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公司积极开展费控体系研究与试点建设,使用计量终端、费控智能电表完成客户用电信息采集,实现电费智能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公司又探索建立网、省、地三级计量密钥管理系统,将费控体系升级为安全费控体系,电费管理安全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费控体系支撑“先付费后用电”
对供电企业而言,电费回收是实现经营效益最关键的环节,也是一直困扰供电企业的难题。同时,国家发改委明确提出试点推行居民用电阶梯电价和峰谷分时电价,费率的调整也对电费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此,公司开展了费控体系的研究与试点建设。“简单来说,费控体系就是通过计量自动化和营销系统的部分功能建立的电费回收渠道。”公司市场营销部计量处处长郑龙告诉记者,公司每年的用户欠费金额数以亿计,对企业正常运作造成不良影响。费控体系的建设和推广使用,可支撑公司逐步推进“先付费后用电”的经营模式,降低经营风险和电费回收运营成本,有效解决欠费难题。
郑龙认为,从企业经营管理角度来说,费控体系是提高电费回收率、提升精益化管理水平的需要;从客户服务角度来说,它是提高客户用电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的需要。
近年来,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电网公司等单位均在探索费控经营模式,逐步尝试安装费控式电能表。其中,广东电网公司2013年低压客户费控式电表应用目标为5.8万户,目前已陆续安装完成。
终端电表将嵌入安全芯片
费控体系经过多年的试点后,是否已具备全面推广的条件?
南网科研院是公司费控体系建设的技术机构,该院计量与用电研究所研究室主任张明明告诉记者,“费控体系涉及到客户资金、拉合闸指令等重要信息,这些信息的采集和传输需要有安全保障。”然而,目前低压居民及专变用户的计量数据通过公网进行自动传输,存在易被篡改、窃取的风险。且各基层单位在试点费控体系时,表计终端的加密方式各有不同,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安全体系,埋下了安全隐患。
当前,国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工作;2005年,国家相关部门下发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也对电力系统内部信息安全作出明确规定。那么,公司如何保障客户用电数据安全?“必须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支撑费控功能应用,将费控体系升级为安全费控体系。”张明明说,在原有费控体系的基础上,安全费控体系通过研发采用国家认证密码算法的安全芯片,在电表端以硬加密的形式,保证数据安全。
“终端表计的更换将是安全费控体系推广的重点内容。”郑龙介绍说,费控电能表支持预付费和后付费两种功能,它能够结合嵌入的安全芯片,接收远程售电系统下发的ESAM(嵌入式安全控制模块)数据抄读、跳闸、合闸等指令,并实现费控功能。
据了解,费控电能表将率先在新建小区和新增用户中安装,原有电表将分年度、分批次进行,按照其使用周期逐年更换,以避免因安全费控体系的推广而增加额外的设备采购费用。
按照公司有关安全费控体系建设目标,到2019年,公司经营区域内直供直管的电力用户和公用配变考核计量点的用电信息,将实现准实时采集和全面支持预付费控制,以降低电费回收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