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电力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
电力供应规模迈上新台阶,全国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明显提升。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对电力的需求,电力投资建设稳步推进,全国发电装机总量、电网规模及发电量居世界首位。截至2017年9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机装机容量为17.2亿千瓦左右,较2012年底净增5.7亿千瓦。前三季度,“西电东送”输电规模接近1.8亿千瓦,较2012年增长1倍以上,全国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能力和清洁能源消纳能力大幅提升,全国跨区送电量同比增长11.0%。电力结构及布局持续优化,风电、太阳能发电消纳问题有所缓解。电源投资建设重点向非化石能源方向倾斜。截至今年9月底,全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6.5亿千瓦左右,占总装机比重为38%,比2012年底提高9个百分点。前三季度,东、中部地区新增风电、太阳能发电装机占比分别达到62%和82%;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占电网总投资比重达到53.5%。电力企业多措并举有效促进新能源消纳,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386小时、同比提高135小时,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923小时、同比提高34小时。煤电投资大幅减少,煤电有序发展效果明显。近年来,煤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逐步降至历史低位,为防止煤电行业产能过剩风险,国家出台了有关煤电有序发展的系列措施,效果持续显现。今年前三季度,煤电投资同比下降30.5%,防范化解煤电过剩产能风险工作成效凸显;煤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197小时、同比提高48小时。多重困难矛盾交织叠加,发电企业尤其是煤电企业持续亏损。在煤价持续高位、市场化交易电价进一步下降等多重矛盾下,煤电企业经营持续亏损,煤电行业经营遭遇严峻困难和挑战。
电力消费呈现出新常态特征。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用电增长总体放缓。2012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增长水平总体远低于改革开放以来的增长水平,其中2015年仅增长1%。但今年以来,宏观经济稳中向好态势持续发展,加上夏季出现持续高温天气等因素,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在高温天气影响下,用电量增速达到7.8%。电力消费结构不断调整,消费增长主要动力逐步转化。2012年以来,第二产业用电量增速远低于全社会用电量增速,所占全社会用电量比重逐年降低,2016年比2012年累计降低2.6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比重下降1.6个百分点;在用电量持续快速增长的拉动下,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占比分别提高1.9和1.0个百分点。今年前三季度,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继续分别提高0.5和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占比降低0.5个百分点;而高技术制造比例较高的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用电保持快速增长,合计用电比重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预计四季度全社会用电量保持平稳增长,全年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6.5%左右,超过2016年增长水平,其中,三季度气温因素拉高全年增速接近1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全国新增装机容量4000万千瓦,全年新增装机容量1.3亿千瓦左右;预计年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7.7亿千瓦、同比增长8%左右,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合计达到6.8亿千瓦,占总装机容量比重上升至38.5%左右,比上年提高近2个百分点。预计四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相对富余,个别地区燃料保供压力较大;预计全年全国火电设备利用小时4200小时左右。若后续电煤价格不能实现有效回落,则煤电企业经营形势难以有效改观,发电企业生产经营将继续面临严峻困难与挑战。
一、全国电力供需状况
(一)今年以来全社会用电量持续较快增长,三季度增速环比提高
前三季度,全国全社会用电量4.69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9%,增速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其中,一、二、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9%、5.8%和7.8%,三季度增速环比提高,受气温因素影响较大。前三季度全社会用电量较快增长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宏观经济总体延续稳中向好,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基础设施投资、外贸出口等关键指标增速回升。二是工业生产平稳向好,工业行业供需关系明显改善,企业效益明显增强,产能利用率持续回升,拉动工业用电回暖。三是服务业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不断涌现,新动能逐步培育形成新的增长点。四是夏季大部分地区气温明显偏高,7月、9月全国平均气温均创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高,拉动用电量较快增长,其中,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9%,是2013年9月以来46个月间的月度最高增速。
前三季度电力消费主要特点有:
一是电力消费结构继续优化调整。第三产业和居民生活用电量比重分别提高0.5和0.1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降低0.6个百分点,其中,四大高耗能行业占比降低0.5个百分点,而高技术制造比例较高的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三个行业合计用电量占比(14.6%)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一定程度上可反观工业生产中结构调整的效果。
二是第二产业及其制造业用电新增长点逐步孕育。第二产业及其制造业用电同比分别增长6.0%和6.4%,分别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4.2和3.3个百分点。其中,交通运输/电气/电子设备制造业、通用及专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对全社会用电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传统产业中的四大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长4.9%,增速逐季回落,主要是因二季度以来黑色和有色行业加大去产能、清除违法违规项目以及环保督查力度。
三是第三产业及其各行业用电持续快速增长。第三产业用电同比增长10.5%,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4个百分点。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用电同比增长14.5%,延续近年来的快速增长势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用电量同比增长13.8%,其中,在交通领域推动实施电能替代、快速推广电动汽车等作用下,城市公共交通用电同比增长25.9%。
四是城乡居民生活用电较快增长。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比增长7.5%,拉动全社会用电量增长1.1个百分点。其中,三季度受高温天气因素影响,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在上年同期极端高温天气创下的高基数基础上仍实现了12.3%的快速增长,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居民生活电气化水平的提高。
五是各地区用电增速均同比提高,西部地区增速领先。东、中、西部和东北地区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分别增长6.1%、7.5%、8.6%和4.0%,增速同比分别提高2.5、4.1、7.7和3.4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受上年低基数和今年高耗能行业用电增速回升的拉动,用电增速提高较多。东部地区拉动全国全社会用电量增长3.0个百分点,对拉动全国用电量增长的贡献最大。西部、中部地区分别拉动全国用电量增长2.2和1.4个百分点。
(二)电力供应能力充足,煤电有序发展取得新成效
前三季度,全国主要电力企业总计完成投资同比下降1.7%。其中,发电企业有效控制投资节奏,完成电源投资同比下降13.1%;电网完成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6%,其中110千伏及以下电网投资比重达到53.5%。截至9月底,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装机容量为16.7亿千瓦、同比增长7.6%,增速同比降低3.2个百分点;全口径发电机装机容量为17.2亿千瓦左右。
前三季度电力供应主要特点有:
一是煤电投资明显下降,煤电有序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煤电投资同比下降30.5%,国家促进煤电有序发展、实施停缓建等措施得到逐步落实,防范化解煤电过剩产能风险工作取得成效。在电力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水电欠发等因素拉动下,全国规模以上电厂火电发电量同比增长6.3%。火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3117小时,同比提高46小时,其中,煤电3197小时、同比提高48小时。
二是水电发电量实现正增长,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下降。全国规模以上电厂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0.3%,其中,9月份水电发电量受上年同期低基数等因素影响,当月增速上升至18.6%,扭转了前8个月持续负增长的态势。全国水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2674小时、同比降低92小时。
三是风电开发布局呈现从西部、东北地区向东、中部地区转移的特征,风电消纳问题逐步得到缓解。新增并网风电装机容量970万千瓦、同比多投产146万千瓦;其中,东、中部地区新增装机占比达到62%,风电布局延续上年以来的向东、中部地区转移趋势。9月底,全国并网风电装机容量1.57亿千瓦,同比增长12.8%。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并网风电发电量2128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7%,明显超过装机容量增速。在有关部门和电力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弃风问题有所缓解,全国风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1386小时、同比提高135小时。
四是太阳能发电实现跨越发展,开发布局持续优化。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新增装机容量4231万千瓦、同比增加1977万千瓦,占全国新增装机的45.3%。从布局上看,东、中部地区太阳能新增装机规模占全国比重达到82%。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在今年7月份首次突破1亿千瓦,9月底已达到1.18亿千瓦,是2012年底的近35倍,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国并网太阳能发电量83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70.9%;太阳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923小时、同比提高34小时,前三季度弃光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五是核电发电量保持较快增长,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比提高。前三季度新投产两台、共218万千瓦核电装机。核电发电量18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8%。核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5379小时、同比提高144小时,其中,江苏、广东、福建和海南分别提高678、484、347和342小时。
六是全国大范围资源优化配置大幅提升,跨省跨区送电量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国投运五条特高压交、直流线路;全国完成跨区送电量310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0%,增速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全国跨省送电量8274亿千瓦时、增长11.3%,增速同比提高5.7个百分点。
七是煤炭供应平衡偏紧,多重困难矛盾交织叠加,发电企业尤其是煤电企业持续亏损。电煤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截止9月底,今年已发布的37期环渤海煤价指数中,共有35期超过570元/吨的“绿色区间”上限,港口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价格绝大多数时间处于600元/吨以上的“红色区间”运行,大体测算,全国煤电行业电煤采购成本同比提高2000亿元左右。此外,市场化交易电价下降以及可再生能源补贴支付严重滞后也加剧了发电企业经营困境。多方面因素导致发电企业成本快速上涨且难以向外疏导,大部分发电集团煤电板块持续整体亏损,发电行业效益大幅下滑。
(三)全国电力供需形势总体宽松,部分地区富余较多
前三季度,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其中,华北区域电力供需平衡偏紧,华中区域电力供需基本平衡,华东和南方区域电力供需平衡有余,东北和西北区域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