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机组分布在崇山峻岭间,如星罗棋布的巨人,把电力送到千家万户。近日,记者随市科委走进中国海装,其自主开发的LiGa大数据平台,把大数据技术与风电机组相结合,实现风能资源的有效整合,促进风电行业的数字化发展。
大数据监控中心故障会诊 平均维修时间缩短一
坐在电脑荧屏前,即可掌握数百个风电机组的运行情况,了解每个风场的实时风能采集数据。据介绍,LiGa大数据平台像一个中枢,把中国海装遍布大江南北的上百个风电场联结成一张数据的网络,机组运行时不断产生的实时数据源源不断地流回到数据中心。
在中国海装LiGa远程运维中心的中央监控室里,记者看到,技术人员一双双眼睛紧盯着屏幕,密切关注着每个风场每台风机的运行情况。
“这里既是监控中心,也是会诊中心。” 海装风电研究院副院长董晔弘介绍,当有机组报出需要现场处理故障时,相关信息和数据就会呈现在运维专家面前。经过紧张的“会诊”,一份带有专业意见的故障处理单便会发回现场,现场迅速调集人员设备前往处理。
“过去,我们需要在每个风电场派驻运维专家和运维团队,现场判断问题后现场解决。自从有了LiGa大数据中心,在运维系统的帮助下,即可实现技术难题当即解决。”董晔弘介绍,以前的运维模式,不仅需要大量的运维团队,难以做到人力和物资资源的整合匹配;同时各个风电场的数据是孤立的,专家之间的交流也极为不便,不能及时汇总故障数据来进行分析,中心建立之后,维修时间平均缩短一半,也降低的人力成本。
据了解,LiGa大数据平台具备风资源评估、运维服务、全生命周期智能健康管理功能,不仅可以进行风电场前期全方位的分析工作,还可以对风电机组运行期间的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不断提升风电机组的技术水平。
准确掌握风资源分布 实现风场建设精确选址
大数据技术的威力还远不止于此。对机组健康状态的管理,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据介绍,一台机组从装机运行开始,数据就记录下来了,可以准确地了解到它所经历过的所有工况,从而准确地分析出它的疲劳状态和磨损状态,推算出每个部件的剩余寿命。
“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让所有机组的状态都变成透明的,就像随时随地给一个人做体检一样,他所有的疾病隐患和他的健康状况都将无可遁形。”董晔弘作了这样形象的比喻。
在中心大屏幕上,正显示着一幅中国全境地图,地图上用不同颜色标示着全国每一寸土地上的平均风资源情况。据介绍,这幅图像是来自于时间跨度超过20年时间的全国气候资源数据的计算结果,水平分辨率达到了1千米级。
LiGa气候资源平台负责人王东霞介绍:“平台还导入了地理环境信息数据、海拔高度及坡度数据,以及自然保护区和电网分布数据等大量的基础数据。利用这些数据可以做风电场宏观选址规划,选定一个区域后,系统可以自动计算出机位分布,并预估发电量和投资回报等,为我们做风电场开发规划节省了大量前期调研的时间。”
“数据就是我们的宝藏,当有了足够的数据之后,还能做到很多以前不敢想象的事情。”中国海装顾问余绍清说,不仅可以打通供应链到产品之间的数据通道,每台机组的设计数据、配置数据、质量追溯数据和运行结果相匹配,可以帮助发现设计和制造当中存在的问题;而且可以实时监控每台机组的生产状态,随时检查供应商的零部件配套情况,我们能够对整个生产和施工过程有更全面的掌控。
同时利用大数据平台,可以把风电装备从设计开始,一直到制造、运输、安装、运行的全生命周期都纳入到一个巨大的体系,让风电各个环节连接成有机的整体,到那时候,风电装备就仿佛拥有了灵魂,结合人工智能与能源互联网技术,将会送出更多、更优质的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