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贝奇安娜”号驶入中国海油气电集团天津LNG(液化天然气)码头。这艘载有6.9万吨LNG的巨轮将在这里卸载,为京津冀地区冬季用气提供保障。
6.9万吨液化天然气折合气态天然气约1亿立方米。按照1户居民每月用气30立方米计算,这些天然气大约可供100万户居民使用3个月。
这一幕是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努力承担社会责任,有效缓解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的一个缩影。
多措并举调配资源
“在上游资源采购环节,中国海油提前谋划布局,在去年冬季现货价格大幅上涨前,通过长期和现货LNG资源相结合的方式为冬季保供储备了近千万吨的LNG现货资源。在下游销售环节,早在去年夏天,中国海油就与相关部门、下游用户沟通,大体摸清了天然气缺口情况,并精确落实保供气量及排产计划。”中国海油董事长杨华表示。
面对华北地区天然气供应紧张局面,中国海油积极推动天然气管线互联互通,以充分释放天津LNG、广东地区LNG及海上天然气产能,缓解区域供气压力。同时,在华北、华东两大主要天然气消费增长区,中国海油天津LNG接收站和浙江LNG接收站已进入满负荷生产状态。
此外,天津滨达燃气管线已投用通气,这是中国海油、中国石油供气管道首次互联互通,能够有效释放华北地区供气能力。同时,中国海油与中国石油密切合作,在华南地区提前完成广东省管网与西二线互联互通,实现了首次“南气北输”。中国海油还计划安排百余辆LNG槽车从位于广东地区的接收站运载LNG驰援华北地区,承担“南气北运”任务。
截至目前,中国海油已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累计输送液化天然气80多万吨,预计到2018年3月底前还将完成20艘LNG运输船的接卸,日最大供气量(液态和气态)预计将由去年的900多万立方米攀升至2400万立方米,较去年同期增长167%。
提前布局LNG产业
中国海油是我国LNG产业的先驱者和领军者。目前,中国海油已形成上游海外LNG资源基地建设、天然气勘探开发,中游LNG船跨洋运输、LNG接收站建设、天然气管网管道建设,下游天然气发电、汽车加气、工业用气、LNG冷能利用等完整产业链。
近年来,中国海油先后建成投产大鹏LNG、福建LNG、浙江LNG、珠海LNG、天津LNG、海南LNG8座接收站,每年接卸能力达3000万吨,LNG接收站运营数量和接卸能力均位居全国第一。
数字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海油累计进口LNG突破1.2亿吨,经测算可减排二氧化碳3亿多吨,相当于植树8亿棵。
同时,中国海油还积极推动天然气发电产业发展,建成并拥有中山嘉明电厂、福建莆田电厂等6家天然气发电企业,总装机规模达到800多万千瓦,天然气装机规模位于国内前列。截至2017年底,集团公司已累计发电超过1600亿千瓦时。按照一户三口之家每月用电150千瓦时计算,这1600亿千瓦时电可供近1亿家庭使用一年。
率先掌握核心技术
在LNG技术研发领域,中国海油率先掌握大型LNG全容储罐等关键技术,其中3项为国际首创,6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9项创新技术领跑行业。尤其是LNG全容储罐技术自主研发成功,标志着我国彻底打破了国际工程公司对大型LNG储罐技术的长期垄断。
目前,中国海油是国内唯一全面掌握LNG接收站自主技术体系,能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并具备工程化能力的企业。公司率先自主掌握的大型天然气液化技术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三个拥有该项技术的国家。
未来,中国海油将进一步加快蒙西天然气管道项目建设。资料显示,蒙西项目管道将穿越内蒙古、山西、河北和天津4个省区市,全长约1279公里。项目建成后,将把鄂尔多斯与大同地区生产的煤制天然气以及中海油天津LNG接收站的天然气供应到北京、天津、河北和雄安新区,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地区清洁能源供应保障能力。
原标题:中国海油全力保供缓解北方“气荒” 领跑LNG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