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水沙科学与水利水电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光谦透露,计划从西藏的雅鲁藏布江调水,顺着青藏铁路到青海省格尔木,再到河西走廊,最终到达新疆。“这个方案是可行的。”
处于非洲的埃及,尼罗河的阿斯旺高坝的建成,使40万公顷沙漠变成了良田,埃及的农业产值因此翻了一番。
中国几千年来以农业经济为主,而水利正是农业发展的命脉,水利兴则农业兴,农业兴则国家稳;近现代工业发展中水利依旧占有无比重要的地位。水利移民正是源于以水养人,以人养水的宗旨而进行的一种较大规模的人口迁移活动。从原始社会、走过农耕时代、步入工业文明。至今,世界上几乎所有的大城市都依偎着一条主河流。所以,一条河流孕育一方文化,一个流域的水资源环境决定或影响着一个流域的经济、政治和文化。
中国西部的水利事业肇兴于先秦时期。西部地区是秦人的发祥地。秦自穆公之后,不断向外开拓疆土,势力范围逐渐扩大到巴蜀等地。当时建成的都江堰和郑国渠等大型水利工程,代表了中国先秦时期水利建设的最高成就。西汉王朝的移民实边和屯田政策也有力地保障了丝绸之路的安全,强化了对西域和河湟地区的有效控制和经营管理,使河西走廊成为拱卫关陇和中原的有力屏障,同时为此后历代王朝控制管理提供了“河西模式”。
南宋西北战区由于驻军数量大、军队中以虚籍充数冒领军粮、战争破坏严重等,导致军粮消耗数量巨大。为确保足够的粮食供应,南宋在西北战区开展大规模屯田和水利建设,筹集到大量军粮,为西北边防的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
明万历四年,徐贞明撰写了《潞水客谈》,认为发展西北农田水利建设,就近解决京师及北方地区的粮食供应问题,缓解东南地区的经济压力,实属国家之大计、国之急务,并对开发西北水利的具体措施进行了论述。
林则徐治理新疆开挖了许多的坎儿井,王震收复新疆,就地转业的部队从挖沟开渠大兴水利开始。
两千多年前,茫茫万里的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边缘,沿孔雀河往东罗布泊的绿洲上,有一座美丽的城堡——楼兰。城内街巷纵横,商贾云集。叮咚的驼铃声中,长安的商人带来了精美的织锦,大宛人驮着璀璨的琉璃,还有安息的香料、中亚的玉石,中西文化在这里相聚。茂密的胡杨林挡住了扑向楼兰的黄沙,孔雀河是楼兰的生命之源。低洼的罗布泊给了楼兰人得天独厚的绿色。但是沙漠逼近了,注入罗布泊的7条河川渐渐枯竭,土壤的盐碱化程度加剧,大片大片的胡杨林因此而死亡,林地变成了荒漠。因为没有水不能播种,城中人们的粮食供应日渐稀少。
最后的时刻终于到来了。楼兰最后的史书记载:“兹于伟大国王、上天之子夷都伽•伐色摩那陛下在位之11年7月,诸民远离国境。”时值公元332年。这是一次多么悲壮而又无奈的民族大迁徙。漫漫大漠中,只留下了荒凉的古城废墟。
1600多年后,进入20世纪70年代,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涸,沙漠还在迅速东移。许多居住在中国西北的人们不得不步楼兰先人的后辙,举家迁徙、举村迁徙、举城迁徙。
这一切都是因为缺水——水在哪里?
中国有世界屋脊,丰富的水源,多条大江大河之水流向国外,掌握着世界的水龙头。
1998年,南方长江发生特大洪水,北方黄河水流入海的时间只有5天;在中国的华北、西北,耕地面积占全国的一半,总水量只占全国的10%左右;在中国西南,由雅鲁藏布江、怒江、澜沧江等组成的诸河流域,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0%,人口和耕地分别只占全国的1.5%和1.7%,水资源却占全国的21%,人均水资源为全国人均水平的14倍,高于世界人均水量的三倍左右。但是,大部分白白流出国境,每年约6000亿立方米。可是西北十年九旱,救命水价每吨卖到800元。
6000亿立方米,至少相当于12条黄河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