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环境下,基于互联网进行电能资源、电力装备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用电数据及用户用电行为一方面产生大量流量和有价值的用电模式数据,另一方面用电服务平台对用户有天然的黏性,进而形成围绕用电行为的虚拟社区。这些因用电行为而产生互联网流量、数据及社交环境将为电力部门带来新的增值业务,具体包括:
1.构建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平台
建设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平台,为客户提供线上线下的联动与支持,实现客户需求快速捕捉、业务全天候受理、套餐化选择。一是进步优化服务前端,深化应用国网统推的95598智能互动网站、掌上电力、电e宝、国网商城,增强公司自建的微信、攴付宝服务窗供电服务功能;二是国家电网公司、省公司自建服务平台实现一体化运营,一次绑定多个应用,并归类为用电管家系列服务产品,逐步实现用电业务线上办理、远程复电、预约服务、能效分析诊断等功能;三是深化增强后台支撑功能,将配调自动化系统中的跳变、跳线信息、PMS2.0系统中故障处理信息,与消费业务应用系统中客户档案信息及诉求信息融合至供电服务自动研判指挥平台,该平台将前端触点获取的信息与后台多业务运行信息比对,自动判断故障性质、类别,按照服务区划精准派单,指挥一线服务人员主动响应服 务。
2.开发分布式能源增值服务
包括建设区域分布式能源网络,租赁企业和住宅小区屋顶资源,投资建设分布式光伏电源,降低园区或者社区配网投资成本;建设社区或者产业集聚区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网络,提供电动汽车充换电服务,为用户制订最优充电计划;开展能源二次回收利用。根据园区或者社区所在地理位置和产业定位,选择匹配的热源站,综合利用水源(污水源)、地源、空气源和企业生产热源,实现用户供热、冷服务,增加园区企业用能消费选择权,为企业提供能源利用率最高的用能组合策略;结合政府节能减排政策,制定园区电能替代项目推广策略,增加企业用户电能消费比例。
在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平台上,用户的用电数据,甚至单个用电器的能耗数据成为用电行为的基础数据,平台能够为用户提供定制化的用电数据查询和用电模式分析,并提出节能增效建议,促进用户主动改变用电模式,进而形成高效的用电习惯。此外,基于用电大数据的用电模式分析与优化方法,结合先进的用能控制系统,能够为商场、工厂等用电大户提供节能增效方案的咨询服务。另外,通过对用电数据、用电行为的挖掘和智能分析,能够为家用电器、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设备等用电设施的销售提供数据支撑。
根据客户报装容量、年用电量、供电质量需求等条件,将客户细分为重要保障客户、高度参与客户、高贡献客户和高成长客户等四大类针对不同类型客户需求,为客户指派专属客户经理,提供“定人、定项、定期”的标准化管家式服务。服务内容包括:用电安全评估;设备健康状况的专家诊断;电能质量诊断;优先应急处置;结合供电检修计划,帮助客户安排内部设备检修,减少客户重复停电等。
针对工业企业、家庭等客户开展用电套餐服务,包括日、月等定时限量、短期不限量等用电掏槽;免费运行维护分布式能源、节能工程等项目,提供年度设备预防性试验、继电保护装置试验、设备季度巡视维护和安全隐患排查等技术服务;免费维修期满后执行优惠价格,服务只收取基本的成本费用。此外,为套餐客户提供免费安全用电管理、倒闸操作、故障处理及应急演练等专业培训。
6.用电设施电子商务
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以及分布式能源的逐步应用,新的电能生产和消费模式将发挥重要作用,围绕“用电”的设施设备成为支撑新能源消费模式的基础。主要包括储能设备、分布式能源发电设备、能源路由、智能插座、设备监测物联网系统、智能家电、智能家居设备等。由电网主导的互联网用电服务平台拥有大量围绕用电服务的数据的用户,将有利于这些设备实现在线销售,进而形成以电子商务为主要形式的电网增值服务。
互联网环境下的智能用电模式突出特征是各种智能设备均将其过程数据集成至云平台,进而形成基于数据的智能。包括各种智能家居设备、储能设备监测系统等,在工作中均产生大量数据,这些数据需要存储、计算、可视化、交互及智能分析。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云平台能够制定这些智能设备的数据接入标准规范,使得用户购买这些设备后可以在统一的平台上实现接入,既便于用户在同一个界面下使用多个供应商的产品,统一平台的使用又降低了系统使用的成本。在这个过程中用电服务平台为用户和供应商提供数据处理软硬件资源和应用软件租用服务,结合电子商务平台将形成标准、产品销售、智能数据服务的价值链,进而形成持续的价值创造。
8.互联网增值服务
伴随着互联网环境下的电力消费模式的实施,众多高黏性用户群体将产生海量数据和流量。依托庞大的用户群体将形成广告、搜索、生活、游戏、社区、在线会议、短信、股票、投资信息、培训等传统互联网增值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