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电能替代的目标是4500亿千瓦时,2020年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27%,电能替代主要指“煤改电、油改电”,大量的散烧煤和汽车尾气是造成雾霾的主要因素之一,此外,原油消费还涉及中国能源安全问题。
中国煤炭消费可以大致分成两大类,发电用煤和其他用煤,各占50%左右,每年散烧煤消费大概在7亿~8亿吨,约为煤炭消费总量的20%,主要包括采暖小锅炉、工业小锅炉、农村的一些生产生活领域。通过将煤炭消费向电能转变,改“用煤”为“用电”(煤改电),是调整能源结构和转变能源使用方式的重要手段,对于改善当前的电力过剩和促进清洁能源发展都有积极意义。这里“煤改电”主要是指将发电用煤之外的煤炭消费转换为电力消费。
中国要满足应对气候变化所承诺的清洁能源目标,清洁能源还需要大幅度发展。“煤改电”通过缓解电力过剩,将给清洁能源腾出发展空间。虽然清洁能源受到政府政策保护,但现实中将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电力过剩的影响。2017年前三季度,风电弃风率12%,其中,甘肃和新疆的弃光率分别为33%和29.3%;全国弃光电量51亿度,弃光率5.6%,主要集中在新疆和甘肃,新疆弃光率为22%,甘肃弃光率为21%。
弃风弃光在实践中是不得已的选择。东部市场需求增量很小,还要满足本地电源企业的发电诉求,而主要位于西部地区的清洁能源很难外送消纳,需要弃风弃光以保障电力平衡。这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影响了可再生能源投资的经济性。“煤改电”将原来依靠烧煤炭满足的能源需求转变为电力消费,可以缓解电力过剩,为清洁能源腾出发展空间。
无论是从提高效率和减少排放,还是从改善电力供需,促进清洁能源发展来看,“煤改电”都很有必要。非电煤消费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化工等主要高耗能行业的工业窑炉和中小型锅炉,此外还有一些居民散煤用户。从“煤改电”的可行性上来说,可以通过“煤改电”的技术改造实现能源替换,比如将煤炉替换或改造成电炉。“煤改电”对工业生产企业的好处是,电力价格相对稳定,降低了燃料价格波动风险,而且通过调整生产时间,可以利用价格更低的低谷电量,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对于居民部分,通过将散煤燃烧改为集中电力采暖,除了节能减排,还提高了生活质量。
“煤改电”还可以对冲由于降低电价而鼓励高耗能的负面影响。一般而言,降低电价会降低高耗能产业的成本,提高电力消费。“煤改电”鼓励消费者从低效率高污染排放的终端煤炭消费转移到电力消费,一方面,即使电力来源于火电,由于煤炭集中发电效率远高于散烧,而且电力行业污染排放门槛更高,排放量更低;另一方面,近30%的电力来源于清洁能源,这部分没有直接污染排放。政府应该利用这个好机会,积极主动,通过政策引导,加快“煤改电”的进程。
推动“煤改电”需要政府政策引导和财税支持。政府可以将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与“煤改电”结合起来,从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的角度,将环境和资源外部成本内部化,降低“煤改电”“油改电”所需要的成本,促进电能替代的发展。
原标题:“煤改电”为清洁能源腾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