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太阳能

请登录

注册

西柏坡:红色圣地的水电往事

2019-01-24 17:27:29 《能源评论》 作者:宋炳茹
A A
如果在延安与北京之间画一条直线,在中国一、二级地形阶梯间画一条曲线,它们的交叉点坐落着一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地方——西柏坡。

如果在延安与北京之间画一条直线,在中国一、二级地形阶梯间画一条曲线,它们的交叉点坐落着一个改变了中国命运的地方——西柏坡。

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就希望寻找一处靠近华北平原的山区,交通比延安通畅,与全国各地联系方便,又进可攻、退可守,西柏坡正是这样一块天选之地。

1948年5月,中共中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进驻西柏坡,创建了中国共产党进京前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中共中央在这里运筹帷幄,指挥了震惊中外的三大战役,召开了著名的七届二中全会。

这些成就的背后,一座水电站发挥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建国后,电站附近又建起了国内第一座抽水蓄能电站,延续了一段红色圣地的水电往事。

发现平山团

1947年,国共决战在即,中共中央寻找新的落脚点,作为大决战的指挥部。毛泽东明确地说:“到白毛女的故乡平山县吧!”

毛泽东主席看中平山县,是因为这里既能满足当时战争之需,又可为未来发展留出空间。1938年,他在《新华日报》上读到了一篇写“平山团”英雄故事的通讯,发现那里有着很好的红色基因和群众基础,进可控京津冀,退可入太行山,正可虎踞龙盘,于是专门请来一位平山县的干部了解详情。在这位曹姓干部的描绘中,这里位于太行山东麓,冀晋交界处,东距石家庄仅40公里。东部为平原、丘陵;西部万山嵯峨,地势险要,绵延西部县境,有古长城断垣和多处关口,易守难攻,境内有滹沱、冶河两大河流,另有12条支流,沿河两岸宜麦宜稻,物产丰富,平山县人民勤劳淳朴,拥护共产党。

地利、人和俱备,天时也很快到来。抗日战争结束后,优越的地理位置,发达的经济,坚实的群众基础,相距适中的村落分布,使平山中西部区域成为中央工委驻地的最佳选择,中共中央把原来在张家口一带的兵工厂迁到这里,并开始考虑大决战指挥部的具体落地点。

刘少奇和朱德负责选址任务。他们沿着富庶的滹沱河两岸上溯,很快看中了房屋都建筑在沿河一线、规模适中、村后有山、易于在空袭中疏散和隐蔽的西柏坡。

借力沕沕水

大决战不同于零星的游击战,多处战场同时铺开,局势瞬息万变,作战指挥系统和日常工作方式都亟需升级换代:中共中央发电报需要大幅增长,以前的手摇发报方式不能满足大型战争要求;战略地位转变,战事频繁发生,带来更多的夜间工作和会议,仅靠蜡烛照明也会影响决策效率与质量。

与此同时,前方炮弹用量很大,进驻平山县的兵工厂工作量也大幅增长。以前车零件,靠四五个小伙子一组人工摇,辛苦且效率低下,指挥所和兵工厂的电气化,成为解放军进京赶考的第一道考题。当地不具备火电条件,负责建设的边区工业局提出的方案是,借河流势能建一个水力发电站。

1947年3月,华北工业交通学院十几名技术人员奉命沿滹沱河及其支流选址,但西柏坡所处平山县中部多小山丘陵,河流势能不足。几条河流走遍,不是落差小,就是流量小,不能满足发电站工况要求。一筹莫展的他们和当地村民闲谈,偶然听说五龙圣母让一个龙儿子变成了西南方向的沕沕水,上游还有一条大瀑布的故事。在查阅县志了解到沕沕水的准确信息后,他们立刻决定去实地考察。果不其然,越向西南走,太行山特有的绝壁悬崖地貌越多,流水、瀑布多且湍急。沕沕水上游的瀑布高程近百米,流量足够支撑一台200千瓦的水力发电机运转。同时,瀑布的地形又比较隐蔽,非常适合战时电站建设。在瀑布上游筑起一座天池,又铺设了一条800多米长,落程90余米的管道后,水电站就有了稳定的动力源。

有了动力源,寻找合适的水力发电机又成了难题。技术专家们走遍周围多家煤矿,才找到一台功率匹配的194千瓦柴油发电机,在无人见过水轮机的情况下,他们仅凭一本旧书摊上的日文资料,边翻译边改造,经过反复技术攻关,把柴油机改装成了水力发电机,于次年1月25日正式投产。朱德总司令非常高兴,专程为第一座红色水电站的落成剪彩,并亲手开启了水门。

沕沕水电站投运后,兵工厂的生产能力一下子提升了30多倍。1948年5月26日,中共中央进驻西柏坡,水电站技术人员又秘密架设了一条27公里的专用线路,供西柏坡办公、发报之用。从此,中央指挥部告别了夜晚点蜡烛的历史,在三大战役期间,西柏坡向各大战区发送了近200封电报,其动力全部来自沕沕水。通宵达旦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也改变了中国的政治进程。浪漫的革命家们对电力这一现代文明的神奇产物纷纷吟咏, “飞流直下三千尺,催开太行万盏灯”,“屋内一盏明灯亮,窗外万树石榴红”等战争诗句脍炙人口,流传至今。

重生在岗南

进入和平年代,这座满载功勋的水电站改为民用,1975年由平山县政府投资扩建,并入石家庄电网运行。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依赖天然落差的沕沕水电站发电效率已不能满足需要。流量更大,但曾因天然落差不足落选的滹沱河在20世纪50年代被技术人员看中。在下游筑坝截流后,西柏坡诸多革命文物建筑平移数百米,原址上小山起平湖,于是,岗南水库出现在现西柏坡景区旁。自此,夏季经常泛滥的滹沱河变得可控,平山县附近的农田灌溉及石家庄的水源也有了保障,人们在坝上建设起一座水电站,在灌溉和丰水季节放水发电,对主要由火电支撑的冀南电网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

但和很多北方河流一样,滹沱河夏荣冬枯,水电站以水利为主,每年水库水量可支持发电的时间仅四个月。随着华北电网调峰调相需求日益增长,1968年,岗南水电站在两台机组外加装一台抽水蓄能机组,成为我国第一座混合式抽水蓄能电站。电站总装机容量4.27万千瓦,在正常水力发电之外,发挥削峰填谷作用,岗南水电站发电小时数明显增长。

近年来,京津冀区域的空气质量为政府和社会广泛关注,环保问题成为平山县“进京赶考”的新考题。依靠西柏坡红色旅游资源,平山县积极发展旅游业,调整产业结构。同时,在水电资源受限的情况下,西柏坡再次实事求是,吐故纳新,与革命老区光伏扶贫项目相结合,将“绿色”希望放到了中西部光照条件优良、面积广阔的山区。

如今,西柏坡所在岗南镇出现了另一片占地千余亩的蓝色“湖泊”——集中式光伏发电项目,它已成为老区新的经济增长极、参观景点和环保担当。一头连接过去,一头连接未来,对于清洁能源这道考题,西柏坡的答案依旧漂亮。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