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万众瞩目的《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以下简称“9号文”)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在此后的一个月里,相关配套性文件密集出炉,电改步入深水区。
值得一提的是,“9号文”明确指出,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对此,有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在电改的持续推进下,分布式电源将充分受益于能源互联网概念的推广和应用。
分布式电源获政策力挺
“9号文”也被市场称之为“新电改”方案,该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坚持市场化改革的原则,强调区分竞争性和垄断性环节。
其中,核心内容包括:在进一步完善政企分开、厂网分开、主辅分开的基础上,按照“管住中间、放开两头”的体制架构,有序放开输配以外的竞争性环节电价,有序向社会资本放开配售电业务,有序放开公益性和调节性以外的发用电计划,推进交易机构相对独立,规范运行,继续深化对区域电网建设和适合我国国情的输配体制研究,进一步强化政府监管,进一步强化电力统筹规划,进一步强化电力安全高效运行和可靠供应。
值得一提的是,“9号文”明确指出,“积极发展分布式电源。分布式电源主要采用“自发自用、余量上网、电网调节”的运营模式,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发展融合先进储能技术、信息技术的微电网和智能电网技术,提高系统消纳能力和能源利用效率。
此外,全面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市场。积极开展分布式电源项目的各类试点和示范。放开用户侧分布式电源建设,支持企业、机构、社区和家庭根据各自条件,因地制宜投资建设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发电以及燃气“热电冷”联产等各类分布式电源,准许接入各电压等级的配电网络和终端用电系统。鼓励专业化能源服务公司与用户合作或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分布式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