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伏太阳能

请登录

注册

【聚焦】下一步煤电去产能将何去何从?

2017-12-29 11:24:3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A A
两年来,去产能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政策体系与执行机制,从目标分解到督导、验收,这套压力型体制使去产能展现出了凌厉迅猛的高效。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这场大考中,去产能试再次提前交卷。列入2017年政府工
两年来,去产能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政策体系与执行机制,从目标分解到督导、验收,这套压力型体制使去产能展现出了凌厉迅猛的高效。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去产能这场大考中,去产能试再次提前交卷。
 
列入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的钢铁、煤电、煤炭三个行业,分别在8月底、9月底和10月相继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及至年底三行业均有望超额完成年度任务。两年来,去产能已经形成一套有效的政策体系与执行机制,从目标分解到督导、验收,这套压力型体制使去产能展现出了凌厉迅猛的高效。
 
去产能大幅改善了钢铁煤炭等行业的运行情况——产能利用率升至近年来的新高,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钢铁等原材料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上游行业利润改善明显。不过上游的涨价并未明显传导至下游,这抬高了下游行业的成本,挤压了后者的利润空间。
 
钢铁、煤炭的去产能在经历两年超额完成目标任务之后,已经逼近去产能整体目标的上限,未来大规模拆除设备的现象恐难再现,相关行业有望更多在严控新增产能的基础上推动产能的减量置换,优化产能结构。
 
刚刚闭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下一步要重点破除无效供给,清理“僵尸企业”是一个重要的抓手,下一步去产能可能以此为重点,重点解决好人员安置、债务处置等问题,防范金融风险。
 
去产能目标有望超额完成
 
2017年,中央明确制定了钢铁、煤炭、煤电三行业的去产能目标,三行业在四季度初均已提前超额完成了全年目标。
 
钢铁方面,压减产能5000万吨的年度任务在8月底已经提前完成,此外,全国在今年还出清了1.4亿吨的“地条钢”产能。今年10月,全国也已提前完成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以上的年度目标。
 
今年新加入去产能序列的煤电计划在年内淘汰、停建、缓建产能5000万千瓦以上。前三季度,全国已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约240万千瓦,加上停缓建产能,也已完成了全年目标。
 
2016年全国已经退出钢铁产能超过6500万吨、煤炭产能超过2.9亿吨,近两年来,中国已压减钢铁产能超过1.15亿吨,压减煤炭产能超过4.4亿吨。在不到两年时间中,中国已至少完成钢铁、煤炭去产能任务目标的76.7%和88%。2018年煤钢有望冲刺完成全部去产能任务。
 
“我的钢铁网”资讯总监徐向春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到今年底,全国钢铁去除过剩产能有望达到1.2亿吨,根据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年初发布的署名文章,钢铁去产能的具体目标为1.4亿吨,“去产能整体目标已经超过了八成。”
 
在中钢协副会长迟京东看来,去产能已经接近整体目标,今后在去产能方面的工作难度已经非常小了,剩下的去产能任务可以通过企业的自身结构调整来完成,而不用再像此前那样大规模关闭落后产能设备了。
 
去产能进展迅速的背后是政策的强力推进和对执行不力的高压震慑。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李新创介绍,钢铁去产能已经形成“1+8”政策体系,并围绕落后产能、违法违规项目、环保、能耗、安全、国土开展了六大专项行动。
 
去产能也已形成有效的执行机制:在确定目标环节,政府能将整体目标层层分解到各级地方政府,由发改委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市县、市县与各个企业分别签订去产能目标责任书;后续的督导和验收机制也逐渐完善,由国务院组织派出督导小组和验收小组,确保去产能的切实落地。
 
这套自上而下的压力型体制以及奖罚并举的一系列政策使得今年的去产能展现出了雷厉风行的高效。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运行研究室副主任江飞涛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今年的去产能是以行政手段为主的“压力-执行”模式,虽然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也应关注其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带来的影响:一是部分“一刀切”的措施不利于企业的“优胜劣汰”,二是去产能叠加限产力度过大,容易导致价格快速大幅上涨,为行业的转型带来困难,并为下游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在他看来,下一步去产能要以公平竞争、优胜劣汰来建立有效化解过剩产能的市场机制。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牛犁则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去产能不仅仅只是煤、钢、煤电三个行业的任务,目前中国的水泥、平板玻璃等建材行业、炼油、造船、电解铝等行业的产能过剩仍然相当严峻,这些行业正更多地依靠行业自律、错峰生产等市场化手段在去产能。
 
近日召开的全国工信工作会议指出,今年电解铝、水泥、平板玻璃等行业利用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成效明显,比如今年关停违法违规新增电解铝产能近900万吨。
 
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去产能大幅提升了工业产能的利用率。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司司长文兼武近日表示,受益于去产能的推进,2017年前三季度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6%,同比提高3.5个百分点,为近五年来最高水平。
 
他表示,三季度,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7%,同比和环比分别提高4.4和1.0个百分点,延续了六个季度回升态势,为2013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产能利用率为69.0%,同比提高10.6个百分点,环比提高1.3个百分点,延续了五个季度的回升态势,为201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随着大量中小企业退出市场,行业集中度正在不断提升。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介绍,今年底,全国煤矿数量将从2015年的1.08万处进一步减少到7000处左右。
 
彭博行业研究部全球金属与矿业主管朱轶表示,中国前十大钢企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在2016年只有36%,随着大量落后钢企淘汰出局,行业的兼并重组在加速,预计2020年上述比重将达到60%。
 
去产能的推进使得煤炭钢铁行业在盈利上出现了大幅好转。今年1-11月,煤炭采选业实现利润2717.6亿元,同比增长364%;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3138.8亿元,同比增长180%。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姜智敏处获悉,前10个月该协会统计的90家大型企业主营业务利润总额已达1183.5亿元,而去年同期这一数字仅为181.7亿元。
 
钢企利润更是大幅好转。徐向春表示,随着“地条钢”的出清,吨钢价格已从最初的1000多元涨到了4000多元,近日螺纹钢价格更是直逼5000元大关。“钢厂纷纷从原来亏损到现在一吨利润至少有600元,甚至高达1000元。”
 
值得注意的是,上游行业的大幅涨价并未明显传导到下游行业。
 
今年1-11月,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的价格同比增长了30.9%,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同比涨幅也达到28.9%,而下游的通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的价格涨幅只有0.7%、1.2%和-0.2%。
 
江飞涛表示,上游行业的涨价是因为供给的收缩,而下游行业多是较为分散的充分竞争行业,其需求并未出现明显改善,因而涨价向下游传导的迹象并不明显。这意味着,上游原材料行业的涨价抬高了下游行业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了后者的利润空间。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工业运行研究室张航燕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今年以来PPI指数持续处于倒挂状态:1-11月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涨幅为6.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涨幅为8.3%。对企业来说,主要原材料购进价格的上涨也快于工业产成品出厂价格的上涨。这显然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形成防止产能过剩长效机制
 
下一步去产能将何去何从?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破除无效供给,把处置“僵尸企业”作为重要抓手,推动化解过剩产能。
 
中国社科院工经所所长黄群慧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破除无效供给是一个更长期的目标。
 
“短期的去产能容易受周期性因素的影响,比如随着原材料的周期性复苏,去产能可能面临着价格上涨、供应紧张等问题。而从中长期看,中国工业化进程已进入中后期阶段,重化工行业的总体需求高峰已经过去,目前中国工业的供给结构急需调整,去除落后的无效供给将是一个长期任务。”
 
在李新创看来,去产能是系统持续的工作,不会因为近期钢企盈利好转而终止去产能。未来在采取必要行政手段的同时,将利用环保、质量、技术、能耗、水耗、安全等标准,形成化解和防止产能过剩的长效机制。
 
多位受访专家认为,下一步去产能的一个重点是产能置换,这是在控制总量的前提下推动存量产能结构性优化的重要机制。
 
早在2015年工信部印发了《产能严重过剩行业产能置换办法》,随着这一政策有效期的临近,工信部正在抓紧制定新的产能置换政策。
 
“文件已经征求了地方工信部门、行业组织、重点企业包括研究咨询机构等单位的意见,准备近期报领导同意之后,正式对外发布实施。如果顺利的话,明年开始实施。”工信部原材料司钢铁处处长徐文立近日透露。
 
在徐向春看来,未来钢铁行业的产能置换将重点解决产能的地域分布结构与流程结构的不平衡问题。
 
在地域结构上,钢铁产能存在着明显的“北重南轻”的特征,这与钢材消费“南重北轻”的地域不匹配,中国正在推动钢铁产能从河北等北方地区向南方地区转移。
 
在工艺流程上,2015年长流程炼钢产量占比高达94%,比世界平均水平高21%;而电炉的钢产量占比仅为6%,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9%。长流程以铁矿石为主要原料,中国将近九成的铁矿石依赖海外进口,而且这是一种高耗能高污染的工艺;而短流程以废钢为主要原料,因而更加绿色环保。“地条钢”的出清释放出大量廉价的废钢资源,产能的流程结构调整更显迫切。
 
工信部原材料工业司巡视员骆铁军表示,目前,国家正在倡导“2+26”城市的钢铁产能以电炉钢的形式,向西南、西北和东南沿海地区转移。
 
煤炭方面,发改委年内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煤矿产能置换工作的通知》的特急文件,今年下半年煤炭的减量置换政策力度明显加大,预计2018年将进一步加码。
 
而作为典型的无效产能,僵尸企业无疑将是去产能的重点,这需要解决人员安置与债务处置的问题。
 
姜智敏表示,“僵尸企业”历史遗留问题复杂,处置难度较大。以煤矿为例,国企去产能职工安置多以内部转岗为主,需要提高通过创新创业渠道解决职工再就业的比例;此外,煤矿“三供一业”的移交难度较大,这些社会职能牵涉多方利益,推进缓慢,同时不少企业的资产债务处置也存在很大难度。
 
徐文立也强调,2018年在去产能过程中,要切实做好职工安置和债务处置的工作,确保社会稳定,防范金融风险。
 
原标题:2017年去产能再度提前交卷 破除无效供给将是长期任务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