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6日,位于印尼南苏拉威西岛海岸线上的一座现代化大型电厂二期工程顺利一次通过168小时满负荷试运行。它就是中国能建浙江火电(以下简称“浙江火电”)首个带融资的海外EPC总承包项目——印尼吉利普多电厂二期工程。
“国际化”彰显真实力
印尼吉利普多二期工程于2016年6月正式开工,不到一年半的时间里,就相继顺利完成3A机组锅炉水压一次成功、汽机扣缸一次成功、并网一次成功等多个重大节点。截止目前,吉利普多二期工程3A机组受检焊口16540只,无损检测焊口12362只,一次检测合格率98.2%,各验收点、见证点按质量检验计划严格执行,质量指标优良,质量工艺精湛。作为EPC总承包方,浙江火电还承担了工程的设计、采购和施工(包括调试和运行)任务,以及当地电厂运行人员的培训及后续两年的检修保运工作。这一系列的数据,是浙江火电在工程建设上高质量与高速度的实力写照,更是浙江火电在“高端国际化”道路上的有力印迹。
EPC项目不同于传统安装项目,不仅必须直面业主方适应业主的管理模式,还需要应对设计、采购、安装等各个环节的管控,因此对整个项目团队提出了更高的管理要求,不仅要具备大局观,更需要细致入微的协调管控能力,特别针对海外EPC项目更需要具有国际化的视野和先进管理观念。海外EPC项目采购工作中的物流和清关是进度风险最大的两个环节,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性。浙江火电项目部通过加强协调和提前周密准备来尽量减低其负面影响,以提高清关进度的可控性。为尽量避免采购进度的滞后将为施工进度带来巨大的压力,项目部为采购留下足够的计划时间和浮动时间,同时提前考虑采购风险,制定周密的应对计划,清关的各项准备工作应和设备材料的制造同步进行,以把握先机,争取主动,最终保证了工程能够顺利如期投产。
海外项目业主对于项目执行的介入程度要比国内项目业主大得多,业主的支持和理解程度直接会影响到项目执行顺利与否。项目经营管理部的小贾告诉我们,业主时常会提一些苛刻的要求,但项目部都会不厌其烦地与业主进行沟通与协调。而且尽管现在网络通讯十分普遍,海外业主是非常看重书面文件签署的,不仅文件本身需要签署,就连文件的接收也必须签署,还要标明日期。所以他们工作都格外细心谨慎,力求做好精益求精,不出差错。他还强调,合同管理是项目执行的“圣经”,项目专业细致推敲每一份合同,最大程度在印尼当地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规避风险,从源头上进行成本控制,力争实现与合作方的共赢。
“属地化”提升竞争力
要增强企业国际经营能力,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属地化”管理是必经之路。浙江火电将经营属地化、管理属地化、人员属地化、待遇属地化等几方面有机结合,让“走出去”战略在当地落地生根。
印度尼西亚是东南亚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第四大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市场健全,能够满足电建项目一般性用工需求,对于高技能人才,也有一定的供给能力。针对当地的人才市场特点,浙江火电在遵守、执行当地的劳动法律和制度的基础上,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本土用工管理细则》,统一通过当地劳务单位招录具有一定技能基础的当地技工。项目高峰时期,国内施工人员与印尼施工人员比例接近1:5。负责人员招聘的印尼员工小娜告诉我们,截止目前,吉利普多项目共招聘了700余名印尼员工,“我们一起合作,把工程建设的又快又好!”同时,结合当地不同的社会环境和意识形态情况,完善考核、考察和奖惩机制,项目部将印尼员工的工作表现与其薪酬、待遇、升迁等结合起来,充分调动属地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项目部还大胆探索本地人管理本地人的有效方式,积极选拔和培养一批忠实于企业、责任心强、有管理能力的人员,通过他们传递信息和思想,提高沟通能力。
为了提高当地员工的工作技能与效率,吉利普多项目部形成竞争机制,当地技工由中国师傅“传、帮、带”加强技能培训,通过“一对一”教学,帮助印尼员工适应工程建设的节奏。项目管理人员紧盯现场、言传身教,在质量上把关、在技能上传授、在安全上严控,并运用裂变原理,将培养成熟的员工按班组分开,培养出更多服从安排、技术过关的员工。并开展各种立功竞赛等活动,将印尼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在印尼员工中掀起“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从而在工作实践中锻炼自己、提高自己。当地的一位印尼焊工萨努西,咧着一口晃眼的白牙,用蹩脚的英语对我们说,“我在这里工作特别愉快,也学到了很多,让我们一起努力吧!”
浙江火电在紧张的工程建设过程中没有忽略对当地的公益事业。项目部雇佣当地残疾人员参与工程后勤服务等岗位,为当地残障人士提供了平等的就业机会,有效改善了残障人员的生活品质,满足残障人员融入社会的需求。同时,赞助当地村民举办大型“运动会”,与当地百姓建立了融洽的关系。并在当地开展“爱心助学”等活动为当地贫困学生捐资助学,为八朗多卡小学的孩子们送上了300余份印有中国能建品牌标识的笔、笔记本和书包等文具。通过各种人文关怀,传播了中国能建品牌,彰显了一个央企的社会责任与担当,不仅赢得了口碑,更收获了友谊。
“专业化”打造战斗力
在吉利普多项目部,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仅能有宝贵的工作经验,有专业的职业技能,更有高度的工作责任心,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让这支“专业化”的队伍时刻保有坚强的战斗力,坚定而执着地践行着“工匠精神”。
颜坤明,一位在火电公司焊接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的老员工,现任吉利普多二期项目焊接队长。2017年8月6日,他在现场检查过程中,发现3A煤仓间过轨吊滑线中间折断,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他马上意识到假如没人发现这一情况合闸运行,肯定会造成人员触电伤害和设备损毁的情况,他立刻向安保部门进行汇报,并向在煤仓间外的施工人员告知了这一情况,让大家注意安全切勿合闸工作。事后,经安全部门确认,该隐患是由于煤粉管与滑线间距过小,煤粉管安装就位过程中不慎撞击轨吊滑线,导致4台磨煤机区域的滑线全部中间折断,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合闸运行行车后果不堪设想。
吉利普多项目不仅有这样优秀的专业人员,更难得的是,这是一整个和谐、团结、协作的团队,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1+1”远远大于2。
2017年9月13日凌晨,吉利普多二期3A汽轮机在完成3000转冲转后的实验过程中,实验人员突然发现汽轮机润滑油压力不稳,交流油泵停泵后润滑油压会持续下降,这一情况如果不紧急处理,将会导致汽轮机不能正常运转甚至烧瓦的情况发生。经过项目部专业领导、厂方代表和汽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连夜讨论分析后,大家一致认为问题应该是出在汽机润滑油箱内部的油循环管道上面,应该属于厂家设备缺陷问题。在通过和厂家的交涉后,为不影响机组的并网及后续工作的开展,项目部要求立即组织相关人员下到油箱内进行排查处理。关键时刻,汽机班迎难而上,主动请缨,请求由他们班组人员下到油池内进行排查处理,拿下这块难啃的硬骨头。整整三天三夜,汽机班组4名员工轮番上阵,全身浸泡在40℃的油温中,进行着仔细的排查。最终排查人员在油箱底部的油循环管道法兰上面找到了缺陷源----法兰密封圈变形造成漏油,属于厂家设备缺陷。在经过厂家代表和汽机专业技术人员取证后,该隐患于2017年9月16日深夜12点得以排除,为机组并网及后续工作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印尼吉利普多二期工程终于顺利投产,它将极大地缓解南苏拉威西岛的电力紧缺局面。浙江火电用实力诠释中国品质与中国速度,在南苏拉威西岛上点亮又一个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