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储能技术成本近些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能源大巴市场的先行,使得磷酸铁锂电池较早地经历了成本的下降,比亚迪E6所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系统成本在2017年达到了约为1.10元/WH。磷酸铁锂电池所具备的长寿命、安全性高等的属性,同时契合了储能技术的发展要求。
随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启动,三元锂电池在能量密度上的优势越来越明显,随之而来的是系统的布局成本与磷酸铁锂储能系统的差距越来越小。
在近几年新能源汽车补贴退坡的情况下,储能作为锂电池产能的新出口越来越得到重视。
数据显示,锂离子电池系统成本从2012年的2.8元/Wh 降低到2017年的约1.6元/Wh。“十三五”的计划是在2020年锂电池系统成本实现每瓦时低于一块钱。
三元锂电池受益于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的启动,未来降本的潜力值得期待,国内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招股说明书显示,宁德时代的动力电池系统均价已经从去年的2016年的2.06元下降至2017年上半年的1.52元,与此同时,从其前五大材料供应商可以看出,宁德时代正在经历产品从磷酸铁锂向三元的转接。
电池成本变化支撑了用户侧的储能商业模式的率先开发,然而针对实际的储能项目,根据我们此前的测算,主要是峰谷电价差的收益来源使得目前(锂电池储能系统)它们的投资回报周期多在8~10年,对追求项目收益率的储能投资开发商或电站运营商而言吸引力有限。
2015年是储能政策、机会、新模式启动的一年,新一轮电力体制改革启动、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指导意见出台、电动汽车及基础设施政策频出、“互联网+智慧能源”行动计划催生储能应用新模式以及试点的需求响应增添储能应用新价值。
然而,这些顶层设计还没有真正激励到用户侧储能项目的大规模复制。目前锂电池储能系统的投资成本大约为2~2.5元/瓦时。据悉,这个成本要达到1.6元/瓦时,储能行业的拐点才会到来。这也是为什么诸如南都电源等的铅炭电池企业目前在储能项目开发过程中一马当先。
在用户侧正涌现越来越多的收益打包商业模式,例如与售电侧偏差考核结合,与包括电能质量提升、需量电费管理、应急电源保障提升等捆绑为综合能源管理,另外,拐点还可能来自于即将爆发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部署、家用电动汽车的涌入,以及随之而来的电池成本下降。诸如协鑫、蔚来等公司都在为此加码电池业务。
成本降低的推手同样可能来自储能的其它的市场。例如今年全球辅助服务市场涨势明显,据 CNESA 的全球储能行业2017年度报告,辅助服务领域2017年同比增速最大,接近1000%。Navigant Research曾预测,到2024年电网级辅助服务市场储能装机量将达20.8GW,预期收入达685亿美元。
从国内储能参与辅助服务的项目的效果来看,山西从去年10月启动电储能调频,早期的项目中标价格较高,尽管随着竞价规则启动,中标价格开始降低,但目前两三年的时间可以收回项目成本。
相关专家曾表示,以东北调峰市场2017年的运行方式和价格来看,如果是抽水蓄能,基本上一年就回收了,如果是其他技术回收周期是在两三年。如果在2020年时实现每瓦时低于一块钱,相关企业表示,如果做到该程度,则就意味着做一个调峰储能系统,4个小时量级,是有能力和抽水蓄能进行直接竞争,调峰市场容量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用户侧储能市场的爆发或许将受益于这些市场的政策及机制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