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市场管理处处长王海利6月26日在第二届电力市场国际峰会上表示, 蒙西电力市场自2010年正式启动至今,累计完成交易电量3266.04亿千瓦时,且交易电量逐年上升,其中 2017年交易电量达983.9亿千瓦时,占电网售电量的58.6%,占蒙西网区内售电量的71.0%,市场化程度居全国电力市场前列。尤其值得关注的是,2017年蒙西区域新能源市场交易规模达到88.4亿千瓦时,已初步形成多边交易市场绿色发展的总体思路。
多举措促绿电消纳
截至2017年底,蒙西区域内电力市场用户682家,发电企业324家,其中火电企业47家,风电企业142家,光伏发电企业135家,售电公司66家。
蒙西地区地处偏远,经济发展相对落后,高耗能产业较多,也造就了较多的“用电大户”。“经过近年来的产业升级,这些企业大多是高载能而非高耗能,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与环保要求。”王海利称,“目前,单晶硅、多晶硅、云计算、电动汽车等新兴产业,也均被纳入市场用户中。”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完成交易电量260亿千瓦时,占蒙西电网售电量的58.0%,占区内售电量的68.5%;预计全年完成总交易电量1300亿千瓦时,区内大用户直接交易电量1100亿千瓦时。
王海利认为,交易电量占比比值达到50%是一个“分水岭”,随着准入门槛降低,市场规模扩大,市场化交易电量占比提高,相应的管理机制和交易模式等就需要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对我们而言,在电力市场运作中,一定要考虑到新能源带来的挑战和影响。” 王海利指出。
据了解,蒙西地区风能、太阳能资源开发条件优越,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目前,蒙西地区发电装机容量达到6600万千瓦,其中新能源发电装机2300万千瓦。新能源发电带来的波动性、随机性,以及相关价格机制的设置,成为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的新课题。
2015年开始,蒙西尝试让新能源发电进入市场化交易,督促新能源企业树立市场意识。2017年,内蒙古电力交易中心探索用市场化手段促进新能源消纳,鼓励新能源通过现有年度、季度、挂牌等交易模式参与市场,并开始积极研究日前新能源交易。
此外,蒙西地区自备电厂规模较大,装机容量达到1000万千瓦左右。2017年底,蒙西电力首次探索开展新能源替代燃煤自备电厂,以日前为周期实现“准现货交易”。
对接现货交易试点
王海利指出,作为目前国内电力市场化交易程度领先地区,蒙西已实现在长协、年度、季度、月度、周、日前周期内的双边协商、集中竞价、挂牌等交易模式的全覆盖,中长期交易的开展“已近极致”;而作为首批电力现货市场改革试点地区之一,在中长期交易市场与现货市场的建设对接过程中,将面临许多新的机遇与挑战。“各部门职责间的协调配合、区内市场与区域市场衔接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入研究探讨,才能保证市场健康发展和平稳过渡。”
蒙西地区西部煤炭资源较丰富、电力负荷较少,东部地区缺水、缺煤,却因靠近北京,成为产业转移集中地区。
“目前蒙西地区呈现出‘全网富余、局部紧张’的情况,全网统一的价格信号在引导产业投资与负荷落地方面发挥的作用很有限。” 王海利说。
此外,地理条件也是蒙西电力市场建设的重要影响因素。王海利指出,从蒙西自身情况看,东西相隔2400公里,网架结构尚不够坚强,网络阻塞将对市场运行产生影响;与华北、东北地区类似,蒙西地区也存在冬季新能源消纳、保障供热与调峰需求之间的矛盾。
对于电力市场化改革面临的各种矛盾交织问题,王海利认为,蒙西电力交易市场在交易机制、品种等方面仍有完善与提升的空间:“下一步,我们将根据《蒙西电网电力现货市场建设框架》,结合市场发展需要与自治区实际情况,深度对接高校,细化现货市场建设细节,满足市场规模扩大需求,根据国家和自治区的总体安排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现货市场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