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10月,在一次由中国科学院和解放军总参谋部测绘局(现更名为测绘导航局)联合召开的会议上,我国著名电子学专家、“863计划”倡导者之一陈芳允院士介绍了利用地球同步卫星进行定位和通信的设想,解决快速定位与通信问题。这一理论后来被归纳为“双星定位”,成为日后北斗计划的奠基理论。
1994年,前期论证工作基本完成,北斗正式立项,并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即:第一步,2003年建成了北斗卫星导航试验系统(北斗一号),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自主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第二步,建设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北斗二号),2012年左右形成覆盖亚太大部分地区的服务能力。第三步,2020年左右,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形成全球覆盖能力。
2000年10月,北斗导航系统的第一颗卫星正式送入轨道。时隔两月,第二颗卫星成功发射。此刻,从提出理论,到发射卫星上天,北斗计划已经走过15年。
2008年,在四川汶川特大地震中,北斗系统独有的短报文通信功能发挥了重要作用。如今,中国军队的导航和授时方式已经逐步由GPS向北斗转换,而金融、电力、渔政和森林防火等民间领域也逐渐尝试使用北斗系统。
2012年10月26日,北斗系统成功发射了第16颗卫星,完成卫星组网。
2012年12月28日,北斗二号系统正式开通运行,服务区域覆盖亚太地区。
北斗系统将服务长江口导航定位 精度达厘米级
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年底建成运行
黄金水道将获厘米级空间定位服务
日前,记者从交通运输部东海航海保障中心获悉,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BD-CORS)设计方案已通过专家评审,目前已完成横沙岛、大戢山、芦潮港3个参考站建设,预计该系统今年年底建成投入运行。
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是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高精度导航定位应用,能为区域内公众用户提供导航定位、精确授时和数字报文等信息服务。目前,我国尚没有建立专门服务于沿海水域的高精度地基增强系统,且基于北斗导航的连续运行参考站技术还处于起步阶段,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建成后,将率先填补这一领域的空白。
2003年12月,北斗一号系统正式开始向国内用户提供服务,目前已拥有13万军民用户。
据了解,该系统是我国自主设计、研发、建造的首个专门针对海洋应用的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接收机、终端机及软件系统均采用国产设备,实现了从系统到芯片、从软件到硬件的完全自主知识产权。“摆脱长期以来对进口设备的依赖,可大大提高该系统的整体安全性、稳定性及可维护性。”该项目方案评审组专家向记者表示。
专家表示,相对于已建成的差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DBDS)亚米级的定位精度,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作为手段更先进的地基增强技术,还拥有定位精度提升更大、播放方式更多等众多优势,能更好地满足沿海用户对高精度导航定位的需求,应用前景广泛。
东海航海保障中心总工程师刘嘉华副主任告诉记者,东海航保中心从2011年下半年开始相关论证,陆续完成站点踏勘和选址工作,今年下半年正式开始土建施工和系统建设,预计12月下旬整个系统就能投入运行。该系统投入运行后,可以覆盖长江口黄金水道、上海自贸区大部分水域及洋山深水港部分水域。
据悉,长江口北斗连续运行参考系统建成后,将为海事管理、海道测量、水运工程、航运物流及海洋气象等涉海领域提供厘米级实时三维空间定位服务,并在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跨海大桥变形监测、集装箱智能管理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总参某部队在北斗系统中发挥国家队主力军作用
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2012年12月正式开通,标志着中国在建立自主可控的卫星导航系统进程中又迈出了一大步。这其中,一支新型作战力量发挥了“国家队”和“主力军”作用,它就是总参卫星导航定位总站。
它是因应北斗的发展而诞生的。1999年12月,离第一颗北斗卫星发射仅剩10个月,而地面系统建设进度严重滞后,8个分系统仅有1个完成研制。刚刚组建的总站立下军令状。
14年来,总站承担着系统的研究论证、研制建设、运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