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轨迹总是惊人的相似。这句话提醒我们,既要从前人那里学习先进的知识传承精髓,同时也要从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而放眼国内的光伏市场,虽然装机量、产能、增长速度以及技术等各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但是在市场发展的过程中还是不免出现各种问题,比如产能过剩、过分依赖政策、技术创新弱等问题,因此我们要把比我过光伏发展较早的其他国家当作镜子,明白自己的处境并做出调整,今天我们就来好好“照照镜子”!
从印度看中国的产能过剩
印度虽然在经济上不如中国,但是相同的也意味着有着更多的市场潜力,因此被众多行业以及国家看作是国际市场的战略地!而光伏就是其中之一。
印度已成为最新的“光伏战”战场,这场“战争”围绕的是保护本土太阳能电池板制造商免受定价低廉的中国竞争对手伤害。印度监管机构正计划开征一项税率为70%的进口关税,而该国的太阳能发电开发商警告称,此举可能会使该国快速发展的太阳能发电产业陷入停滞。
从以上这则消息来看,主要传达了两个重要信息,一个是印度光伏市场正在强力崛起,另外一个则是国内光伏产业的产能过剩!
据我们知道,印度是个人口大国,并以高科技以及廉价劳动力而闻名世界,同时也是经济实力发展不平均以及生产力相对落后的国家,在一些地区用电困难以及用电成本过高,导致国民的生活质量一直难以改善。这就为光伏发电在印度的推广提供了契机,加上光伏建设的成本大幅下降以及政府的重视,使得印度的光伏装机量在2017年底累计装机量已达接近20GW,成为一个光伏大国!
而从中国对印度的光伏出口量来看,不断递增的出口量正是中国光伏产能过剩很好的证明,相关信息也表明,中国光伏的代表企业为了抢占市场,还在进一步扩张自己的产能。而随着两大主要进口国印度以及美国关税的大幅度提高(双反),国内光伏的产能过剩的现象将进一步加剧!而要化解这种尴尬的局面,就必须提高内需,发展国内光伏。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过去一年国内光伏装机的惊人增量(53GW),特别是分布式光伏的爆发式增长,奠定了2018年分布式为王的发展主题。另外我们要注意到的是,中国的分布式特别是家庭光伏的发展潜力,在丰富的优秀屋顶资源下,提高内需的有效途径就是启发新一轮的市场潜力,光伏同仁们要加油了!
从德国看国内的补贴政策
2017年,中国光伏装机量53吉瓦,超过德国20年来光伏装机量的总和,比美国累计光伏装机量仅少一吉瓦多点。
中国的光伏与德国光伏发展,在历史上有着惊人相同的发展轨迹。为什么说是在历史上呢?一方面是中国光伏与前德国光伏的发展都很大程度依赖于政府的补贴政策,对于补贴的依赖程度不言而喻。不同的是德国在出现巨大的补贴财政问题后,开始通过政策缩紧光伏装机量,使得装机量骤减。而国内的光伏政策却没有这样的明显现象,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归结为平价上网时代的临近。
按照现行国家可再生能源基金征收标准,2016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基金共收到大约700亿元的可再生能源附加费,2017年预计在800亿元左右。但这不足以覆盖所有项目的资金补贴需求。根据财政部的统计,到2017年底,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达到1000亿元,其中光伏补贴缺口已占到近一半份额(500亿)。
对于政策补贴的过分依赖,一但政策补贴机制响应不及时,就会导致光伏项目的大范围亏损,局面尴尬。要解决这类问题,除了从市场的角度宣传出发点外,还要再补贴政策及流程上进行优化,更要在技术以及成本上也要进一步的创新与降低,尽快的实现光伏平价上网,从根本上解决光伏发展对政策的依赖性,避免重蹈德国的覆辙。
从澳洲看中国的储能发展
世界光伏看中国,光伏储能看澳洲!
在澳大利亚,目前居民电价平均水平已经达到0.424澳元/千瓦时(这是考虑部分折扣后的电价,如果不考虑折扣平均电价达到0.464澳元/千瓦时)。那么,如果澳大利亚居民无法忍受如此高昂的电网供电价格,自家安装5千瓦的光伏系统(价格5500澳元,寿命20年),再加上特斯拉第二代电池包(Tesla Powerwall 2,容量13.5千瓦时,2018年售价11,075澳元),光伏余电上网电价收入0.16澳元/千瓦时,那么这一套系统每年的支出费用明显低于电网电价。
是的,从德国这面镜子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就是中国光伏的未来发展方向,虽然目前国内储能项目的应用案例较少,但是却不缺乏在储能上“押宝”的光伏企业。一方面企业以及行业内对储能的认可,愿意花较大的财力人力布局较为长远的储能市场;另一方面则是储能确实能解决我们家庭以及工商业光伏用电中的很多痛点,并助力光伏像家电一样成为未来能源生活中的标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