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的主要动能不在于电煤消费增加了多少,而在于我们把总的用煤量控制了多少,特别是散煤和工业用煤量减少了多少。”华北电力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袁家海在第五届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和能源转型国际研讨会(下简称“煤控国际研讨会”)上说到,“所以,如果真正要把煤控做好,‘十三五’后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合理调整煤电的定位。未来,如何用好11亿千瓦的煤电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11月21日,煤控国际研讨会在京召开,会议重点是评估“十三五”中期煤控工作进展并展望“十三五”煤控目标的实现路径,商讨如何进一步减少煤耗,促进能源转型。同时,会议还分享了“煤控研究项目”总课题组编写的《“十三五”煤控中期评估与后期展望研究报告》(初稿)(下简称“报告”),报告预测到2020年我们将超额完成“十三五”能源规划中的煤控目标。但是,报告认为,“十三五”后期,进一步推动煤炭消费减量替代也面临诸多挑战。袁家海教授就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面临的挑战做出了以《煤电行业煤炭消费减量替代对策》为题的主题演讲,探究了煤电行业应在电力系统中如何定位等问题。
电力消费高速增长 高情景下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万亿千瓦时
2018年上半年,9.4%的全社会用电量增速远远高于6.7%的工业增速和6.8%的GDP增速,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到达1.38。但是,据国网能源院的分析,2018年上半年尽管全社会用电量在增速高达9.4%,真正靠经济拉动的只有4.4%,另外的5%的贡献主要来自于异常的温度负荷和电能替代的推进。气候变化是未来用电需求增长的一个不确定性挑战,而电能替代是电气化发展到一定水平之后的必然趋势,如今的电能替代工作的大力推进使得未来要转化为电力的终端能源需求提前释放,这就在近中期加重了电力消费水平,但从长期来看对拉升电力需求的作用不大。
报告认为,经济新常态下电力消费增长进入中高速区间的基本判断并没有错,2018年上半年的高增速是偶发因素(温度异常)叠加短期政策因素(环保、电能替代)所致,不具备可持续性。
报告预计2018全年用电量增速高位可能会到8%,2019-2020年电力消费增速则主要取决于新进动能转换的速度,不排除为了稳定经济增长,工业用电会继续增长。
若在上述基础上充分考虑新旧动能转换和居民用电增长进入快车道等因素,报告预计高情景下到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在7.5万亿千瓦时左右,到2030年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10万亿千瓦时。
煤电发电量占比会进一步压缩 利用小时数会持续低位
那么,在上述预测的2030年10万亿千万时的全社会用电量中,煤电和可再生能源将以何种比例分配呢?袁家海教授做出了如下推断:
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我国的弃风弃光问题得到了大力改善。如今,我国的弃光率已经降到了3.6%左右,而预计今年年底,我国弃风率将降到7%以下。此外,从多地启动的“十三五”中期评估和风电、光伏的建设实情来看,在2020年新能源装机或电量占比将比原规划提高一个百分点。
从政策层面来看,国家发改委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也明确提出,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发电占比要超过50%。也就是说,在10万亿千瓦时的全社会用电量中只能有5亿千瓦时来自于煤电,而2020-2030年气电装机又至少会达到2亿千瓦。气电如果仅按3000小时的利用小时数来计算的话,2030年煤电在10万亿千瓦时中所占的份额不会超过4.3万亿千瓦时。而2020年煤电的发电量约为4.6万亿千瓦时,所以,未来煤电对电量的贡献应该是呈稳中有降的态势。
袁家海教授表示:“这样,我们在讨论2030年煤电生存状况的时候就会得出一些很直观的结论。譬如,此前业内普遍持有的观点是,到2030年我国煤电装机将达到12亿千瓦,在高情景下该数字将提升至13亿千瓦。彼时,这13亿千瓦煤电机组的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很可能降至3400小时甚至更低。”
低利用小时数加剧煤电亏损 合理调整煤电机组定位是重中之重
当前,煤电的利用小时数已远远低于设计的合理水平(5000小时)。近两年,煤电的利用小时数一直处在4200-4300小时的低位,部分煤电企业呈现出亏损的态势。今年,煤价高位,煤电利用小时数仍处低位的形势并未得到良好的改善。袁家海教授预测,今年煤电企业的亏损面或许将超过60%。
2020-2030年,煤电利用小时数相较于2017年及今年的预测又降一步。袁家海教授坦言:“如果说‘十三五’规划使得煤电企业在未来十年甚至二十年间都抬不起头来,这显然不是我们希望看到的结果。”
据测算,按照2020-2030年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加上现存的11亿千瓦的煤电装机,来保证未来十几年的电力供应安全是不存在问题的。此外,继续增加煤电装机和同时发展高比例的可再生能源是相冲突的。“所以,我们认为,2020年电力行业的耗煤峰值应为12.2亿-12.3亿吨标准煤。”袁家海表示。
电煤占煤炭消费比重是衡量煤炭清洁化利用的重要标准。大量散煤燃烧和工业用煤是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形势严峻的主要因素,所以电煤占煤炭消费量比重必须提高。
袁家海教授解释道:“提高电煤占煤炭消费量比重的主要动能不在于电煤消费增加了多少,而在于我们把总的用煤量控制了多少,特别是散煤和工业用煤量减少了多少。所以,真正要把煤控做好,‘十三五’中后期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主要工作应该是合理调整煤电的定位。未来,如何用好11亿千瓦煤电将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基于此,袁家海教授给出了煤电机组定位调整的详细路径:
30万千瓦以下排放达标的小机组,主要承担供热功能,也可根据区域电网灵活性需求改造成多次启停的机组,参与区域电网启停调峰。
30万-60万千瓦亚临界机组,需要通过灵活性改造全力满足未来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下电力系统的灵活性需求。
60万及以上的超临界和超超临界机组,要将其作为基核机组使用,保证其在经济区间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