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港股的投资者们都在为腾讯、恒大欢呼雀跃时,也曾在两年内大涨1800%的港股“神话”汉能薄膜还会成为资本宠儿吗?前首富李河君又还有多少机会重头再来?
已停牌将近三年的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再次迎来复牌的曙光。
2018年4月4日,汉能薄膜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汉能薄膜”)发布复牌进展最新公告称,集团已完成对集团活动、业务、资产、负债、财务绩效及前景等资料作详细披露,并已提交到香港证监会,满足证监会对集团复牌的第二个必要条件。
在港股市场,汉能薄膜曾是神一样的存在,股价曾在两年内大涨1800%,从港交所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市值股票,摇身一变成为不亚于特斯拉的行业巨头,被称为港股神话。2015年5月20日,因操纵股票嫌疑,被香港证监会勒令停牌,至今已快3年。
为重回港股,3年间,李河君一直试图与香港资本市场监管部门沟通以争取尽早复牌。2017年9月,汉能薄膜以李河君8年不能任董事为代价,完成了第一个复牌条件。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因汉能曾力压马云王健林的中国前首富,经历了长达3年的至暗时刻,能不能打好眼前的这场翻身仗,仍未可知。
风起水电
从李河君位于汉能总部的办公室望出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北园。
从2015年5月开始,这里就成了汉能的总部。此时的李河君已凭借汉能一手构筑了清洁能源王国,力压当时风头正盛的马云、王健林,二度拿下首富桂冠,成为媒体闪光灯追逐对象。谁曾想到三十多年前,在2200公里外的广东河源村庄,李河君还做着走出农村的“远大”梦想。
1967年,李河君出生于广东河源20公里外的一个小村庄,高二就参加了高考,被广东惠州师范学院录取,这在当地也是光宗耀祖的事。李河君对这个成绩并不满意,直接撕掉了录取通知书,第二年他拿到北京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录取通知书。
大学期间,他得到一位大学教授5万元巨额贷款——当时政府公务员每个月的收入不过100元左右——李河君利用这笔钱与合伙人一起,在北京中关村高科技园区销售玩具和电子设备。
李河君与汉能的故事,从1994年开始。
1994年的中国,保健品是最炙手可热的行业。当年,巨人集团史玉柱放弃赖以起家的电脑产业,推出“脑黄金”等12种保健品,乐百氏买下马家军赢得长跑奥运金牌的“独家秘方”,电视里铺天盖地的广告诉说着这个暴利行业的繁荣。
李河君并没有选择这个能把猪吹上天的风口。
这一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了曾经被国企垄断的水电行业,民营企业也可以在此分得一杯羹。在污染环境的火电陆续被关停、水电受鼓励的政策背景下,李河君认为水力替代火力发电是迟早的事,这一年,汉能成立。
此时,27岁的李河君,财富积累已实现从5万到8000万的转身,也让他投身烧钱巨大的水电行业成为可能。1998年他回到家乡,一头扎在水电站研究和实践上。
2002年,李河君等待的风终于来了。在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电荒已经开始发生。仿佛一夜之间,电,成了中国经济的生命线。
从2002至2011年,历时八年,耗资超两百亿人民币,李河君带着近万名汉能人,在海拔2000米的金沙江一锹土一锹土地将金安桥水电站挖了出来。该电站装机规模比中国葛洲坝水电站大10%,比当年象征美国实力的美国胡佛大坝大30%。无论如何这都是中国水电领域的一个奇迹,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一座丰碑。
“这么大的项目,没人相信我们能做成,国家也不相信,全中国人都认为李河君疯了,都在等着看他的笑话。”李河君的一位老友在媒体采访中感慨。
新能源大王力压马云成首富
历史上有很多极具前瞻性的创业者,发现了新的商机和市场空白,由于没有转化成商业价值,很快就被后浪拍死在沙滩上。
做商业的经验是,光具有前瞻性还不行,“得踩对点”,李河君的成功离不开踩准时机。
早在2006年,李河君就注意到了利用太阳能发电的光伏产业。那时,中国最热的光伏材料是晶硅,最红的企业叫无锡尚德。2005年底无锡尚德在美国纽交所上市,融资4亿美元,创立者施正荣也因此成为2006年的中国首富。
2009年,汉能水电业务格局已定,李河君开始开辟汉能的第二条跑道——薄膜太阳能。太阳能有两个技术路线,一个是晶体硅,一个是薄膜。这一时期,晶体硅在太阳能光电池市场占到95%以上的份额,薄膜式微,且并没有形成产业化。
在进军薄膜的时候,汉能几乎没有一个专家,唯一的一个太阳能专家还是晶硅方面的。李河君的决定几乎遭到全公司不解和反对。金安桥项目第一功臣、集团名誉副主席刘兴荣甚至直接对老板说“薄膜我不懂,你别找我”。
相比晶体硅,薄膜更轻薄、柔软,能够像芯片一样潜入各种载体,可广泛运用于移动3C产品、可穿戴设备以及太阳能全动力车等领域,李河君认为,移动能源是能源利用方式的一场革命,其实质就是用薄膜发电随时随地提供能源,实现能源的无处不在。
2012年,汉能陆续将德国Solibro、美国MiaSolé、GlobalSolarEnergy(GSE)及AltaDevices四家当时拥有全球最先进薄膜太阳能技术的公司收入麾下,一跃成为全球规模最大、技术最领先的薄膜太阳能公司。
2015年,移动互联网的春风吹向各行各业,业内对薄膜发电也逐渐认可。这场并购极大刺激了汉能薄膜股价。
2011年,汉能薄膜市值仅在40亿港元左右,到了2015年,公司股价一度超过3000亿港元,公司股价在2014年末到2015年初期间上涨了400%。《2015年胡润全球富豪榜》显示,48岁的李河君以财富1600亿元成为新一届中国首富,此前你争我赶的王健林、马云分别排名第二第三。
股价25分钟内腰斩昔日首富被踢出董事会
2015年,对李河君来说是十分魔幻的一年。这一年,李河君以“新能源大王”、首富的身份被熟知,也是在这一年,汉能迎来了至暗时刻。
当时薄膜发电技术远未成熟,公司股价却总是异常上涨,从那时起,质疑的声音就从未停止。其中,关联交易最为外界所诟病。
2013年,汉能薄膜的关联交易达到100%。2014年关联交易略有降低,仍高达62%,前五大客户占销售额的98%,且汉能薄膜并未公布另四大客户的相关情况。
在中国的资本市场,关联交易历来是把双刃剑,它可以促进公司规模经营,也能营造企业规模扩张的假象,但那只是数据,而非实际业务的独立造血能力。疯狂的关联交易可以在短时间内让一个股市巨头横空出世,也可以让其在短时间内殒命。近年来被讨论颇多的乐视就是典例。
2015年5月20日那个黑色星期三,李河君控股的汉能薄膜发电开盘后22分37秒内闪崩被迫停牌,坐上首富交椅的李河君个人财富几乎遭遇腰斩,25分钟之内,蒸发了900多亿港币。当年7月15日,香港证监会指令联交所暂停汉能股票交易。据外媒报道,不久后香港证监会以涉嫌市场操纵对汉能薄膜发电展开调查。
那几个星期,李河君一直散步不说话,偶尔会打电话安慰别人:不着急,大不了从头再来。
如果问李河君当时最害怕听到什么词,莫过于“欺诈”。因为一旦香港证监会以“欺诈”定性汉能股票异动,并得到法官认可,将是比个人财富蒸发千亿、富豪榜排名跌落百名更为灾难的结局。
直到现在,李河君在公开场合提及此次“意外”,都将其定性为恶意做空行为。事实上,无论是“受害人”的他还是第三方监管部门,也始终未能寻获那个“元凶”。
2017年1月,停牌近2年,香港证监会宣布,将在原讼法庭展开法律程序,寻求对汉能薄膜前主席李河君和其他四名现任独立非执行董事作出取消资格令。这是汉能薄膜发电复牌的第一个必要条件;与此同时,汉能薄膜发电要公开刊登一份披露文件,提供关于该公司一切经营活动、资产状况、负债情况、财务表现乃至未来发展前景的详细资料。
6个月后,李河君被香港法院判决取消董事资格8年,而其他管理层也都被取消资格不同年数。虽然名义上退出了汉能薄膜发电的董事会,但目前李河君仍是母公司汉能控股的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
2018年3月27日,汉能薄膜公布2017年年报,公司营收61.47亿港元,同比增长约37%,实现净利润约2.61亿港元。继2015年那场风波导致亏损后,上市公司连续两年盈利。
年报显示,山东淄博汉能薄膜太阳能有限公司(简称淄博汉能)的股权已悄然变更。一家名为华丰源的神秘资本携手淄博当地国企接盘了汉能创始人李河君手中的股权。该行为被视为减少上市公司汉能薄膜关联交易的举措。
经历了近3年的煎熬等待后,汉能薄膜复牌希望又重新燃起。
只是,当港股的投资者们都在为腾讯、恒大欢呼雀跃时,也曾在两年内大涨1800%的港股“神话”汉能薄膜发电还会成为宠儿吗?背负“前科”的李河君又还有多少机会重头再来?