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绿色能源,争做认购先锋!截至目前已有1738名认购者,共认购27185个绿证!”——打开中国绿色电力证书认购交易平台网站,在一幅幅风场和光伏电站宣传图片下方,有这样一行专门采用高亮字体显示的统计数据。与不断滚动的宣传照片不同,在记者接连6天的查看中,这组实时反映认购交易情况的数据却一直没有变化过。
平台统计显示,目前我国核发风电和光伏绿证累计超过2180万张,27185张的实际成交量仅占核发量的约0.12%。面对记者关于“绿证成交量为何偏少”的提问,有行业专家给出了“何止是少,根本就是没有成交量”的回复,并称“配套强制政策到现在都还没有,所以不想再评论此事了,没法儿说”。
作为“完善可再生能源支持政策和创新发展机制的重大举措”,由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和国家能源局联合推出的绿证交易制度被定义为“有利于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对凝聚社会共识、推动能源转型具有积极意义”。主管部门也明确鼓励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和个人自愿认购绿证。
那么曾被寄予“支持绿色能源发展”厚望的绿证,为何会陷入“少人问津”的境地?绿证得不到市场“认可”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低迷的表现能否改观?
认购与否几无差别
绿证于去年7月启动自愿认购之时,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北京鉴衡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国能日新系统控制技术有限公司等都是首批完成绿证认购的“先锋”。
“最初公司很想支持和推动绿证的交易,所以非常积极。”参与首批交易的某新能源企业相关负责人张某告诉记者,彼时公司一次性投入约200万人民币认购了一批绿证,“当时我们想抛砖引玉,让市场火起来。但作为一家企业,我们不可能一直‘抛砖’,免得到最后把手里的‘玉’也抛出去了。”
“而且就‘增强企业影响力、提升品牌社会形象’而言,我们目前并没有明显的体会。”张某表示,“虽然公司斥资购买了绿证,但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市场上,并没有感觉到与以前或者和其他没有购买绿证的公司有什么不同。”
据一位接近绿证交易平台运营方知情人士透露,在目前阶段,购买绿证只能证明消费了绿色电力,并没有实质性的奖励。企业认购绿证多是用于自我宣传。
北京鉴衡认证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公司在今年2月初购买的28张绿证就是为了举办会议时宣传“绿色”形象:“购买绿证可以覆盖会议的电力消费,打造绿色会议。认购时,在同等价格下优先考虑公司的合作伙伴。”
企业、机构可作宣传之用,个人购买者又是出于何种考虑?某燃气电厂职工告诉记者:“通过单位领导推荐才知道有绿证。虽然领导没有硬性要求我们去买,但很多人都买了,我也买了2张。算是一种个人荣誉,没有实质性作用。”另一位以个人名义购买了多张绿证的人士则告诉记者:“我就在去年绿证启动会的现场,所以就买了几张。之前听说使用绿色电力对个人会有一些优惠政策,还是很期待的。”
价格是国际平均水平10倍以上
“绿证核发数量多,而购买绿证的需求量并没有那么高,供过于求。”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目前,购买绿证在1000个以上的企业只有5家,而且多与环保行业有关,“绿证在能源圈外的知名度并不高”。
据记者了解,其实一些大型跨国公司一度对国内的绿证交易怀有热情。“比如苹果公司是有购买绿证传统的,在很多国家都买,但是他们觉得中国的绿证太贵了。”知情人指出,国内的绿证价格是国际平均水平的10倍以上。“国内推出绿证最主要的目的是替代补贴。但在国际通行做法中,特别是在自愿认购阶段,卖绿证不影响拿补贴,绿证只是额外的支持。在中国完全不是这样。”
另一方面,对于国内企业而言,使用绿色电力的意识尚处萌芽阶段。“国内企业可能还不太适应。去年有排行榜总结了世界500强企业采购绿证的数量,像英特尔、苹果、亚马逊等企业都排在很靠前的位置。国内的阿里巴巴、百度等同类企业名次都相对靠后。中国企业好像并不在意这样的排名,与国外企业相比,两者根本不在同一频道上。”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指出,目前企业认购绿证大部分还是源于对环保的情怀性支持,更多是为了体现一种态度。“类似于摩拜这样的企业,更加贴近普通消费者,可能购买的意愿更加强烈。而电网和传统煤电企业对于这样的支出则很慎重。”
“相关的管理机构和平台应该多做宣传和推介,在这方面企业能做的很有限。”张某说。但上述知情人士表示,“让绿证在能源行业内外都保持一定的热度也是目前推广的难点之一。因为很多政策还在调整中,价格体系也可能有一定的改变。所以,现在不是做宣传的好时机。”
“强制”交易细则争议颇多
采访中,有观点将认购少的原因指向了“自愿”,并指出根本解决办法在于实施“强制”交易。
按照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能源局去年2月发布的《关于试行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核发及自愿认购交易制度的通知》(发改能源[2017]132号),将根据市场认购情况,自2018年起适时启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和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今年3月23日,国家能源局发布《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也已明确写明,各省级电网公司制定经营区域完成配额的实施方案,指导市场主体优先开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交易,在市场机制无法保障可再生能源电力充分利用时,按照各省级人民政府批准的配额实施方案进行强制摊销。
2018年即将过半,但据上述知情人透露,配额和绿证强制约束交易何时能够启动尚无定数。
“配额是按年度滚动制定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全社会用电量中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总量的最低比重。目前配额和绿证的考核对象暂定为售电企业:一方面是电网公司,它代表了大部分的直接用电方和参与直购电的用户;另一方面是各售电公司,它代表着其范围内的个人用户和商业用户;此外还有自备电厂,它们自发自用,也代表了一种用户类型。”据他介绍,配额和绿证的考核方式及比例问题是当前颇具争议的难点。“就考核方式而言,企业可以通过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来满足配额指标,如果消纳的可再生能源电量达不到配额的比例,企业可以通过购买绿证的方式完成配额。但如果企业没有完成配额,也没有买够相应的绿证怎么办?目前的解决方案是让相关企业向电网购买‘替代证书’。这种替代证书的价格得根据‘电网消纳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成本等因素’确定。但目前各方对于这一方案还一直有不同看法。例如,价格制定是否科学合理、对绿证价格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都是争论焦点所在。”
而事关考核比例,在《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及考核办法(征求意见稿)》中已经给出了各省级行政区域2018年、2020年的总量配额指标和非水电配额指标。“配额和绿证如果强制交易,一定也会分省考核,各省比例不同。如何确定这一比例,各省也是各有各的想法。”
“替代补贴”的目的仍难达成?
按照试行规定,绿证的认购价格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但不得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补贴金额。风电、光伏发电企业出售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后,相应的电量不再享受国家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资金的补贴。
可见,绿证交易制度诞生之初就肩负着替代补贴的使命。然而,面对拖欠已久的巨额补贴,上述知情人士也坦言,虽然推行绿证最主要的目的是替代补贴,但在自愿认购阶段还难见实效。“如果下一步实行强制交易,实现这一目标可能会有希望。但由于具体的规则还没有最终确定,所以也不好说对于填补补贴缺口到底有多大的作用。”
有统计指出,截至2017年底,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经突破千亿元。另一方面,根据交易平台的挂牌情况,大部分风电绿证的标价都只在200-300元/张,5月2日成交的最低价格更是低至137.2元/张。按照目前平台核发的2180万张绿证计算,即便是成交价达到500元/张的水平,全部售出的总价也只在百亿元左右。
彭澎也直接给出了“绿证不可能弥补补贴缺口”的明确回答。她认为:“补贴还是要靠大面积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来解决。即便日后通过强制配额考核,主要目标也是解决可再生能源的消纳,而不是填补补贴缺口。”
可以看出,绿证问题千头万绪、积累已深,不管是从27185个绿证的总估值不足1000万元来讲,还是从认购率仅约0.12%且强制交易启动时间待定等表现来讲,绿证交易制度距离“促进清洁能源高效利用和降低国家财政资金的直接补贴强度”的初衷还很远。
社评:“含金量”不足是绿证“硬伤”
河入峡谷、风过隘口,正是紧要之时。当前累计突破1000亿元且仍在一天天扩大的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时刻提醒着行业主管部门这样一个事实:强力的新能源补贴政策是条“死胡同”,必须及时创新管理方式。10个月前“出生”的绿色电力证书曾被寄予厚望:宣传绿色电力理念,引导全社会消费绿色电力;对冲市场化风险,为补贴资金链的退出形成“缓冲地带”;积累核发认证、组织交易、行业监管等多方面经验,为势在必行的可再生能源配额制投石问路。
绿证随后的认购工作,也得到了不少企业、个人的积极响应。企业打出了“社会责任感”的大旗、个人购买者揣有“荣誉感”的情怀,1738名“认购先锋”自愿花费数百万元为绿证“捧场”“造势”,希望交易市场能够“热闹”起来。
但10个月累计不到3万张的交易量还是难掩市场的“冷清”模样。“交易量仅占核发量的0.12%”这一现实,对绿证支持者来讲,也不乏“噩梦”的感觉——300天的时间,不但没有培育出蹒跚起步的绿证交易市场,反而将其熬得“奄奄一息”。不禁要问,绿证到底是怎么了?其“存在感”为何渐失?
究其原因,“含金量”太低或许是绿证“滞销”的根本原因。企业购买者普遍表示“和以前或者和其他没有购买绿证的公司没有什么不同”、个人购买者反映“没有实质性作用”,在这样的“产品评价”声中,绿证很难“畅销”起来。
绿证作为一种商品,没有买卖就没有未来。
连续10多年的强力补贴赋予了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新能源行业迅速崛起的巨大动能。无论是在产能规模扩张、关键设备研制上,还是在商业模式和技术创新能力上,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领域目前都已具备引领全球发展的“硬实力”。但不得不承认的是,我国在可再生能源电力政策、公众绿色电力消费意识、环保意识等“软实力”方面仍存明显短板,这也是绿证“不得宠”的重要原因。
目前的绿证购买者多是电力行业“圈内人”,且其“朋友圈”极小,甚至仅仅局限于新能源企业,鲜有“老大哥”火电和电网企业“关注”“点赞”。从某种意义上讲,绿证更像是新能源人“自导自演”的“自我吆喝”,没有在能源电力行业和社会公众中“转发”“刷屏”开来。
有专家呼吁,可以让“电费单”成为绿证“宣传单”,即把绿证的宣传放到与公众生活密不可分的电费单据上;还有声音呼吁将绿证认购与电费缴纳挂钩;也有企业建议,尽快推出类似于节能标识一样的“绿证标识”,给购买绿证的企业产品打上绿色环保的“烙印”。不可否认,这些都是不错的点子,或许也能在培养环保意识、增加“粉丝”方面起到良好作用。但在做好这种“广告”的同时,让绿证本身变得更有价值或许才是当务之急。
计划于2018年推出的“强制约束交易”或将从体制机制层面为绿证交易打开新局面。2018年几近过半,相信绿证强制交易的启动不会太远,届时绿证的价值将不再只是给购买者以“精神慰藉”,而更多的是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
当然,无论是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考核还是绿色电力证书强制约束交易,都必将影响电力行业整体的消费结构,牵一发而动全身。“打铁还需自身硬。”绿证强制交易还必须从健全价格机制、理顺考核环节、加强资金监管等环节同步发力。《中国能源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