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桑花儿开得艳,美酒融进我的情,酒歌唱得月儿圆,幸福生活远流长……”6月20日,位于青海湖畔的莫热新村歌声嘹亮,索南多杰唱起敬酒歌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清脆悠扬的歌声久久回荡。
近年来,青海湖畔周边乡村借助旅游热潮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海南供电公司将加快供区电力设施建设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先导工程”,累计投资4739.6万元,改造升级青海湖沿线黑马河及江西沟乡的7条10千伏线路,结合当地用电负荷情况,新增46台总容量约为1.06万千伏安的变压器,更换老旧电力线路313千米,全面解决了青海湖周边村镇供电半径过长、低电压、供电“卡脖子”的问题,点燃了当地牧民勤劳致富奔小康的热情。
特色民宿齐发展
“自从宾馆安装了热水器、空调,房间条件升级了,来住的游客比去年多了一倍。”6月21日,青海湖东岸莫热新村红珊瑚宾馆老板才让先说道。
才让先是土生土长的当地牧民,2017年他趁着旅游热办起了一家有20间客房的藏式客栈,旅游高峰时房间常常供不应求,虽然收益可观,但他还是忧心忡忡,“青海湖气候多变,下雨天房间里不开暖气就很冷,开了又跳闸,客人经常抱怨不已。”
发展旅游产业,开办特色民宿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雨后春笋般出现的特色民宿对供电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据海南共和县供电公司安全员张龙介绍,莫热新村原有1台200千伏安容量变压器,用电负荷120千瓦。随着民宿用电设施不断增多,用电负荷最高可达到1471千瓦,低电压现象非常严重。
2017年10月,海南供电公司投资116万元,新建0.4千伏及以上电力线路2.83千米,安装总容量1600千伏安的变压器4台,全面解决了莫热新村电网供电能力不足的问题,有力助推当地旅游业迅速发展。
如今电够用了,村里的24户牧民家家都盖起了宾馆,房间总数达到1000余间,日均接待游客量达到4000人以上,年均收入3600万元。村里办起了篝火晚会、马术、射箭民族特色文化产业。手工奶茶、酸奶等特色小吃更是受到了游客们的称赞,村民纷纷从乡村旅游中受益,日子越过越红火。
集体产业前景旺
6月20日上午,加隆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内一片红火,工人们正在将加工好的奶制品打包装箱准备对外销售。
加隆村生态畜牧业合作社是村里最大的集体产业,以牦牛、高原寒羊养殖、奶制品制作销售为主。成立初期,合作社手工制做酸奶,速度慢、效率低,一度面临停业危机。然而,海南供电公司实施的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让村民们看到了希望。
“2017年5月,我们为加隆村新建10千伏及以下线路700余米,组立杆塔40余基,并为合作社接通了动力电。”海南共和县供电公司发展部主任石少卫说。
接通动力电后,江周加重修了合作社,增加了100多头牦牛,置办了酸奶机、发酵机和饲料加工机,合作社走向了机械化生产。
“重新开工的第二个月,我们接了200份酸奶订单,赚了5000元。现在机械化加工一天可生产3000斤酸奶,再也不怕赶不上订单进度了。”说起农网改造带来的好处,江周加难掩心中喜悦。
村民创业动力足
6月21日一大早,仁青本的油果加工坊散发出阵阵香味,金黄色的炸油果整齐地摆放在沥油架上。“用电做的东西就是好,省事又省心,我小小的加工坊也赶上了现代化。”仁青本翻动着电油锅里的油果,说着现代化电器带来的便利。
36岁的仁青本常年在外打工,看到家乡的变化后回家办起了油果加工坊。运营初期,想节约成本的仁青本采用牛粪烧火炸油果,结果由于温度不好控制,油果质量不高销量并不好。创业受阻后,他买来了电油炸锅,拨通了供电公司的服务热线。
“以前没办过加工坊的用电手续,心想应该很复杂,没想到一个电话,供电员工又是检查又是安装,一天的功夫就通了电。”仁青本高兴地说着自己的办电过程。
“电油炸锅真是产高效好,现在每天都能售出60箱炸油果,净利润有1000多元。”仁青本夹起刚炸好的油果开心地说,“供电员工手把手教我安全用电,遇到难题打个电话就有工作人员上门解决,不用分心考虑用电问题,一门心思地奔‘钱程’。”
农网改造升级工程以群众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让老百姓得到了真正的实惠。
——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发展和改革局局长 杜苏海
有了动力电,干活变轻松了,赚钱也多了,村民的生活热情也高涨了许多。
——海南藏族自治州黑马河镇加隆村村委会主任 豆拉才
过去在外地打工,离家远,辛苦一年勉强能填饱肚子,现在在家门口创业,既能照顾家里,赚钱也比以前多了。
——海南藏族自治州黑马河镇加隆村村民 仁青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