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作为三峡集团第二主业中的核心产业,近年来得到快速发展。
尤其是随着福清兴化湾样机试验风场和福建三峡海上风电产业园建设的不断推进,一个高起点、大容量的福建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基地正跃然眼前。三峡集团正努力在海上风电的技术、人才、标准等方面引领世界。
下一步,三峡集团如何更好地推进我国海上风电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工作,推动海上风电行业发展呢?
围绕这些问题,近期我们采访了国内一批权威专家,请他们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近日,北方空气质量再度不达标,进入重度污染级别。尽管时逢金秋九月,本应秋高气爽,但人们在这样的空气环境下行走,不得不戴上口罩。这样的日子里,记者总是会将空气污染和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联系在一起思考,而今天采访的对象则是一位长期和这三个领域打交道的专家——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秘书长、北京鉴衡认证中心主任秦海岩。
500万千瓦的意义
拉动市场、技术创新、降低成本
据国家能源局印发的《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中国海上风电开工建设规模达到1000万千瓦,力争累计并网容量达到500万千瓦以上。这组数据和中国陆上风电开发规模相比,是非常小的。那么这组数据对中国海上风电开发主要有什么意义呢?
“首先,这是一个底线目标,不是封顶目标。海上风电开发和陆上风电有很大区别。海面气象条件复杂,对海上风电的安装、运维等专业技术要求都非常高。”秦海岩说道,“其次,《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发展海上风电的重点任务是通过一定规模的海上风电建设,攻克技术难点,带动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