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网企业

请登录

注册

国家电网“大气污染防治”特高压工程全面竣工

2017-12-26 14:36:19 来源:北极星智能电网在线整理
A A
12月25日,又一条西电东送通道——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临沂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至此,国家电网公司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8条特高压工程全面竣工。这项浩大的工程起源于2013年,国务院当年9月发布了《大
12月25日,又一条“西电东送”通道——内蒙古上海庙至山东临沂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至此,国家电网公司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8条特高压工程全面竣工。
 
这项浩大的工程起源于2013年,国务院当年9月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通过5年努力,较大幅度减少重污染天气,要求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等措施替代燃煤,实现燃煤消费总量负增长。
 
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其中包括4交4直共计8条特高压输电通道,要求在2017年底前全面建成。
 
特高压由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和±800千伏及以上直流输电构成,一方面可实现“电从远方来”、有效解决雾霾问题;另一方面能“送出清洁电”、破解能源基地“窝电”困局。目前,我国是世界上唯一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特高压这项尖端技术的国家。
 
据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透露的信息,最后一条建成的内蒙古上海庙到山东临沂±800千伏直流特高压输电通道工程投资为221亿元,途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6省(区),新建上海庙、临沂两座换流站,换流容量2000万千瓦,线路全长1238千米,输电容量1000万千瓦,每年可向山东送电超过500亿度,约等于山东省全年用电量的1/10,山东可以少建10座百万千瓦级火电厂,每年减少燃煤消耗2520万吨。
 
2013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通过5年努力,较大幅度减少重污染天气,要求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等措施替代燃煤,实现燃煤消费总量负增长。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要求在2017年底前全面建成。上海庙-山东特高压直流工程建成,标志着国家电网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已经全面竣工,特高压电网取得里程碑进展。同期,为促进甘肃清洁能源外送、解决东北“窝电”问题,国家电网还建设了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
 
党的十九大对我国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强调加强电网等基础设施网络建设,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特高压电网是重大基础设施、能源网络和生态环保工程。国家电网积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到京津冀鲁、长三角等重点防控区域的输电通道,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规模。自2014年11月以来,国家电网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开工并建成了4条交流、6条直流共10项特高压工程(包括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8项特高压工程),总投资2200亿元,线路全长1.6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1.74亿千伏安(千瓦),工程跨越16个省(区、市),开创了我国电网发展的全新时期,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在4交4直特高压输送通道以外,为促进甘肃清洁能源外送、解决东北“窝电”问题,国网公司近年来还建设了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特高压直流工程。10项特高压工程总投资为2200亿元,线路全长1.6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1.74亿千伏安(千瓦),工程跨越16个省(区、市),创造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根据有关方面披露的数据,前述“6直4交”10项特高压工程,将令东中部新增跨区输电能力8000万千瓦,华东、华北初步建成连接主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可就近满足当地经济及负荷发展,可以新增1.5亿千瓦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能力,有力推动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二氧化硫88万吨、氮氧化物94万吨,可显著改善东中部环境质量,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近三年来,国家电网共建成4条交流、6条直流共计10条特高压线路。其中8条纳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条纳入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及促进西部清洁能源消纳工程。
 
据介绍,这10条特高压工程总投资2200亿元,线路全长1.6万公里,变电容量1.74亿千伏安,工程跨越16个省(区、市)。
 
国网公司董事长舒印彪表示,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后,将增加东中部地区受电能力80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燃煤运输1.8亿吨,降低PM2.5浓度4%至5%,有效满足京津冀鲁、长三角地区的用电需求,促进节能减排和大气污染防治目标的实现。
 
截至目前,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2.7亿千瓦,成为世界上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其在运在建特高压工程共22项,预计到2020年,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规模将达到2.5亿千瓦。
 
全面竣工这10项特高压工程,对于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优化能源配置、保障电力供应、防治大气污染、拉动经济增长、引领技术创新具有显著的综合效益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一、促进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开发与外送。我国西部、北部地区能源资源丰富,80%以上的能源资源分布在西部、北部,能源基地距离东中部负荷中心1000-4000公里,实施大规模“西电东送”、“北电南送”是我国能源发展的重大战略。国家已经规划建设山西、蒙东等五大综合能源基地,全面竣工这10项特高压工程,可以新增1.5亿千瓦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能力,有力推动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破解大型能源基地“窝电”困局,推进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联合外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有力促进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二、保障东中部地区电力安全可靠供应。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电力需求还将保持中高速增长,东中部地区经济发达,经济总量大,用电基数大、比重高,未来新兴战略产业、新业态服务业将加快发展,加之人口向东部地区集聚,仍将是我国的负荷中心。由于一次能源资源匮乏,土地和环保空间有限,保障电力供应的压力较大。建设特高压输电工程、大规模接纳区外电力,是满足东中部地区电力需求增长并保障电力安全可靠供应的根本途径。全面竣工这10项特高压工程,东中部新增跨区输电能力8000万千瓦,华东、华北初步建成连接主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可就近满足当地经济及负荷发展,到网电价具备竞争力,可有效缓解东中部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
 
三、有力拉动经济增长,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特高压电网投资大,产业附加值高,物质资源消耗少,中长期经济效益显著,具有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等优势,可有力带动电源、电工装备、用能设备、原材料等上下游产业,推动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对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效益、效率将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投资估算,这10项特高压工程,每年可拉动GDP增加约722亿元,带动装备制造业产值增加约902亿元,提供就业岗位约17万个,送电省份与受电省份都能直接获益,有力支撑国家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战略部署。
 
四、推动东中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2014年3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环保部联合印发《关于印发能源行业加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要求在新疆、内蒙古、山西等煤炭资源富集地区,按照最先进的节能环保标准,建设大型燃煤电站(群);推进9个以电力外送为主的千万千瓦级现代化大型煤电基地建设,加快重点输电通道建设,加大向重点区域送电规模,缓解人口稠密地区大气污染防治压力。目前,华东、华北地区燃煤电厂分布密集,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在西部、北部能源基地集中建设大容量燃煤坑口电站及新能源电厂,通过特高压工程外送,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高、排放治理效果好。这10项特高压工程,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二氧化硫88万吨、氮氧化物94万吨,可显著改善东中部环境质量,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特高压电网的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充分显现。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在建“三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22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3.2万公里,变电(换流)容量超过3.3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8000亿千瓦时。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2.7亿千瓦,成为世界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预计到2020年,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规模将达到2.5亿千瓦。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电力流向和规模,国家电网规划到2025年建成统一同步电网,特高压将在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我国全面掌握了特高压核心技术,成为世界首个、也是唯一成功掌握并实际应用特高压这项尖端技术的国家,展示了中国在世界电力工业的一流形象。2004年以来,国家电网公司联合各方力量,全面开展特高压工作,在理论、技术、标准、装备及工程建设、运行等方面取得全面突破,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特高压技术创新和进步,不仅将改变能源、电力和电网发展方式,而且将有力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推动创新发展,对于提升我国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非常重要。未来,特高压将在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清洁、更高效、更经济的能源支撑,更好地造福人类、创造未来。(文章内容整理自上海证券报、华商报、新华社)
大云网官方微信售电那点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我要收藏
个赞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