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北京。一年一度的“两会时间”。
与以往不同,今年是党的十九大召开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也是中国又一次“站在世界地图前”的盛会。人民在期待,历史在期待,世界在期待。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今天,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将作出怎样的战略选择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力量?肩负国家使命、承载民生期盼的水利事业,又将如何再出发?
治水兴邦聚民心——“这事儿水利部门干得好!是件得民心的事儿!”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水耗均下降20%以上”“开工重大水利工程122项”“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加强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地震、特大洪灾等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多处对水利工作或定量或定性的成效描述,见证了五年来水利改革发展的铿锵足迹。
“采用膜下滴灌后,大旱之年也能丰产,亩产1500斤,比过去多两倍,不仅脱贫,而且直接致富了。”调研时农户生活面貌的变化让李和跃委员万分感慨,一场节水增粮行动将贫穷“滴灌”成富裕。
刚刚过去的2017年,长江流域发生了中游型洪水和汉江罕见秋汛,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等上中游水库群发挥防洪拦蓄作用。据统计,全年实现防洪减灾效益276亿元。全国人大代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窦希萍代表感叹,这些水库大大减轻了下游的防洪压力,再加上10多年长江堤防的达标建设,“老百姓心里多了一份安定。”
作为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重要举措,河长制推行一年多来,在祖国大地迅速落地生根,河水一天天变清了,河畅水清岸绿的蓝图正逐渐照进现实。河长制,成为两会热点话题。
“全国25个省份已经在2017年年底建立了河长制。”“省、市、县、乡四级河长已明确32万名。”……3月9日下午,陈雷在“部长通道”回应舆论关切,介绍了河长制取得的进展与成效。
两年前,上任江西省水利厅厅长不久后,罗小云代表就深入乡间调研河长制开展情况,在得知河长的收入后,他感到不解。
“一个月300块钱你还干?”
“300块?不给钱我都干!这河长我干得好,村里人都尊敬我!”
如今,罗小云已记不清这位河长的名字了,却记得他说的“这事儿水利部门干得好!是件得民心的事儿!”
在罗小云看来,这不仅是点赞,更是对水利的鞭策,是百姓对美好生态环境的期盼。
从民生水利持续推进带来的日新月异,到兴水利除水害折射出的中国智慧和力量,再到深化水利改革迈开的坚实步伐……聆听代表委员话治水,无不传递出人民群众持续增强的获得感。
肩负使命绘图景——“做好水文章,对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全国两会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下团组,与代表委员议改革,话民生,谋发展,新时代改革发展的画卷已经徐徐展开。丹青绘就治水兴水的崭新图景,水利肩负重要使命,机遇与挑战并存。
“治水是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应有之意,也是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内容。”全国人大代表、陕西省西安市市长上官吉庆认为,做好水文章,对区域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至关重要。“水变清了,生态环境变好了,自然就会吸引更多企业来投资,也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创新创业、安家落户。可以说,水,本身就是财。”
曾参与三峡、南水北调等举世瞩目工程的规划设计,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钮新强认为中华民族要谋复兴,必须有这样的清醒认识:“水资源是我国极其宝贵的战略资源,13亿中国人要解决温饱问题,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离不开水资源。”
“再次增加农田产量的‘二级火箭’就是水。”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农业科学院副院长陈彩虹深知水之于田的命脉意义。
无论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水利都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保障作用。对水利肩负的这一重要使命,代表委员给予充分肯定,治水惠民、治水兴邦凝聚起广泛共识。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与时代重托、人民期待相比,水利还存在不少短板。
“水利作为艰苦行业,尤其在基层,人才引不来、引来留不住、留住人留不住心的问题仍然存在。”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孝感市水利勘测设计院院长许方盛介绍。
“当前公众的水危机意识还不够,节水教育尚未全面普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党委书记张政文有些担忧,伴随水利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干旱年份城市居民供水也能得到优先保证,农村户户通上自来水,如果不加强水情教育,人们就很难体会“久旱逢甘露”的渴望。
“振兴乡村,首先要补足饮水安全的短板。”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湖南省委副主委李云才认为,目前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仍存在管理体制不健全、难以保证效用长久发挥等问题。
…………
代表委员们不仅关心治水兴水,而且敢于发现问题、揭露问题,积极为水利改革发展问诊把脉。直面这些问题,不掩盖、不回避、不推托,“哪里有短板补哪里”正是民生水利为民生的永恒价值追求。
建言献策再出发——“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新增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以上、高效节水灌溉面积2000万亩”“改善供水、供电、信息等基础设施”“水利在建投资规模达到1万亿元”……
无论对中央的部署任务,还是对当前面临的重点难点,代表委员们都积极建言献策。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水利厅厅长陈杰认为,新时代水利必须着力提升安全、生态、民生保障能力,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
面对我国水资源短缺、时空分布不均的基本水情,钮新强认为必须着力构建人水和谐共生的现代水网,科学布局一批跨流域水资源配置工程,保障水资源充分可持续利用,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战略的相继实施,人均水资源量远低于500立方米极度紧缺标准的海河流域,将面临严峻的水安全保障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天津市水务局总工程师周潮洪建议:“加快实施南水北调东线二期工程建设,实现东线向京津冀地区供水。”
201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将迎来60周年大庆。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农卫红期待着国家能送上一份“大礼包”——百色水库灌区工程实现开工建设。“工程建好后,山区贫困村民可以种植芒果、香蕉等一些特色经济作物,人均收入将增加2000元以上。”她感叹,“否则,没有水,稳不了,也富不了。”
“下一步将大力开展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罗小云朴实的话语间透露出水利人的实干本色。据了解,目前生态鄱阳湖流域建设行动得到江西省委、省政府的认同,已列为2018年江西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
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窦希萍认为,水利工程建设要更加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影响,反复深入细致地论证,同时也要提出补救措施,最大程度减免对生态的影响。”
担任宋家冲河市级河长,这让全国政协委员、贵州省贵阳市副市长魏定梅感到很自豪。她期待运用更多生态力量维护河流健康生命,“人在景中,景在水中,人水和谐,群众脸上的笑容是满满的幸福感。”
“顺利推进河长制,要按照中央的部署要求,真抓实干,不能讲空,要拿出实招,做出实效。这也是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郭军说,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的确,这是一个属于奋斗者的时代。唯有奋斗,才不会辜负这个前所未有的新时代。肩负着神圣的使命,让我们用接续奋斗,开拓更广阔的舞台,书写更辉煌的画卷,实现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不松劲、不停步、再出发!
原标题:两会观察丨承载新使命水利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