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22日,由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风能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二届风电设备质量与可靠性论坛在北京裕龙国际酒店隆重召开。会议从全球风电发展历程、设备全生命周期以及机组和风电场的全系统三个维度全面梳理和解析可靠性问题,并就最突出的矛盾和共性的系统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北京天润新能投资有限公司资产管理中心副总监贾世政演讲:《依托技术和管理创新提升风电场发电可靠性—以天润某区域为例》
以下为发言实录:
很荣幸主办方的邀请,来参与质量和可靠性的论坛。下午大家刚开始可能有点瞌睡,关于运维比较枯燥,还是希望在今天这个论坛过程中,能跟大家针对天润这几年,在可靠性管理方面的一些想法,以及一些具体的措施,能跟咱们业内同行做一个分享。
今天我的演讲大概分成三个部分,第一个,对天润做了一个简介;第二个,我们对可靠性怎么认知的;第三,基于我们认知做了哪些事情。天润是业内并不算是非常新的发电企业,所以说我想在这儿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分享。
天润公司是建立于2007年,重点想做风电的投资开发这些业务。随着天润的推进,到了2009年以后开始逐渐进入了经营,风电场的经营,天润真正发电这块儿的业务起步,是在2009年。现在公司整个战略是希望打造一流的清洁能源服务共享平台,有四个分公司,呼和浩特、南京、成都、乌鲁木齐。主要做资产管理的人员总共124个人,我们目前,截止到今年11月底,规模达到了413万,按照人效来说在3.3万千瓦一个人,人效比还是相对比较高。
下面转到这次论坛的主要议题,我们想谈谈对于可靠性的主要认知,可靠性的定义都是产品在规定条件下一级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功能,作为一个发电商的角度来说,除了关注元器件的寿命,元器件的老化情况,更多是关注发电系统到底给业主或者给发电商带来多少价值和效益。基于此,对于可靠性,我们一直秉承的一个是应发能发,什么概念,就像可靠性指标一样,基于时间计算的指标更多一些。因为基于时间计算,更希望我们能够可利用的时间更长,这也是我们作为发电商关注的一部分。除此之外,我们更希望在能量上面更多利用风能,能够获得更多的发电量,所以这里面我们关注的,第二个就是我们能量效的问题,在能量的可利用率方面也能够做一些更多的深入,所以基于此,对于发电商来说,包括调整检修时间,包括调整运行策略,他都是基于能量方面的考虑。所以我们希望除了在时间的可靠性考虑问题以外,还希望在能量的角度更多考虑可靠性的问题。
我看这次论坛里面也有很多设备供应商,包括元器件供应商。但是对于我们发电这块儿,除了要关注设备方面的问题以外,更希望把发电厂整个系统连在一起看,对于一个发电厂来说,并不仅仅就是有咱们的风机设备,还有输电线路,比如针对风电场来说,SVG,集电线路也是经常出问题的点。从发电角度来说,对于风机供应商,风机是一个系统,但是对于我们来说风机的设备。不管是设备的可靠性,还是系统的可靠性,更多要从技术管理两个层面串起来,能够提升我们风电场的指标。
下面我们想谈一谈,基于刚才我们对可靠性的认知,我们在可靠性方面,我们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以及他呈现出来什么成果。这个是我们历年风机可利用率和风电场可利用率的结果。对于我们利益系统来说,可利用率指标依然是他最核心的关键指标环节,而且在这里面,我们除了有风机可利用率以外,更多的引入了风电场的可利用率,除了风机可利用以外,除此之外还要关键输变电设备给我们风机造成的停运时间。所以风电场可利用率比风机可利用率低一些。2017年我们风电场可利用率达到了99.41。
关于指标这块儿,从2015年和2016年两年,我们参加了相关的对标。从这几次的对标来看,特别在可利用率指标上,我们在31个相对来说比较大的风电运营商,把他们参与到周边对标的企业,平均可利用率的水平拿出来比较,天润的可利用率相对来说有限的,行业的水平也在逐年增高,通过对标的企业,达到了99.52%。而且这两年,整个来说一般情况下,咱们参与对标的获奖率,一般情况下在23%,22%左右,天润通过这两年的对标基本上在52%、55%的水平,而且相对来说一二三等奖,我们的中奖比率也是比较高的。
基于这个,后面转到我们今天可靠性提升方面,就像刚刚主持人提到的,我们认为可靠性,必须要通过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共同的提升我们的可靠性能力。刚才我也说了,我们的可靠性并不仅仅是可用时间的提升,我们关注可靠性这块儿,还关注能量可用。下面针对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措施跟大家做分享,首先按照全寿命周期的理念来说,就像刚刚说的,我们的可靠性并不是说只是后端生产,后端的运维产生的可靠性。其实我们所有可靠性都是应该说是设计出来的,然后运行后面保障出来的。基于此,我们在设计阶段,在公司内部一般都会从接收系统,初设这个过程中,后期运行管理人员,就已经介入到相关评审,希望通过评审过程中,把后期生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能够在我们工程的设计过程中,把他改善,比如说浮冰的情况,哪些地方气象条件浮冰情况相对比较严重,再就是有些地方雷电比较多,在防雷措施方面做一些改进等等。在这些方面,在设计方面我们都可以提出建议。
另外在设计选型方面,基于环境情况,以及电网要求,包括安全的要求,我们也会在设备选型方面提出相关要求。我们在工程验收方面,比较注重启动前的验收。我们会针对每一种设备,详细的作业指导书的标准,按照作业指导书的要求进行严格的验收。另外在我们的生产运行阶段,更多的我们强调故障的响应,以及措施进行相关的工作。
基于上面说的,在管理方面,更多的是先构建我们的指标管理体系,指标管理体系一样分成两个层面。第一个风电场时间的可利用率相关的指标,另外就是能量可利用率相关指标。基于这个,我们把他分成了输变电设备和风机两个维度,进行了架构的搭设,同时针对这个指标体系管控我们的生产运维工作。同时刚才说了这么多的指标,包括情况,所有这些指标的信息,必须要依托相关的信息化的系统,才能把数据真正的抓回来,否则的话,我们谈的一些指标,等我们看到这个指标有问题的时候,可能已经滞后于现场的很多时间了。基于此,我们在这个过程中开始着手,在一些区域开始建设我们的疾控系统,以及资产管理系统。
疾控主要是在新疆和太原,分别在华北分公司和西北分公司建设疾控中心。这两个疾控中心核心任务其实第一个是监控,也就是能够实时的掌握咱们现场的设计运行工况,起到少人值守的作用,另外更希望他成为一个数据接入的节点,为我们数据中心提供数据支撑。这个系统承载的更多的是人机之间如何解读对话功能,所以在这个系统里面,更多是一些业务流程,以及物料管理,包括缺陷,故障等等这些方面,和人,和机之间的管理方面内容,所以我们是基于疾控和管理系统来共同支撑运维的模式。在这两个系统支撑下,我们现在正在朝着集中运行和区域化检修方式进行后续的资产管理工作。
这是整个的系统构架,底下有疾控,同时有资产管理系统,最终形成数据中心,我们是想在数据中心的基础上,加载一些相关的分析模块,包括我们集团也在做的故障预警,状态检修,指标分析,性能提升的子模块,会夹杂在数据中心之上,最终也能实现数据化服务的能力。
这个就是我们刚才说的,我们数据中心能够展现出来的东西,这是其中的一个界面,在这个界面下可以看到我们的故障次数,包括这一行,是我们所有公司分析的状态情况,都可以在这个数据上可以看到。同时包括数据预警,数据分析等等,都会在这上面可以体现。另外就是我们检修的标准优化工作,我们检修标准优化,为什么做这个优化工作呢?是因为我们在检修的时候,大家都知道,一年检修,咱们在现场可能有巡检四次,另外还有半年一检,全年一检。通过我们针对不同的检修项目和元器件不同的故障频率,我们是不是可以把他分解一下,是不是不需要这么频繁,否则这样一年大大小小检修次数就会有六次,基于此,我们把检修相关的作业手册,所有标准,包括巡检标准,半年检的标准,全年检的标准,对所有的检修项分类。一个人员安全类,机械安全,电工安全类,机组的性能,分成这四类指标。基于这四类指标,我们把他的时间要求和检修标准,检修质量要求进行重新分类。所以我们现在目前来说,把他分成基本上一年大概做了两次检修,第一次是半年巡检和全年的定期保养检修,主要分成了这两次,六次大大小小的检修变成了两次。这是首先我们针对标准梳理以后做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