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7日下午,2018中国能源互联网技术与应用展览会暨‘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建设及工程管理论坛”(以下简称“展览会暨论坛”)隆重召开。会议最后环节,由北京智中能源互联网研究院首席专家白晓民先生、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高文胜先生、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首席产品官朱建先生、协和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能源互联网中心尚笠先生他们针对一个示范项目在推进过程当中遇到的哪些困难和问题以及这些问题能够找到哪些有效解决方案?新的技术、新的产品、新的设备,对推动能源互联网的建设能够发挥怎样的助推作用,嘉宾们将根据以上两个议题开启对话环节。
以下为对话内容:
赵伟:首先我想问一下新奥数能科技有限公司的朱建先生。因为我知道新奥作能源互联网方向上最近有很多很好的举措,也做了很多案例。您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在相关的新产品之、新的技术研发方面做了哪些工作吗?
朱建:因为新奥作为企业,所以在建设过程中对模式和盈利是很在意的,我感觉从新奥德的感受来讲的话,作能源互联网分布式是关键的一块。但是分布式从现在来讲,其实它不管从能效,还是它的运维来讲还都存在很多的技术问题需要解决。特别是咱们在刚才的嘉宾分享中也提到了,其实做这个是要做能源分享的。所以这块新奥做了这么多年分布式建设后,一方面我们把精力集中在从分布式,特别是分布式燃气发电这块能效的提升上我们是核心的产品在做研发的,这块是要在这上面得到收益的。还有一个,在分布式建设过程当中相信大家最有感触的是符合,和我们分布式能源冷热电匹配度。因为这个是直接导致项目的投资收益非常相关的一个事情上。所以在这块我们新奥以贺源互动这个方向为主要研究。因为在用户侧我们如果拿不到足够的信息,我们预测做不好,其实我们在产能侧就会做到很大的浪费。特别咱们还有一个类似于蒸汽热的管网,不但有延时,还有管损。
简单来讲,新奥,第一个,在点这个层级,就是在分布式能源站这个曾格,我们要能效上面做大量研究工作。同时对运维也做一些智慧运维。因为现在分布式基础设施对运维的需求,对运维成本还是要作为一个对经济影响,就是对收益比较大的一块。说一这也是我们核心研究的一个事。
就是尽量的把我们用户侧做切入,再拿到大量用户侧信息,来牵引我们生产侧,形成热源互动的基础上来做研究。同时新奥在做一个由分布式的局部到跟集中式的协同。刚才清华分析师也提到了这个协同的问题,因为新奥自己也在做售电,在做天然气的交易,我们在很多层面上,实际上把能源互联网延伸到了广域的范围,通过广域的能源的匹配来形成更好的最终目的是给用户的综合能源成本降低这么一个目标的一套平台。个我觉得这是新奥在互联网能源方面一直在推进的事情。谢谢。
赵伟:下一个问题我想提给高文胜院长。因为刚才您在介绍整个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承担示范项目的过程中,比较宏观的做了介绍,但是我也很清楚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在相关技术方面其实已经有很好的产品的,就哪些产品已经走向相关应用,我想请高院长再做一个补充介绍。
高文胜:感谢赵院长提的问题。因为我们研究院发展的历史还是比较短,只有两年,但是它是依托,刚才我介绍了,是依托清华大学电机系和能源互联网创新研究院为基础的,在这方面应该从我们系来说有很早的准备和铺垫,在这方面无论像电动车的充电,还有混合电网这方面都做了大量基础研究工作,包括能源综合利用。研究院除了依托电机系,我们院是基于一个方向,尤其是一个领域,在全国只建一个院,所以它是凝聚了我们学校热能系、水利系、汽车系、材料系、公共系等新盟员相关的若干领域落共同的推进能源互联网工作的。所以这方面研究跨界融合是很多的,以有一些阶段性成果。这些成果都是围绕能源互联网示范工程展开的。包括刚才介绍的一些工作,除此之外,还包括燃料电池,氢能利用,这些未来的或者更前瞻性的关键技术。
刚才朱总说产业可能注重经济性,作为学校当然技术研究是一方面,如何把技术研究最终应用到工业领域中以及最后的商业或者用户端,这是一个重要作用,这方面刚才介绍了储能介绍是我们一个大的方向,包括空气压缩储能,燃料电池技术,还有像电动车电池的多次利用,还包括调控技术,沈老师做的能源的虚拟化应用等等。因为在研究院这里的技术门类比较多,我只是介绍了一下大致的简单情况。
赵伟:下面我想问一下尚笠先生,你们专门成立了能源互联网中心,我想请您简单介绍一下,咱们中心在研发相关的哪方面的技术,已有哪些很好的产品,或者硬件也好,或者软件也好。
尚笠:我周围介绍一下我们公司,我们是在香港上市的一个可再生能源的发电企业。我们主要作全球是有风电厂和总装机量2.5吉瓦。我们企业是民营企业,所以一定要以盈利为目的。所以我们既然是靠发电挣钱的话,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用电成本。从2010年,那时候还是温家宝总理提到感知中国的时候,开始看物联网技术,我们到现在为止,全球所有的电厂实时接入到我们总部,我们总部在动物园附近,离这儿不太远,那儿有一个集中监控中心,那儿通过实时数据采集和分析,对电站设备实时监控,通过这个来实现最电站好的资产管理,降低用电成本,这就是现在所说的智慧运维。因为我是一个发电企业,所以运维对我们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基于这样我们建立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等技术整合的面向智慧运维的平台。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就是把这套平台提供出来,为第三方发电企业也提供相应的服务。现在大家所说的分布式光伏,它的运维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它的核心挑战一定是无人值守。像一个分布式光伏电站很小,可能小于1兆瓦电站,真正有人做的话,账是算不过来的。而且这个电站具体位置和环境相对来说都是比较复杂的,所以这样的话无人值守必须要通过信息技术来实现,降低它的运维成本,提高它的运维质量。这个是我们现在所做的工作。总而言之,我们所做的工作就是通过现在大家所说的互联网技术,通过大数据平台,通过人工智能这样的平台,我们在过去七八年开发的这么一整套的解决方案,通过对我们所有电站运维管理极了的经验,给大家提供相应的智能运维服务。我们有一个700人的运维团队,所以现在我们在全国接相应运维的项目,就是原来所说的O2O。线上有平台,线下有这么庞大的团队,给大家提供服务。
赵伟:我知道北京智中院参与了不止一个示范项目的规划、设计以及后面的实施。我想问白总,在相关的您所了解的一些项目的推进方面,遇到过哪样的困难?针对这些的困难,从智中院来讲觉得最大的挑战和障碍是什么?针对这样的问题,什么样的解决方案才是更有效的?
白晓民:我先说一下智中院,因为院长对工程的实施,设计到解决问题,真正的工程落地很有经验,他今天还在清华大学讨论如何推进合作和工程项目的事。智中院在55个能源示范项目住参与了8个,中了8个,这个比例是非常高的。8个里有些企业,有些单位已经在自己做了,我们联系比较密切的,金门集团作为主要的参与方或者主导方。海淀北区项目已经京东了北京市委,特别是比较大的动作,在北京又比较大的项目,国企来进行投资,投资的各种进度还不是特别的让人感觉到那么快。但是这个在稳步推进。还有亦庄一个比较好的项目,亦庄开发区,还有蒙西动作也是比较快。但是也看到一些问题,有些是决策稍微慢一点,因为涉及到各方面参与的主导方、参与方,政府。如果当地政府支持力度比较大,它就比较快。比方蒙西比较快,亦庄也比较快,已经进入设计阶段,这样的话逐步在推进。有些重点项目已经启动,比如变电站建设,增量配量的都在启动。有些我想也有客观原因,我想经济原因可能是一个主要的因素之一,因为任何一个项目只要说它有回报,很快的有厂家过来做;如果不确定就很难做。像光伏做起来就稍微快一点,其他东西就做的稍微慢一点。我想这个可能由于,特别是能源互联网是一个比较新的事物,在新的事物里牵扯到各方面的环节,它不是一个具体的项目,这样一个综合项目的话,执行起来就有一定难度。要说一个先动起来,其他不动,可能各种协调还存在一些问题。所以我想经济原因,就是怎么更好地来解决,推进这个项目能够,让开发商或者是系统集成商能够很快的进来,从这方面还要做工作。
另外一个因素,我想还是技术上的问题。技术上的问题我倒个人感觉不是非常的严重。因为咱们有很多的企业,有很强的开发能力。我想问题可能在于,其实有好多运行政策界限不是很清楚,包括功能的需求,包括协调配合,我们所贴的很多概念性的东西,比如多能互补,比如源网核协调,其实说起来不是一个单位的事,它是要跨几个部门的事,所以协调起来还是有些困难。今天下午我听了很多厂家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咱们可以将来再仔细看看,看能不能解决我们这些具体的问题。
在一方面,我说技术不是特别关键的问题,主要是因为技术的应用场景和功能的需求这个方面是有些不确定性的。这两年我们已经做了,智中院为主,参与了11个行业标准或者团体标准的制定,我们想通过制定标准把他们存在的,对于功能性的需求和技术性需求要理清楚。我想这里在座的厂家,有些参加了,有些还没有参加,希望能够听到更广泛的意见,来促进我们对这些新的园区的或者能源互联网的概念的理解,然后大家共同地来解决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赵伟:我印象当中新奥数能是一个的概念,因为原来您相关的部门不叫新奥数能,说可以就这样一个调整,这样一个变化和现在能源互联网项目和技术产品的推进之间的关系,您能跟我们分享一下,你们老总的想法或者你们的想法吗?
朱建:这个话题很有意思,新奥十年前开始布局分布式能源,以及能源互联网,那时候老板做工业互联网,现在叫能源互联网。之前新奥提出泛能网的概念,而且当时我们有一个泛能网公司。在这几年当中做了很多积累,我们建了多种能源协同的站,大概有20多个实际运行的,总共加起来有40多个是在建的,所以积累了大量的分布式能源建设的经验。同时还有其他单能源的,比如燃气锅炉的,或者供热的,这个就更多了,好几百个案例。所以做了大量积累后,而且加上这两年电改、气改相对集中利好的政策出来,所以老板进行了大的战略调整,新奥现在分两支队伍,做投资建设定为地面部队,这个就是把整个新奥能源转换为综合能源供应商,这是大家现在很多企业努力在做的事情。另一方面,老板并不是圈起来在这个玩儿,是一个开放的生态,所以新奥想把这么多年在分布式,在能源互联网上积累共享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把分布式能源做大,从而推动能源的变革。所以这是老板一个最大的心愿,所以够产生了数能公司,它就是把新奥积累的这些技术,结合能源的互联网的技术,把整个开放出来,做成一个生态。刚才很多人也多聊到,像能源互联网涉及到冷热电器多种形式,实际上它涵盖了一个,相对小的一个电网,热网,甚至还有局部的冷的管网等等之类的。当然还有一个大的气网,它涉及的专业是非常多的,同时它从规划,建设,施工到运行,运维,运营,全生命周期,它涉及到的专业的重度,它涉及到的相关生态伙伴是非常众多的,所以我们这个平台是要致力于为大家提供一些既有经验的分享,希望大家一起把经验融入到这个平台中,一起落构建整个能源互联网生态。所以这个是老板在战略上的一个特别大的愿景。所以这个话题我觉得其实说起来现在确实是很有意思的一个事情。
赵伟:现在都在建研究院,有些觉得拿到的资金等方面,不足以使它们尽快的成长起来。我想了解你们院得到四川省政府和成都市政府哪样的支持?还有你们是怎么支持更多的支持的?
高文胜:这个尤其是高校和大型企业纷纷建研究机构,这从技术发展上来说是必然性。从高校的一些原创型的思想,到最终变成可以实施的技术,可以落地的工程,可以在市场上推广的产品,实际上还需要配套支撑的。过去在学校做科研经常不企业诟病,说做的东西高大上,企业多不上。我们对外交流,实际上发现是需要有这块衔接的。
清华做这种尝试由来已久的,不到2000年的时候学校尝试建立研究院,第一个是深圳院,当时做一些政策上的突破,就是做四不像,不像政府,不像企业,不像学校,不像科研机构,实际上努力打造实现这种技术的相互衔接的支撑端。应该说学校多年来,这一晃都快20年的积累,使清华的研究院应该说普遍是成功的,同时推进是快速的。这就涉及到研究院在地方获取资源的问题,清华四川院之所以在地方得以支持,第一,得益于清华的品牌,就是大家清华认可是由来已久的,应该说百多年工科的沉淀,大家的认可。另外,看实际执行过程中的结果。这种合作都是看能不能迅速达成目标。因为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关心的是产业化进程,以及对以后人才聚集,科技聚集的能力。清华对我们有要求的,要求人人到位,同时有实际的团队促进技术发展,这样的话地方政府看到这个,才会有更多的资源聚集。这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马太效应。
赵伟:我想联盟应该是为更好的广大的成员单位以及相关的企业,或者科研院所服务的,我想您认为我们如何应该更好的、更多的为广大的企业和成员单位服务,您有什么样好的建议,我们可以办这样的论坛,还可以做什么样的事情?
尚笠: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们是做企业的,因为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通过给社会提供服务创造价值。刚才我提到我们现在做的事情就是把智慧问维服务推到全行业,给全行业提供服务。我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找客户。我们花时间参加这样的活动,可以交流各种各样的知识和感想是非常非常有价值的。但是另一方面,我觉得如果把供需双方结合起来现在很多企业做能源互联网,创造了很多很好的产品,很好的服务。另一方面,整个能源行业其实非常迫切的需要这样新的服务和产品。如果能够把供需双方很好的结合起来的话,我觉得这样会有非常大的价值。
(发言为电力头条APP根据速记整理,未经本人审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