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代,流程森严、秩序井然、按部就班的公司,正在失去快速反应能力。灵活机动、放手人才自治、自我管理的公司,却在乱中取胜。
这是个打劫的时代。先劫人,后劫事业,你死,我活。流程化和管控型组织已死,平台化和生态化组织正在诞生。
【精彩节选】
巴菲特和阿里巴巴
万科的事业合伙人当中,有一对隐含的悖论。
一方面,万科管理层将股东利益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长期以来,万科管理层将为股东创造价值作为重要使命,甚至在万科的领导力模型当中,就有“股东视角”的素质项。通过事业合伙人持股计划,万科管理层将自身利益与股东利益更紧密地绑定在一起。
另一方面,万科管理层希望“要自己掌握自己的命运”。在2014年启动事业合伙人机制的会议上,郁亮提出管理层必须通过多层次的合伙机制,牢牢掌握主动权。虽然万科的出发点是“应对‘外部野蛮人’的威胁”,但从另外的角度来看,就是管理层要拥有超越股东的控制权。
悖论的背后,是经营层与投资者之间的利益和权力关系。这一对悖论的两面,都值得关注。
如何让经营层与投资者的利益保持一致?一个并不广为人知的事实是,流行的股票期权激励制度,不仅没有达到它所宣称的目标,反而导致了投资者与经营层利益的更深层次的分歧。
沃伦·巴菲特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一直提醒人们关注股票期权机制的事与愿违,从未在自己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运用过股票期权,而是采取了独具特色的激励机制。
沃伦·巴菲特对于自己在首席执行官的薪酬管理方面的表现颇为满意,曾经在公司年报上披露,自己花费了很少的时间,而且在公司近50年的历史上,没有一位首席执行官主动离开。
为什么股票期权机制反而会让经营层站到了股东的对立面?巴菲特的经营层激励理念是什么?巴菲特的理念与万科最新的实践有哪些暗合之处?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
经营层和投资者,应该由谁来掌控公司?在传统公司治理理论中,投资者(股东)毫无疑问是“主人”。但随着知识社会的到来和知识资本的崛起,知识与资本之间的天平也在发生微妙的变化。
阿里巴巴上市前后,湖畔合伙人制度引起诸多讨论。通过构建“凌驾”于董事会之上的合伙人机制,阿里巴巴挑战了现有的公司治理理念,确保企业的控制权掌握在传承阿里巴巴价值观和文化的合伙人手中,而不是传统的投资者手中。
阿里巴巴合伙人制度有哪些内容?阿里巴巴为何要选择合伙人制度?阿里巴巴和万科的做法有何相似之处?这是第3章的主要内容。
【图书信息】
书名:事业合伙人:知识时代的企业经营之道
作者:康至军
定价:39
出版时间:2016年2月
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
【内容提要】
这个时代,流程森严、秩序井然、按部就班的公司,正在失去快速反应能力。灵活机动、放手人才自治、自我管理的公司,却在乱中取胜。
这个时代,人力资本将成为唯一有意义的资源;只要拥有人才,其他的资源就会纷至沓来。人力资本已经崛起,甚至已经开始超越财务资本,成为最活跃的资源。这将颠覆传统的价值分配方式。
这是个打劫的时代。先劫人,后劫事业,你死,我活。流程化和管控型组织已死,平台化和生态化组织正在诞生。
本书将事业合伙人的主题置于知识和互联时代的背景之下进行审视,揭示了建立事业合伙人机制,不仅仅只是股权激励,而是要重构整个企业管理的生态。
本书对万科事业合伙人实践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解读。挖掘阿里、海尔、华为各自在合伙人实践演变中的细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最高领导者的理念。
基于巴菲特、德鲁克关于合伙人理念的深度解读,揭示了知识与互联时代“人与资本、人与组织、人与管理者”三大关系的转变和颠覆。本书的案例和理念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系统的事业合伙人设计方案。
【作者简介】
康至军,HR转型突破工作室创始人。毕业于南京大学商学院,曾在IT、地产、投资等多个行业担任首席人力资源官、变革委员会成员等职务。著有《人力资源开发阅读地图》《HR转型突破》,译有《关键人才决策》《无边界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