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是一种清洁、安全、可靠的能源。核电是利用核能发电的一种发电方式,具有供应能力强、能大规模应用等特点。在全世界范围内,核电由于资源消耗少、环境影响小和供应能力强等优点,成为与火电、水电并称的世界三大电力供应支柱。
(来源:中国核网)
目前我国能源结构中化石能源占90%以上,然而,煤炭、石油带来的环境问题必须引起重视。随着洁净能源的替代能力将逐步提高,非化石能源应成为我国能源发展的重点和亮点之一。
非化石能源包括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可再生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看做是广义的太阳能。而太阳能源于核能,是太阳内部发生的核聚变释放能量的一种形式。可以说没有核能就没有人类,人类与核能天然地结下了不解之缘。
发展核电是长期战略
核电在战略上具有竞争力源于其不可替代的优点,积极发展核电是中国能源长期重大战略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在《对我国核能发展战略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提到,人类无法弃核,世界核能发展的基本格局是稳定的。这种战略上的稳定性,有以下三方面的深层次原因:
第一,发现和认识核能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科学成就之一。人类既然认识了核能的巨大潜力和价值,就不可能把它锁在抽屉里,必然会努力使之成为人类的驯服工具,不驾驭核能才是真正的危险。
第二,实践已经证明核裂变能是可以驾驭和控制的。至2010年底,全球共有441座运行的核裂变反应堆,总装机3.75亿千瓦,年发电量占全球电力的15%。30个拥有核电的国家累计已有1.4万堆年的运行经验。实践证明,裂变核电站是可以做到安全的。
第三,三次事故分别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不同角度提供了互相补充的丰富经验教训和启示,深化了人们对核安全的理解。这表明:核事故是可分析、可认识的,而且每次核事故都带来了核安全技术和核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驯服核能必然是一个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提高、改进的过程。驯服核能,确保安全,是人类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发展核电利在千秋
毫不违心地说,发展核电,功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是因为核电相对其他能源,有以下优点:
1)清洁性。近年雾霾加剧,空气污染多来源于煤炭燃烧——我国煤炭储量高,煤炭占能源消费总量的64%,然而一半都是质量较差的次烟煤和褐煤,燃烧时产生大量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的首要原因。当环保深入人心,重新回头来审视我国的能源结构,煤炭、石油占了80%。
2)安全性。说到这里,被“朋友圈科学”洗脑的吃瓜群众怕是又要开始担心安全性问题,怕再发生三哩岛、切尔诺贝利以及日本福岛核事故的惨剧。回顾历史上几次严重的核事故,会发现根本原因更大程度是在于人因失误或核电站本身存在设计缺陷。
事实上,任何一项技术都有一个发展过程,从产生到成熟,没有哪个是绝对完善的,绝对安全的,这是技术一般的发展规律。而且,技术只有应用到实践中才能获得不断发展的机会,核电技术当然也不例外。
因为担心未知的核“灾难”而拒绝发展核电技术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应该看到的是,核电站设计和建造中所考虑到得安全性问题远多于其它领域,设计者所考虑到的“最坏的情况”远远超出了公众的想象。即便是遇到了“最坏的情况”,比如堆芯熔化,也可以保证将放射性核燃料封闭在安全壳中。需要注意的是,福岛核电站属于第二代核电站,属于安全性较弱的沸水堆,其本身设计的安全运转寿命已过,已经出现了一些老化、腐蚀的迹象。
此外,核电站的事故发生率要远远小于其他现有技术,如果说核电站不安全,那实在是有失公允。这几次严重的核事故至今仍不时地为我们敲响警钟,但这并不是让我们谈“核”色变,停止利用核能,而是更合理、更有效、更安全地利用这种巨大潜能的能源。尊重技术的发展规律,以史为鉴,才能获得长足的发展。
3)带动性。核电属技术密集行业,发展核电如同房地产一样,可以带动材料、机械、化工等多个行业的发展。发展核能也是国家核安全的要求,君不见邻国“金将军”心心念念的也就是一枚小小的核弹。
核电发展四大趋势
安全高效地发展核电,是我国发展核电的首要考量。我国将从推动新型反应堆技术发展、加强核电关键零部件研发、推进乏燃料处理技术推广、加强在役机组监管并开展延寿评估等多个维度,推动国内核电产业健康发展,并始终将安全性视为第一要务。
未来国内核电发展的四大趋势:
1)核电机组将向小型化方向发展;
2)三代核电技术不是终点,未来国内核电技术将向具有更高安全性的先进核电技术发展;
3)在核电设备国产化水平持续提高的背景下,核电设备与材料国产化将向深水区迈进,未来有望具备完全国产化能力;
4)核燃料技术将持续升级,核燃料循环后端短板将补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