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指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形成线上线下融合、农产品进城与农资和消费品下乡双向流通格局。加快实现行政村宽带全覆盖,创新电信普遍服务补偿机制,推进农村互联网提速降费。加强商贸流通、供销、邮政等系统物流服务网络和设施建设与衔接,加快完善县乡村物流体系。实施“快递下乡”工程。鼓励大型电商平台企业开展农村电商服务,支持地方和行业健全农村电商服务体系。建立健全适应农村电商发展的农产品质量分级、采后处理、包装配送等标准体系。深入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加大信息进村入户试点力度。
在2016年及未来5年期间,各项涉农电商政策,如促进政策、监管政策、长期发展政策会得到进一步落实,农业电商将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新
政推进农村电商加快发展
农业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商务部共同研究制定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发展行动计划》,提出了发展农业电子商务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明确了5方面重点任务和20项行动计划。
5方面重点任务:积极培育农业电子商务市场主体;着力完善农业电子商务线上线下公共服务体系;大力疏通农业电子商务渠道;切实加大农业电子商务技术创新应用力度;加快完善农业电子商务政策体系。
20项行动计划:能力提升、平台对接、电商拓展、网络集货、产品推介、信息共享、质量监管、运行保障、渠道延伸、市场转型、模式创新、基础支撑、技术创新、示范推广、标准推进、政策研究、智库应用、政策支撑、硬件支撑、运营支撑。
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双引擎”。要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加快成长,以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分享经济发展,建设共享平台,做大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集群,打造动力强劲的新引擎。运用信息网络等现代技术,推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重塑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改造提升传统动能,使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农
产品电商呈现十大发展趋势
规模化趋势
据统计,未来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占农产品交易额的5%,涉外农产品电商交易额将占1%,农产品移动商务交易额将占2%。同时,我国农资电商、农村日用工业品电商、农村再生资源电商将得到较大发展。2015年,农村供销合作社、邮政、电信等部门在农村领域的发力,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标准化趋势
农产品种养加等全产业链过程的工厂化,农产品电子商务越来越规范、标准,农产品“三品一标”产品占整个电商的比例将超过80%,生鲜农产品电商将实现“三品一标”化,占农产品交易额比例超过60%。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网络购买商品七日无理由退货指引》(征求意见稿)拟定四类商品将不退。《电子商务交易产品质量网上监测规范》标准已经立项正在撰写。
多功能趋势
农产品交易平台的功能越来越多样化,有交易功能、展示功能、信息功能、外向型功能、上下延伸的供应链功能、融资功能等。经过5—10年的努力,冷链物流效应将得到充分发挥:一是成本降低,二是效率提高,三是品质提高,四是给“新农人”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
区域化趋势
农产品电商是电子商务的皇冠,生鲜农产品电商是皇冠的皇冠。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生鲜农产品电商的区域化越来越明显,随着区域化电商的发展,也使其越来越有效率。农产品电子商务交易中可以通过平台建设,进行专业化分工,基地只负责产品生产环节,电商只管发展用户和服务用户,物流外包给专业生鲜物流企业,可同时解决标准化、产品安全性、冷链物流等三大难题。
全渠道趋势
网上与网下相互融合。网上渠道指平台、自营、平台+自营相融合;网下渠道指社区店、便利店网络及其电子菜箱、智能菜柜等新型业态涌现。
体系化趋势
网上期货交易、大宗商品交易、各类批发交易、各类零售交易、各类易货贸易等多种方式、多种市场逐渐体系化,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形成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的关系,而不是“板块化”关系,形成了我国大市场格局。
国际化趋势
随着我国经济一体化,我国每年进出口农产品1900亿美元。2014年、2015年,我国粮食进口超1亿吨(其中,2014年大豆进口7000万吨、2015年8000多万吨)。农产品跨境电子交易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务部在“互联网+”流通行动计划中提出,在国外建设100个海外仓的行动计划。
智能化趋势
随着“三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移动商务对新一代电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微博、微信、微店“三微”营销,促进农产品电商进入一个精准营销新阶段,智能交易、智能支付、智能物流、智能配送、智能仓储等,新信息技术革命带来新机遇。
法制化趋势
《电子商务法》预计2017年底出台,与之相适应,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将不断完善。同时,国家工商总局、国家质检总局、商务部、农业部、海关、税收、银行等加强电商管理,出台《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网络销售商品质量抽检有关规范》等,提高消费者维权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社区化趋势
随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速推进,社区电商将扮演重要角色,农产品的性价比会很高,生鲜农产品电商更被消费者接受、生鲜电商企业开始盈利。以社区为主力的移动端涉农电子商务占主体,产地直发影响力降低,生鲜电商物流冷链等问题可以得到很好解决。
农
产品电商市场困局待破
2015年我国农产品电商呈现政府推动和市场推动的“双重特征”,一方面,政府推动我国农村电商的发展,国务院、商务部、农业部、财政部、扶贫办、工商总局、证监会、银监会等10多个部委发布了50多个文件。另一方面,在市场的驱动下,阿里、京东、苏宁等大型企业进入农村,“两超—多强—小众”的农产品电商市场格局,使农村电商、农产品电商、农业电商由蓝海变成红海。
政府“多头”推动和市场“扭曲”混战,使得农产品电商市场复杂化,以价格为竞争手段、以疲劳促销为主要方式的“双十一”使营商环境变得恶劣,优质农产品不能优价、农民卖不出去农产品或卖不出好价钱,刷单导致的诚信体系的缺失等问题,甚至比农产品电商物流配送的滞后更影响着农产品电商发展。
千网一面
2015年农产品电商超过4000家,但是存在突出问题:趋同投资、重复建设普遍,同质化严重,导致竞争无序,亏损经营,建站与关站并存。
成本高
大多数农产品商品价值较低,运输成本较高,超过商品成本的100%甚至更多。目前,国内农产品电商平台4000家中仅有1%盈利,7%巨亏,88%略亏,4%持平。
标准化不一
农产品的品种类别较多,相应的标准不统一,难以统一定价。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有机农产品、中国地理标志产品(“三品一标”)难以确定,“优币驱逐良币”,导致货真价实的农产品难有市场。
信用缺失
农产品具有周期性、价格波动性,订单农业难以形成。俏销农产品不受订单限制,滞销农产品过多地依赖订单农业,导致市场波动性较大,生产者、经营者、消费者利益均不稳定。
安全性低
许多农产品存在农药残留、激素残留等不安全因素,“三品一标”产品数量及其比例较低。
营商环境较差
当前,除阿里系、京东系外,其他农产品零售电商受该两大电商影响,导致“优质优价”的农产品电商难以发挥优势。特别是“小众特色”电商难以得到正常发育。
距离目标远
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到2020年,初步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安全可靠、绿色环保的农村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农村电子商务与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在推动农民创业就业、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带动农村扶贫开发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距离我国政府提出的目标相距甚远。
五
大措施促农产品电商发展
加快农产品电商转型升级
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民收入作为衡量农业电商的根本标准,避免搞花架子、形式主义、电商泡沫。
要鼓励电商平台加快转型升级;加强部门协调,探索多部门协调统一的发展,探索建立农产品电商的联席会议制度;引导农产品电商认真研究电子商务可持续发展模式,讲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避免脱离实际“传统电商”;加强农产品电商的诚信体系建设,营造良好的农业电商的生态环境,建立和完善农产品电商相适应的法律、法规、标准体系。
加大对农产品电商监管力度
当前政府对农产品电商政策是“促进发展”“加强监管”“长期发展”,政府应加快由促进向监管的重心转移:
一是加快农产品电商法律法规标准体系建设,共同促进尽快出台《电子商务法》等法律规范。加强对大电商垄断行为的监督管理,保护特色电商、小众电商的平等竞争,创造农产品电商优质优价的营商环境。
二是营造良好的农产品电商市场营商环境。明确网络平台的第一责任人,当商品出现质量问题时,电商平台必须履行实体市场先行赔付的商业惯例,事后再去追溯商户的责任。建立电商平台信息通报制度,加强跨地域联动,加强第三方网络平台的监管。
三是明确农村电商的重点不是工业品电商下乡,而是农产品进城的电子商务。农产品电商应成为农民增收、创收的重要工具。
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作用
充分发挥农产品行业协会协调、自律、规划、监督、评价、会展、培训等作用,促进农产品电商可持续发展,整合现有各种电商的交易、物配、支付等资源。在对网络期货交易、大宗商品交易方面要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减少过多、过滥的行政监管。
加快农产品电商企业转型升级
农产品电商企业,包括农产品企业和农村合作组织应积极参与转型升级。各类电商企业(电商交易企业、电商支撑企业、电商衍生企业)、各类实体企业、农村合作组织、家庭农场、龙头企业,企业和合作组织应大力发展O2O模式创新,推进电商与传统实体产业的O2O融合发展,避免“两张皮”或相互冲突。
认真借鉴其他国家经验
有关人员应认真研究FreshDirect(生鲜直达)、PeaPod(最早利用电商售卖食品杂货[生鲜]的公司)、RelayFoods(食品食材网站)、沃尔玛等国家及地区的农产品生鲜电商模式,还应研究一些国外农产品供应链成功模式。
只有我国电子商务法律、法规、标准体系不断完善,形成良好的农产品电商营商环境,农产品优质优价,农产品电子商务才能可持续发展。
扩展阅读
我国农产品电商发展历程、特点与模式
7大发展阶段
自1994年以来,我国农产品电商经历了22年,已进入第7个发展阶段,中国农产品电商也正在经历转型升级阶段。
第一个阶段:1994—1998年
1994年,中国农业信息网和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相继开通,信息技术在农产品电商领域的应用处于引入阶段。
第二个阶段:1998—2004年
粮食棉花在网上交易,当时称“粮棉在网上流动起来”。1995年,河南郑州商品交易所集诚现货网成立(现在叫中华粮网),1998年,第一笔粮食交易在网上实现。1998年,全国棉花交易市场成立。
第三个阶段:2005—2012年
2005年,生鲜农产品开始在网上进行交易;2009—2012年之间,涌现了一大批生鲜电商,生鲜农产品在网上交易,改写了电子商务交易的客体定义和内容。但由于同质化竞争激烈,很多生鲜农产品电商企业倒闭。
第四个阶段:2012—2013年
2012年年底,生鲜电商本来生活“褚橙进京”、2013年,“京城荔枝大战”,许多生鲜农产品电商开始探索品牌运营。顺丰优选、一号店、本来生活等获得资金注入。
第五个阶段:2013—2014年
这一时期,B2C、C2C、C2B、O2O等各种农产品电商模式竞相推出,宽带电信网、数字电视网、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大量先进信息技术被采用到农产品电商中。2013年,微博、微信等工具出现。
第六个阶段:2014年
农产品电商进入融资高峰期。京东上市融资17.8亿美元、我买网融资1亿美元、宅急送获得10亿美元投资等。
第七个阶段:2015年至今
农产品电商进入转型升级的新发展时期以及融资和兼并重组高潮时期。阿里持股苏宁、京东入股永辉超市(直接影响最大)、美团与大众点评合并、去哪儿与携程合并、快的打车和滴滴打车合并。全国农产品电商园区相继涌现,据统计,全国有各类电商园区1500家,其中,农产品电商园区占12%。
进入转型关键期
我国农产品电商进入由“成长期”向“发展期”转型的关键时期,具体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我国农产品电商进入品牌阶段,低价、低质、假冒伪劣产品的竞争已经影响到我国农业电商的可持续发展。二是与农产品电商相关的农资电商刚刚开始起步,交易相对滞后,交易量较小,在淘宝网上交易的农资合格率较低。三是与农产品相关扶贫电商得到重视,并进入政府工程,得到社会的响应。四是与农产品电商相关的休闲观光电商正在创新O2O模式,农产品电商+休闲观光成为主要形式。五是与农产品电商相关智慧农村建设已经多种多样,广泛地存在农村并且模式多样化。六是与农产品电商相关的电商园区得到较快发展。
交易品种多样
我国农产品电商采取了多种电商模式,一是粮棉油、麻丝茶、糖菜烟、果药杂等农产品电商,二是一般农产品电商、食材农产品电商,生鲜农产品电商;三是农产品电商+农资电商相结合;四是农产品电商+扶贫电商相结合;五是农产品电商+服务业电商;六是农产品电商+休闲观光电商等。
交易模式多样
2015年,B2B电子商务模式现货交易平台崛起,交易模式有挂牌交易、即期现货、商城交易、现货发售等,交易品种发展为652种,其中农副产品441种;网络零售模式更加多样,B2C网站对消费者、C2B消费者集合竞价、B2B2C农产品产业链、C2C农户对消费者以及B2S众筹等18种模式。
支付模式多样
我国农产品电商支付模式多样,主要有互联网支付、移动支付、货到付款POS机支付、卡基支付、礼券支付,也有货到现金付款等。现代付款方式、传统付款方式、传统+现代付款方式同时存在。
物流和“物配”模式多样
近年来,我国开通电商专列,广西百色至北京的果蔬冷链动车开通,沈阳大连至哈尔滨的冷链货运动车开通,适应了我国农业产业化“7区23带”的发展。
大型电商进入农业电商领域
2014年9月,阿里巴巴提出“农村、跨境、大数据”三大战略。计划在三至五年内,投资100亿,建立1000个县级运营中心和10万个村级服务站,打通电商进村的最后一公里。2015年年底,农村淘宝村级服务站点已覆盖27个省份,覆盖12000—15000个村。2014年12月至今,京东在全国600多个县设立了县级服务中心,并在10万个行政村招募了10万个以上的乡村合作点和推广员。
10大物流创新模式
自营物流配送模式;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联盟物流配送模式;“O-S-O”物流模式;物流一体化模式;第四方物流模式;自营物流+第三方物流配送模式;“自营物流+消费者自提/自营配送”;“第三方物流+消费者自提/第三方配送”;第五方物流。
本文作者: 石建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