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能源互联网要以电网为主
从国外的发展来看,对能源互联网有三种理解:
一是以互联网的开放对等理念和体系架构为指导,形成新型的能源网。这时候能源互联网(Energy Internet)的本质是能源网。以美国的FREEDM为典型代表,效仿网络技术的核心路由器,提出了能源路由器的概念并且进行了原型实现。
二是借助互联网收集能源相关信息,分析决策后指导能源网的运行调度。这时候能源互联网(Internet of Energy)的本质还是信息互联网。以欧洲的e-Energy为典型代表,打造一个基于信息和通信技术的能源供应系统,连接能源供应链各个环节业务流程,实现示范应用形成能源需求和供给的互动。
三是将以上两种理解混合在一起,两种成分都有,以日本的数字电网、电力路由器为典型代表。
如何用电力电子装置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浅谈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的任务是为人们日常生活、企业科研生产提供电力资源,而是社会经济能否稳定发展的重要依托。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贯穿电力系统的发电、配电、变电和输电等各个阶段,电力系统若想实现高可靠性、高稳定性和高效性,必须采用高度智能化的电力电子装置。与此同时,传统电力系统的发电方式往往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在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的同时能源的利用率低下,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对电力系统进行改进势在必行。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中必然会使用电具有较高科技水平的电力电子装置。因此,研究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电力电子装置和电力系统的发展
随着大容量、远距离电力资源传输的需求逐渐提高,电力系统势必步入智能化、自动化发展的道路。目前,我国电力系统的智能化水平逐渐提升,在全国各地均可以使用电能,电力系统的规模位于世界前列。电力电子装置作为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迅猛。电力电子装置的不断发展与改善同时也极大促进了电力网络的迅速发展。较为突出的改进为电力能源传输介质由传统的电缆传输转变为光纤传输;关键技术壁垒由硬件设计转变为软件设计;装置由传统的半控型装置逐步发展为全控型装置,目前已经发展到复合型装置;控制方法由传统的模拟控制转变为数字控制等等。然而,我国电力系统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为智能化水平较低、科技含量较低、创新性技术应用较少等等。因此,我国电力行业的相关科技人才应该对电力电子装置进行深入的科学研究并将其先进的应用到电力系统的构建中,从而促进我国电力行业以及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2.我国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2.1 发电阶段
传统的电力系统通常利用不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资源有限且会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新型电力系统应因地制宜,利用当地环保的可再生能源,如风能、势能等,同时致力于进一步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提高环保能源的使用率,本文将从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三方面进行介绍电子电力装置在发电中的应用。
2.1.1 风力发电
由于风力变化极快,需要电力电子装置对风能进行整流、逆变后将其转变为可供人使用、具有稳定电压、频率的电能资源,最为普遍的装置为风力变流器。利用变流器中拓扑结构分层改变电能的容量和电压,增加了风力发电的效率。
2.1.2 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装置通过调节水库的高低位置的变化通过水力势能的改变进行发电。水力发电中发电机采用交流励磁技术,极大地加快了发电的速度,其核心电力电子装置为交流发电机组励磁。在交流励磁的控制系统原理简单,利用交流频率的改变直接调节对水压及流量的大小,可以实现快速、准确的水力发电,有效改善了水力发电站的发电。效率
2.1.3太阳能发电
太阳能发电需要的电力电子装置包括将太阳能转变为电能的光伏阵列原件、处理不稳定电能的滤波器、变压器、逆变器等装置。目前,太阳能发电系统的应用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光伏阵列存在多峰值问题,有待进一步进行深入研究。
2.2 储能阶段
由于可再生能源的产生具有季节性、实时性,同时生活生产中使用电能也存在高峰期和低谷期,这就要求进行电能的储存,从而提高现有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本文将从目前在我国应用较为广泛的电池储能装置、水力储能装置和风力储能装置几个方面进行概述。
2.2.1 电池储能装置
我国对于电池储能装置的研究与其他其他储能方式相比时间较早,可以将任意发电装置产生的电力资源转化为电池中的电能。其原理为利用小功率直流变换器是电池中的电流平稳;利用拓扑结构将电池集成实现电压的高低和电流的变化;利用电压型四象限变换器在实现功率的调节。利用电力电子装置实现储能的最优化、损耗的最小化的储能系统。
2.2.2 水力储能装置
水力发电的储能装置一般采用抽水储能,常见的方法为利用抽水蓄能机组中励磁电流的频率和幅值的转换实现电力功率的转换,从而实现电力供能中调峰填谷、备用紧急能源等不同的作用。
2.2.3 风力储能装置
风力储能装置利用压缩空气进行储能,利用空气压缩机将剩余的电力资源用空气的压力进行存储,电能不足时,将空气的势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发电。
2.3 输电阶段
电力系统若想在输电领域中实现长距离、高容量和低损耗的电力传输,需要电力电子装置进行协助降低电能的损耗,如换流器、变流器。在输电过程中长距离、高容量的电力传输一旦遇到意外灾害可能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电力电子装置能够及时的发现传输电力过程中的异常状况,根据具体的情况进行决策,以免产生重大的经济损失和资源浪费。
2.4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高度自动化、高度智能化的电力资源传输网络,利用自动化控制技术可对任意网络节点进行监控,实现节点间电力资源的双向流动。智能电网中采用功率变换器对用户的功率进行调节。利用电力电子装置的集成可实现电网中控制器通过通信系统进行协同工作,实现电网的自动化控制,增强智能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5 提高电能利用率
由于自然中可再生资源如水力、风力或是太阳能并非是长时间供应的,但是对于电能的需求却逐年增加,因此电力系统必须降低电能的损耗、提高电能的使用效率。其中,链式静止同步补偿器可以通过无功补偿降低电压的扰动、维护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谐波治理装置可以降低电网中的谐波,抑制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动态电压恢复器通过对电压暂降进行补偿,降低电压引起的电力设备的损害,从而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运行。
3 电力电子装置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国在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突破,但是距离世界顶级的电力系统中电力电子装置的应用还有一定的差距。针对电力资源的大量需求和电力系统改善的需要,电力电子装置应该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首先,增强电力系统的智能化,通过电力电子装置的一体化设计,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其次,在发电阶段加强风力发电换流器的可靠性与太阳能发电中逆变器的稳定性。再次,研究其他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可行性与适用性。最后,增加电力系统出现故障时的应急措施,通过不断改进控制算法增强电力系统进行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提高电力能源的使用效率。
4 总结
电力电子装置是电力系统的重要基础,在保障电力系统及时、准确和可靠运行等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换言之,电力电子装置科技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电力系统自动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必须注重电力电子装置的科研与开发,促进电力单位或企业与高校或其他科研单位的合作,致力于将先进的电力电子装置应用于电力系统中,以便进一步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日益增加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姜建国.乔树通.郜登科.电力电子装置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4,3:2-5.
[2] 周孝信.陈树勇.鲁宗相.电网和电网技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试论三代电网[J].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3,33(22):1-11.
[3]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新技术前景研究”项目咨询组.大规模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