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召开的“中国清洁供暖(新疆)论坛”上,专家针对新疆环境变化、能源结构、清洁供暖现状等问题,为当地清洁供热发展建言献策。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主任江亿认为,新疆城镇供热的主要热源应该是热电联产。
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供暖是事关“蓝天保卫战”成败和群众冷暖的民生工程。去年供暖季,全国多个省区市饱受雾霾困扰,以清洁能源替代散煤的过程中面临着清洁能源供应不足、供暖成本高等问题。江亿认为,煤、气、电是新疆的宝贵资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支柱,新疆已建成充足的热力发电能力,应进行热电联产、热电协同改造,利用热电厂余热作为城镇建筑供热的主要热源;同时,利用现有的热电厂条件,可以为风电调峰,从而避免弃风,并可进一步扩大风电装机容量。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预计到2021年,新疆总采暖面积需求将达到9.07亿平方米,其中热电联产供暖面积0.8亿平方米。江亿表示,热电联产是大规模实现能源转换技术中转换效率最高的一种科学用能方式。新疆仅需将2500万千瓦的燃煤电厂改为热电联产模式,即可满足需要,剩余还可解决风电调峰问题。
眼下,“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能源被各地列为替代燃煤取暖、减少大气污染的良方。这一过程中,天然气燃烧会产生一定的氮氧化物。北京市热力集团副总经理刘荣说,氮氧化物是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之一。以北京市为例, 为了进一步减少污染物排放,当地采用更换锅炉、更新燃烧器、增加烟气再循环、催化还原等多种技术。预计改造后,采暖季将直接减少氮氧化物排放1083吨,这对新疆来说也是有益的借鉴。
对于新疆远离集中供暖、尚不具备清洁取暖方式的农村偏远地区,与会代表认为可以通过采取生物质能取暖、电取暖等方式,逐步推行清洁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