促进传统能源产业转型,带动互联网、能源、建筑、交通及制造等领域新兴产业发展,助力城市经济持续稳定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