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是新能源的前沿领域,是我省可再生能源中最具规模化发展潜力的领域。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关键举措,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
作为海洋大省,广东具备发展海上风电的良好资源条件,全省近海风能资源丰富、理论总储量约为1亿千瓦。
为此,我省日前在中山专门召开全省推进海上风电建设工作现场会,提出要紧紧抓住海上风电发展的难得机遇,明确海上风电在我省能源结构调整中的定位,将大力发展海上风电作为我省推进能源发展和能源结构调整的重要抓手。
见闻
【时间】 4月4日至4月9日
【地点】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中山明阳智慧能源集团
4月9日下午,伶仃洋三角岛海域附近天蓝海碧,微波荡漾。16时13分,炎炎烈日下,一个高近90米、重达500余吨的“巨无霸”在海平面上被徐徐吊起。南方日报、南方网、南方+客户端奋力实现“四个走在全国前列”深调研小分队在珠海桂山岛海域,目睹了这一幕。同一时间,另一支小分队则在中山明阳智慧能源集团的厂房,见证海上风电组装和大数据监测的全过程。
20台风机屹立桂山岛海域
“这架风机需要先在码头组装好,通过船运到已经建好的导管架附近,再用吊车进行整机吊装”,桂山海上风电项目经理罗刚介绍。眼前正在被吊起的“巨无霸”,原来是明阳智能珠海桂山海上风电项目一台型号为MySE3.0-112的风机。
罗刚说,只要海上天气合适,这样一个海上“巨无霸”吊装完成,只需3到4个小时,“一天就可以完成两台风机的吊装工作”。
环顾四周,在桂山岛附近这片海域上,已有20台风机雄雄屹立。2017年6月11日,该项目完成首台机组吊装;两个多月后的8月23日,风机组成功抵御天鸽台风。眼前,正在吊装的这台风机是第21台。罗刚介绍,项目预计投产风机共29台,已有3台风机成功并入电网,计划6月底所有风机完成吊装、并网。
罗刚感慨道:“前十年是陆上风电的天下,未来十年就是海上风电的十年!”已经从事风电事业10余年的罗刚告诉记者,过去十年,陆上风电项目发展非常迅速,而海上风电项目却还停留在摸索和研发的阶段。现如今,海上风电技术趋于成熟,已经具备大规模开发投产的条件。
经了解,整个珠海桂山风电场,未来全部并网投产后,年上网电量可达约2.3亿千瓦时。按照中国普通家庭每年用电2300度计算,单个珠海桂山风电场就可满足10万户家庭一年的用电需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209吨。
更可观的是,广东拥有4114公里海岸线,海上风电的理论总储量约为1亿千瓦。看着眼前的风机吊装,记者不由得信心倍增。随着广东有关海上风电规划的出台,海上风电作为海洋经济和清洁能源的“跨界”产业,潜力巨大。
而硬币的另一面,广东至今仍未有海上风电项目真正投产,建设仍严重滞后。随着这个万亿级产业大发展的序幕徐徐拉开,广东能否抢占先机,仍面临不少挑战。
“全生命周期”管护“海上重器”
1号机位,并网,风速7.23米/秒;10号机位,待机,风速4.3米/秒;14号机位,故障发生时间2018年4月9日00:07:23,持续时间0.01小时,故障名称117齿轮过滤泵1滤芯故障信号触发……
走进明阳智慧能源集团大数据中心,一台硕大的显示器格外显眼,一串串数据清晰地显示出来。
“这是我们在全球的风电场分布情况。”明阳集团工程运维调度中心主任兼运维事业部副总经理郭卓锋指着显示屏上密密麻麻的绿点说,明阳大数据中心建立的企业级私有云平台,通过云数据掌控明阳全球风电场。平台以大数据为基础,采用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高级分析算法,通过可视化的态势分析,实现了气象预测、风机健康状态监测预警、风电场优化运行和风电场群的协同调度。
“明阳利用大数据实现基于状态的运维,就如一个人不再是等到生病才看医生,而是实现亚健康管理。”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执行总裁、首席技术官张启应这样比喻。
“有了大数据中心后,每次发生故障,系统就会自动弹窗出来,精准显示是哪台机器出现故障,什么原因,有多少种解决方案。”郭卓锋介绍。
当然,大数据系统虽然能够有效实现“治未病”,但还是无法避免风机出现真正故障。而一旦出现问题,“出海维修一次就得花上百万”,郭卓锋说。
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海上风电大规模发展后,势必面临大量风电机运维的情况。维修路途远、成本高,还有风机的更新迭代等问题,将对海上风电产业提出一道道新的难题。
“利用”台风增加额外发电量
广东海上风电开发建设条件优越,规模发展潜力巨大。但同时,广东沿海每年频遭台风袭击,对相应的设备、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因地制宜的设计、调度等就显得尤其重要。
在明阳集团MySE3.0MW总装车间,记者看到,风机最核心的主机部分就在这里测试、组装。制造部部长宋成桂介绍,大数据预测可以使得风机根据台风风向调整叶轮角度,令叶面受力最小,有效降低台风影响。“而且我们生产的叶片尺寸小、质量轻,受力面小,叶片强度设计按照抗台风等级制作,再根据大数据预判实时调整,所以从来没有在台风中受到过损失。”
“明阳已有1500多台风机在台风区域,经历最长8年的运行考验,先后经历了30余场不同等级的台风,最大台风等级达18级,安全可靠、稳定运行。”张启应自豪地说。
凭借人工智能、深度学习等高级分析算法,甚至还能将台风“变害为宝”。去年8月23日12时50分,“天鸽”的登陆主要影响珠海、阳江、汕尾等区域风场,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实时监测,依托多年抗台风经验以及优秀的抗台风控制策略,明阳充分“利用”台风过程中的风资源为客户带来额外的发电量提升。
“在中国发展海上风电不同于欧洲,欧洲没有台风。因此,我们只能靠自主创新。”张启应感慨地说。
发展海上风电与一切科技创新相同,无论是过去还是未来,无论是中国国情还是世界环境,都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出一条自主创新道路。在蔚蓝的伶仃洋海域,广东海上风电产业立起的不仅是风电机,更要是自主创新的丰碑。
观点
海上风电是所有新能源产业领域要求最高的产业之一,高可靠性、高发电量等技术要求迫使本土的企业得以快速发展,也带来了该领域内的许多重大技术突破,这些技术将来可能会反哺其他行业的发展。
——明阳智慧能源集团股份公司执行总裁、首席技术官张启应
海上风电项目与陆地风电项目最大的不同,就是海上的风机对防护的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大兆瓦风机会是一种潮流。希望我们国家未来在深海,能够建设投产更多更大兆瓦的风机。
——珠海桂山海上风电场示范项目运维工程师杨作军
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有助于广东实现能源结构调整、完成节能减排任务;有助于广东全面提升海上风电产业能级、做大做强广东海上风电产业链;对其他产业带动效应大。广东要实现海上风电产业大发展,需要在关键技术瓶颈、资源共享瓶颈、审批制度瓶颈等方面实现突破。
——省海洋与渔业厅党组书记、厅长王中丙
广东海上风电面临着建设成本高,后期的开发运行维护比较困难等问题,由于海上情况更为复杂,对相应的设备、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南网科研院系统所副所长周保荣
一个产业要形成更好的效益,应该规模连片开发,广东的海上风电要走集中连片开发之路,这样既能节约资源,又能实现更好的效益。
——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李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