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如果你在微博上搜索「互联网分析师」能找到 315 条结果;如果搜索「仁波切」,能找到 2857 条结果;搜索「平面模特」,能得到 19582 条结果,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不了什么。但如果这个数据由卢一发来分析的话,他会洋洋洒洒写出一大篇文章,并且给出具体的足够让你信服的结论。
朋友们叫他卢一发,这个 ID 的由来是因为他以前经常三更半夜的招呼人去吃烤串(他交游广阔),用他的话说「撸一发」,最初这么说有些粗俗,久而久之,也就都习惯了,大家就顺口叫他「卢一发」了,他觉得这个 ID 没什么不好。他的微博简介至今仍是「互联网分析师」,在这个名头已经有点污名化的今天,他依然近乎自嘲的坚持使用这个简介,如你所见,这个人有点韧劲儿。在微博上,粉丝们都叫他「发哥」。
我在微博上当然也是关注发哥的,因为发哥微博上总会贴各种数据,如果你身处有些行业,你应该知道某些综合性的数据还是值得看看的,发哥对这些数据门儿清,要不怎么说他是互联网分析师呢?有人好奇他这些数据都是从哪里来的?无外乎来自各种行业报告、公关软文、公司财报,发哥勤奋,每天要看一大堆材料,然后把一些他认为抓眼球的数据贴出来,加上「独家」「冒死披露」之类的关键词,一般都有较高的转发量,发哥喜欢看粉丝们在下面说一些感谢的话,觉得有成就感。
发哥虽然自称「互联网分析师」,但他并不供职于任何一家投资机构或是金融机构,发哥是个自由职业者,但是发哥很忙,忙于参加各种会议或活动,什么行业峰会啦,新闻发布会啦,研讨会、考察团啦… 如你所知,我们身处这个万众创业的时代,行业会议实在是太多太多,发哥们是远远不够用的。对此,发哥有的时候也感叹,「平时实在是太忙,都没时间写干货了,对不起粉丝们啊」,发哥痛心疾首。
发哥以前当然是写干货文章的,文章标题一般就用「干货: 某某公司成功的秘诀」「必看:电商巨头短板在哪里」,转发量都不低。而且,发哥写过的个别文章还曾引起行业里大佬的注目,对此他一直是引以为傲,也算是跟行业大佬隔空对话过的,人生中最值得夸耀的成就非此莫属。
发哥文章的特点一般是宏大叙事,考虑的是行业命运、移动互联网浪潮之走向、BAT 巨头战略如何发展之类的问题,而且很具有可读性 — 这跟他大学读文科有关,他善于在这类文章里夹杂一点传统文化什么的。他不屑于主动写那些小公司,觉得是浪费时间,而且,写出来也不吸引眼球,当然,如果有小公司付费约稿也是可以考虑的。
发哥当然不认为自己是什么媒体还是自媒体,发哥其实心里也不认为自己互联网分析师,「或许,我算是个观察家」,有一次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发哥这样说道。平时有不少媒体会采访发哥,一般都是问他对某些行业事件的看法,大公司搞收购啦、苹果公司发布新产品啦,电商大战啦什么的。发哥乐于接受采访,毕竟这有助于扩大自己知名度嘛,发哥经常收到各种媒体寄来的样刊,那些内文载有发哥名字的杂志如果摞起来,估计比发哥都高。
发哥也创过业,自己组建了团队做电商,但后来不知怎么不做了。发哥说,咱那就就是个实践,研究一下电商到底是怎么回事,经济学大师张五常不也大年夜摆摊卖过柑桔吗?失败就失败,团队解散,发哥继续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挥斥方遒。
有人说,发哥适合到大公司战略部做做战略什么的,写一下研究报告,讨论讨论产业终局。对此,发哥报之以一声冷笑,「我才不屑做这种职位,要做早做了,何必等到今天? 」
对于爱面子的发哥来说,保持身份的独立更为重要,这是原则。原则你懂么? 我一颗平常心,两只签字笔,行走互联网江湖这不是也挺好的么?你说是不是?算了,这个行业谁他妈的还在乎原则? 世风日下,人心不古哇,发哥摇头,叹息,接着撸串。
按:我在这个系列里描绘了一些人,这些人只是有这个时代里行业从业者的一些特点而已,有大量臆想和虚构的成份,请勿对号入座,以避免误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