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L中报出炉,电池两强格局稳固。
真锂研究7月装机数据详析:7月份,中国电动汽车市场实现锂电装机3.7GWh,同比增52.47%,环比增26.71%。其中,EV乘用车装机2.31GWh,按照乘联会7.1万辆的销量测算,单车带电量约32.6kwh。从电池类型看,本月磷酸铁锂电池装机量超过三元,占比达52.78%;从封装形式看,方形依然居首,占比70.74%。软包呈现逐月上升趋势,本月占比为16.06%。从电池企业看,TOP2企业排名稳定,3-5位每月出现些许变动。7月CATL和比亚迪装机份额分别达40.8%和23.7%,合计占比64.5%。第三至五位分别为力神、孚能科技、国轩高科,合计占比16%。
CATL发布18H1报,营收同比增48.69%,扣非归母净利同比增36.55%。本周宁德时代发布上半年财务报告,实现营收93.6亿元,同比增48.69%;实现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降49.7%;扣除去年同期转让普莱德股权等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后,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6.97亿元,同比增36.55%。分业务看,动力电池系统报告期内实现收入71.88亿元,按照6.5GWh的装机量测算,电池组均价(不含税)约1.1元/wh,较17年的1.41元/wh下降约21%。毛利率从17年全年的35.25%下降至32.67%。根据公司规划,CATL有望于19年配套811电池,随着高镍化下钴用量的减少、锂电材料价格的下降,以及能量密度的提升,电池企业的毛利率有望筑底回升。
SK将在华建厂,外资企业谋定而动。据韩联社报道,韩国SK集团宣布将于江苏常州建设国内第一个电池厂,该工厂预计每年可生产7.5GWh电池,可供15万辆电动汽车使用。在今年5月份公布的第一批动力电池行业白名单中,三星环新(西安)、南京乐金等外资企业已经上榜,而在生产目录中也已经出现外资身影,预计在电动车全球化浪潮下,外资电池企业在中国的布局将逐渐加速。从建厂节奏来看,预计工厂的全面达产会在2020年后,因此短期内中国两强格局难以撼动,龙头强者愈强逻辑不变。长期来看,国产企业能否抵御住外资企业冲击还需要去持续验证。
投资建议:下半年关注三大主线:1)高镍化。高镍化有助于降低原材料成本、提升电池能量密度与车辆续航里程,是产业中重点关注命题。当前NCM811研发进展略超预期,18/19年有望成为高镍三元的超额利润年。重点推荐:杉杉股份、当升科技、新宙邦;2)全球化:当前,最为核心的锂电池环节,宁德时代已经进入全球供应链中;负极和电解液环节中国产量占比分别达71%和67%,龙头企业已对LG、三星、松下、索尼等多家核心外资企业实现配套;核心部件环节如继电器、热管理系统等已有中国企业形成全球配套,竞争格局良好。重点推荐:璞泰来、宏发股份、新宙邦、三花智控、旭升股份、星源材质等;3)集中化:动力电池环节,在技术、客户、成本的多重壁垒下,龙头的集中度持续提升。尽管当前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有所下滑,但预计随着能量密度的提升和原材料成本的下降,锂电企业毛利率将在19年筑底回升。当前时点看好抗压能力更强的锂电龙头,重点推荐:宁德时代、亿纬锂能。
风电&光伏
风电“三重底”确立,数据支撑复苏逻辑。
能源局公布1-7月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1-7月风电新增发电装机容量9.46GW,同比增速约30%;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292小时,同比增加174小时。
金风科技发布2018H1报告,报告期内实现营收110.3亿元,同比增12.1%;实现归母净利润15.3亿元,同比增35.05%,净利率提高2.4pcts,至13.9%。截至6月30日,公司在手订单达到17.5GW,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已签合同订单总量达到10.8GW,中标未签订单总量为6.7GW。
1、“行业底”:此前,市场对风电行业的复苏可能存在质疑,但近日多项数据均显示,行业装机和发电数据持续改善,加速复苏的趋势不变。其中,国家统计局公布《2018年7月能源生产数据》,7月风力发电23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7%,较上月增速加快13.3个pcts。1-7月,全国累计风力发电194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此外,从新疆7月风电运行情况来看,设备利用小时数和发电量同比增加,累计弃风量和弃风率实现持续“双降”。具体来看,7月份新疆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98小时,同比增加12小时;发电量36.1亿千瓦时,同比增加9%;弃风率16%,同比下降8.7个pcts。此前,中电联已经公布6月风电并网装机数据,单月实现装机1.23GW,同比增速55%,上半年增速25%,考虑到下半年传统旺季的到来以及三北市场、分散式风电等增量因素,下半年加速复苏的趋势有望延续。
2、“政策底”:国家能源局明确,不区分存量、增量资产,可再生能源补贴强度维持20年不变,同时引入绿证交易制度,共同支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同时可再生能源配额制将于年内出台。与此前大家“动存量”的悲观预期不同,新版配额制预计补贴强度不变,运营商可先通过出售绿证获得收益,收益与原补贴总额之间的差额由可再生能源基金补足,一方面缓解了新能源补贴缺口压力,另一方面绿证收入加快了运营商的回款速度,可谓是双赢的局面。
3、“估值底”:当前风电板块估值整体处于历史估值底部,重点推荐金风科技、天顺风能等,同时建议重点关注大唐新能源、华能新能源、龙源电力等港股运营商。
欧盟对华光伏双反即将取消,恢复自由贸易。根据光伏们、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等披露,据多方消息确认,欧委会已经正式拒绝欧盟光伏双反调查申请人EUProSun关于发起日落复审的申请,目前的MIP措施和双反税将在2018年9月3日到期以后取消,恢复自由贸易。正式公告已经在欧盟内部排期,预计会在9月3日前公布。
上半年全球组件出货量排名出炉。根据能源一号的统计,上半年,晶科能源、晶澳太阳能、隆基乐叶、天合光能、阿特斯、韩华新能源、东方日升、协鑫集成、无锡尚德、中利腾晖分别名列全球的前十大出货供应商。其中晶科能源2018H1组件总出货量为4.8GW,隆基乐叶从17年的第7升至第3,随着其印度、美国项目的连续并网,公司海外业务贡献度逐步提升。
电力设备&工控
智造盛宴,自动化企业任重而道远。
中国依然处于智能制造的探索期,大部分行业的制造企业都处在走好2.0(电气化)迈向3.0(数字化)的阶段。未来随着人工成本的攀升及低端制造业转移,中国制造业将被迫进入大规模机器换人的阶段,尤其是劳动密集型产业。
需求稳增+进口替代,是工业自动化企业高增长原动力。需求主要来自于产业升级带来的以效率提升为目的的设备改造。背后的核心在于两点:1)中国制造业在升级,加工复杂程度和产品精度都在提升智能化的需求;2)人工成本提升,被迫要以机器代人。统计局数据显示,制造业城镇员工年平均工资从2006年的1.8万元增加至2017年的6.4万元,GAGR达13.5%。此外,进口替代持续加速,中国工业自动化企业已经从学习向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转变,正加大研发投入,以服务和性价比逐步蚕食外资品牌的市场份额。
企业微观层面验证强劲的需求增长。通过产业链调研,工控类的公司包括伺服驱动、运动控制、PLC、机器人等领域的公司,2017年增速都达到30%,甚至有些接近70%。2018年的依然呈现出高增长的态势,在一季度甚至出现了运动控制器和PLC等主要工控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结合产业政策的导向以及宏观、微观层面的需求,我们认为工控行业的整体需求有望持续在一个较高的水平。
本土品牌市占率持续提升。2016年工业自动化本土品牌市场份额达34.7%,相比2012年提升2.2个百分点,大部分主要工业自动化产品市场份额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根据睿工业数据,2017年变频类和控制类产品的国产品牌市场占比分别为41%和51%,同比提升2pcts;工业机器人的国产品牌市占率从16%提升至20%。部分上市公司在国内的市占率已经提升到前列,如:汇川技术(变频器&伺服系统国内市占率均达6%)、宏发股份(继电器全球市占率14%)等。进口替代逻辑得到市场验证。
投资建议:在人口红利消失和产业升级的背景下,新常态下对于自动化和智能制造的资本开支周期以提高效率为核心,工控行业具备长期增长潜力。本土厂商产品进口替代的逻辑已经得到广泛验证,细分领域龙头公司增速将高于行业。行业估值已经回落至较低位置,具有较高性价比,同时政策将对产业形成有力催化。重点推荐:1)工控平台型公司汇川技术,麦格米特等。2)产品型公司宏发股份,鸣志电器等。关注:长园集团,信捷电气,禾望电气。
电力设备建议关注稳定增长的低压电器行业以及能源碎片化下的电网安全领域。在新的发展趋势下,低压电器行业有望保持10%以上的增长,行业龙头企业的竞争优势将愈发显著,未来保持远高于行业整体的增速,预计在15%-20%左右。重点推荐:正泰电器和良信电器。交流特高压建设和新能源接入对电网安全稳定控制提出更高要求,电网领域的两化融合也会持续提速。我们认为,国电南瑞作为“能源碎片化下的电网安全龙头”,未来存在三大增长点:保护及自动化、柔性直流、信息通信。预计18-20年复合增速在20%以上,予以重点推荐。同时建议关注主动配电网领先企业金智科技和专注海外配用电综合服务的海兴电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