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网东营11月17日讯(通讯员 徐永国 王维东 孙育涛)
侯胜超的生物钟调回自己身体熟悉的工作节奏。
11月3日,凌晨两点,当大多数人还在熟睡的梦中,他像往常一样从床上爬起来了。
相比两个多月前早八晚五半的工作规律,他的生物钟对现在的节奏更适应。
三个月前,侯胜超的工作,转了个急弯。他值守的1号机组,因煤炭指标压减而被迫停机。
限煤
侯胜超发现自己十月份拿到手的收入“足足少了1000多元”。
作为胜利发电厂一期运行部主值岗员工,侯胜超日常工作是根据1号发电机组的负荷变化实时调整生产运行参数。
收入的减少,侯胜超早有预期。近两个多月,暂停生产后,他一直处于离岗培训状态。
因为煤炭指标告急,8月6日,胜利发电厂现役的五台机组相继关停了三台。
工作五年,在侯胜超的记忆中,1号机组只是在机组检修期短暂停机,平日里,机组都是开足马力在运转。
在电力行业沉浮30多年,胜利发电厂厂长刘豫龙也是第一次遭遇煤炭指标压减。
胜利发电厂是胜利油田煤炭消费大户。2017年,其火力发电机组消耗占胜利油田总消费量的90%。
按照电力负荷性质实施优先保民生、保生产最低负荷的原则,刨除冬季采暖用煤量和原煤压减指标,胜利油田仅剩22.70万吨的原煤量。
“只够两台机组‘吃’半个月。”刘豫龙直言不讳。这意味着半个月后胜利发电厂五台机组全部要按下“暂停键”。
机组停机,何时开机是未知数,侯胜超只能等待。
突如其来的闲适,让一向忙碌的侯胜超感觉很不适应。闲暇之余,他时常跑回主控室溜达一圈,看着关停的设备,他会不自觉的叹息几句。
相比其他自备电厂高耗能的火力机组,胜利发电厂的发电机组处于同类型机组的先进水平。
7月10日,胜利发电厂一、二期机组4台机组环保升级改造全面完成。改造后的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浓度分别控制在50、35、5毫克每标准立方米,标志着胜利发电厂迈入超低排放时代。
其实,关停并非来得毫无征兆。
2013年,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控制煤炭消费总量。2015年,京津冀大气污染传输通道“2+26”城市被纳入煤炭消费减量替代重点地区,明确了各省市煤炭消费减量替代指标。
由于平时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被工作占据,侯胜超很少关注这些。
选择题
侯胜超月收入少了1000多元,胜利发电厂的损失其实更大。
刘豫龙算过一笔账,如果五台发电机组就此全部停运,预计胜利发电厂一二期机组年完成发电量46.5亿度,相比计划少了8.5亿度,直接效益损失巨大。
煤炭消费受到抑制,胜利发电厂面临的是二选一的选择题:胜利发电厂保持最低负荷运行,维持两台机组运行,国家电网提供50万千瓦的负荷,保障最低生产需求;或者是,胜利发电厂五台机组全部停运,国家电网提供90万千瓦的负荷。
国电山东东营电力公司表示,若胜利发电厂发电五台机组全部停运,他们只能弥补50万千瓦负荷的供应,胜利油田还有三四十万千瓦负荷缺口,“届时大面积油水井将因失去动力而关停”。
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助理、生产管理中心主任牛栓文表示,胜利油田平均日产原油68000万吨,如果五台机组全部关停,胜利油田面临着大面积压减生产负荷,每天产量影响过半。他粗略估算,全年产量损失大概在240万吨到300万吨。
即使国网能够担负起50万千瓦的负荷,电网潜在的安全隐患,也让管理者提心吊胆。
胜利发电厂虽属自备电厂,但绝非是孤网运行,和国家电网有三条接口。“三条线路承载50万千瓦的负荷已是极端情况,一旦产生连锁反应,整个电网就会崩溃,陷入瘫痪状态。”胜利油田电力管理总公司电力调度中心主任富豪对电网的承载能力忧虑重重。
电网载荷之外,巨大的无功功率缺额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东营位于山东电网的末端,巨大电网无功功率缺额,易导致电压大幅下降,对电压有较高要求的抽油机、注水泵等关键生产设备无法启动,进而影响油水井正常生产运行。
按最低负荷运行,对于胜利油田而言,这似乎是最好的选择。
出路
煤炭指标压减让胜利发电厂措手不及,同时也给他们提了个醒。
企业自备电厂曾是国家电力行业的重要补充。上世纪九十年代,全国性电力紧缺,频繁的拉闸限电现象不仅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生产,而且使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攀升。一座座企业自备电厂应运而生。
在保障企业生产的同时,自备电厂也显示出了明显的价格优势。相比自备机组发电,胜利油田从国电外购一度电需要多掏0.2元。胜利油田生产运行管理中心副主任刘玉林保守估计,每年,胜利油田自备电厂、自建电网的发供电一体化模式创造数亿元的利润。
根据《关于进一步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发〔2015〕9号)文》,自备电厂不仅要严格执行国家节能和环保排放标准,公平承担社会责任。拥有自备电厂的企业还应按规定承担与自备电厂产业政策相符合的政府性基金、政策性交叉补贴和系统备用费。
这些费用总计下来,胜利油田每度电需要缴纳2.93分钱。2016年,胜利油田缴纳政府性基金和附加费7622万元。
在刘玉林看来,“监管”意味着“合规”的开始。虽然用电成本上去了,但身份合法化了。
即使有了身份,自备电厂对自身的发展也倍感彷徨和困顿。如今,火电行业的从业者普遍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危机感:往前,政策越来越严格,即使是热电联产自备电厂也面临着限产;站在原点,能效、环保、安全压力却与日俱增。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加之国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入推进。可以预见,未来,煤炭消费将会进一步受到约束。
一位电力行业人士认为,考虑到自备电厂普遍存在机组规模小、发电煤耗高等涉及环保的问题,目前,监管正在一步步趋严收紧。
个头偏小的自备电厂,出路何在?胜利发电厂未雨绸缪,结合电力行业的改革要求与行业发电合资合作,共同筹建电厂三期项目,积极寻求进入行业发展的正常渠道,走行业专业化发展道路。
刘玉林表示,新能源发电替代火力发电是未来自备电厂发展的出路。
一位不愿具名的华北电力大学教授持同样的观点。他表示,在环境和能源双重危机下,新能源发电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胜利油田滨海电网就引入35kV光伏变电项目,日负荷80MW,部分油井用上了新能源。
上述教授表示,根本的出路还在于企业节能降耗,减少电耗。近年来,胜利油田通过实施产量结构调整和节能技术改造,单位综合能耗从2014年的115千克标煤/吨下降到2015年的105千克标煤/吨。同时,胜利发电厂努力提高发电效率,减少煤耗,即用同样的煤,多发电。五年来,胜利发电厂供电煤耗下降11克标煤/千瓦时,年可减少煤炭消费6.6万吨标煤。
9月24日起,胜利发电厂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停待组相继重新启动。
此前2日,山东省经信委和发改委联合下发《》,关于保障省直调发电企业正常生产运行的紧急通知明确了全省各直调发电企业完成超低排放改造的机组,不属于关停淘汰和限制发电的低效煤电机组范畴。
通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